105(2/2)
“我想再等等。”楚玹沉声说道,“起码等我登基后,我怕楚娢回来反而有危险,哪怕住在外祖家,也不适合。”
杜峥见楚玹有安排,也就不再问,说道,“也好,那派人给她送封信。”
“已经送了。”楚玹说道,“我登基后想要追封母亲为太后。”
杜峥皱了下眉头,最终说道,“死后哀荣太盛也不是好事,子安我知道你的心意,算了。”
“那就完成母亲的心愿。”楚玹说道,“让母亲和父亲和离,等妹妹生一子过继到母亲名下,让母亲葬在杜家祖坟。”
这话一出,杜峥红了眼睛,这是他当初最大的愿望,也是他女儿的愿望,说道,“可是这样的话,怕是天下人都要说你的不是了。”
楚玹冷声说道,“我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没准备委屈了在乎的人,我先提太后之事,到时候让舅舅直言反对,我在退一步,想来朝堂上的人也不好再拒绝了。”
不仅如此,还可以楚玹的舅舅铺路,也不会毁了舅舅在清流的名声。
杜峥见楚玹都考虑清楚,说道,“好,只是你真的不准备娶妻吗?”
楚玹眼神柔和了一些,“是啊,因为我有不想辜负的人。”
杜峥没有再问,楚玹说道,“等以后,我过继妹妹的儿子,教导成人后,江山也就交给他了,这样最少能保证杜家三代的富贵。”
其实杜峥一直觉得楚玹是一个很有良心的孩子,他能记住所有对他好的人。
“昌平侯是去办什么事情了吗?”杜峥也不再问这个话题,“长公主的……”
楚玹没有隐瞒的意思,说道,“斩草除根。”
杜峥一下子就明白,是去找了秦王和晋王的家眷了,秦王和晋王虽然带了儿子进安城,可是还留了子嗣在封地,说不定还送走了一些,毕竟鸡蛋绝对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而这件事也只能楚姜去办。
杜峥盛了一碗汤,说道,“那摄政王准备什么时候修缮皇宫?”
楚玹说道,“我不准备修皇宫。”其实他饭量很好,特别这段时间累得慌,所以又让人添了碗饭,说道,“不准备,百姓的房子还没修好呢。”
杜峥皱眉说道,“这样不妥。”
毕竟皇宫更多的也是一种象征的意义在里面,楚玹说不修建皇宫,这样摆设在这里,先不说住的舒服不舒服,就是给人看着也觉得不舒服,会让人想起那几日的动荡,对楚玹的皇位也不是一件好事。
楚玹说道,“我想迁都。”
这话一出,杜峥看向楚玹,倒是没有马上说话,而是等着楚玹的解释。
楚玹说道,“安城处于富硕之地,这里不缺锦衣玉食,不缺软香烟雨,可是郑氏才几代的时间,当初开国皇帝的那种豪情壮志就已经被消磨的干净了。”
杜峥没有说话,楚玹问道,“除了雍朝再往上数,不说远的就说前朝,也不过传了三代。”
“你想要迁都何处?”杜峥终是开口问道,“这不是一件小事。”
楚玹说道,“京州。”
杜峥皱眉说道,“那边离蛮族很近。”
楚玹说道,“是啊,我只是想让后代知道,当上皇帝并不等于一世安乐,就在那么近的地方就有敌人,只要有丝毫大意,就没有一个好下场,更何况皇帝受到百姓的爱戴拥护,用着百姓交上来的税享受,难道不该付出些什么吗?要不凭什么,皇帝要做的就是保护百姓的安全,难不成要躲在后面吗?”
杜峥深吸了口气,缓缓吐出来,“好,这件事要慢慢来。”
“嗯。”楚玹说道,“等苏葎回来了,我准备让他去京州。”
杜峥发现楚玹提到苏葎的口气很不一样,“不知道苏葎现在在哪里?”
“可能还在草原上。”楚玹对苏葎很有信心,“我要等的就是苏葎的大捷消息,才好震慑国内,登基。”
杜峥说道,“你登基是名正言顺的。”
楚玹看向外祖父,说道,“只是外祖父你觉得那些州县,真正服气的有多少,还有多少是在观望?一场大捷,让他们看清楚我的实力,现在很多事情不适合大动作,等安定了,我才能一点点治理。”
杜峥见楚玹自有打算,闻言说道,“我知道了。”他觉得楚玹真的长大了,如果说在这之前楚玹还缺少一些为皇者的霸气,此时经历了战争和杀戮,楚玹真正成长了起来,“你按照你的想法来,有事情了直接吩咐我,我年级虽然大了,可还是走得动的。”
楚玹说道,“谢谢外祖父,我知道了。”
杜峥说道,“你多吃点东西,身体最重要。”
楚玹应了一声,又开始吃了起来,哪怕多了一个人,也不过是多了两道菜,楚玹如今成了摄政王,也就是众人都默认的皇位继承者,可是他的生活还没有外面一些富贵人家奢侈,就像是一顿午膳,如果是楚玹一个人的话,不过是四菜一汤,还都是素的,楚玹还都能吃干净,今日多了一个人,也不过是多了两道菜,而且楚玹也不是挑剔的人,像是当初的郑博,吃一道小白菜,都要用四只母鸡熬的高汤来煮的,而楚玹确确实实就是清炒的。
可以说这样的人是最好伺候也是最难伺候的,因为谁也看不出他的口味是什么,根本不知道要怎么讨好。
等用完了饭,杜峥就先离开了,而楚玹站起来走了一会,他虽然因为公事的原因休息的时间少,可是对自己的身体还是很在乎的,很多事情只有活着才能完成,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转了一会又睡了半个时辰的午觉,楚玹才重新开始处理政务。
杜首辅在下午的时候,就找了几个人一并去了昌平侯府,如今侯府住的是楚康一家人,因为吕氏胎位有些不妥,前些日子又颠簸,如今正在卧床休养,杜首辅他们来了,被婆子扶着出来见礼后很快就回房了。
楚康见到杜首辅他们,直接问道,“谁让你们来的?”
先不说杜首辅年级比楚康大,杜首辅也是朝廷官员,而楚康连个世子都不是,这样的态度让跟来的众人都觉得很难以理解,面上虽然不漏,心中对他更加不喜。
杜首辅还没说话,楚康接着说道,“如果是说我母亲下葬的事情,你们就回去告诉楚玹,必须等我父亲回来。”
“楚公子。”杜首辅选了一个称呼,说道,“侯爷短时间是赶不回来,如今虽一直用冰护着长公主的尸体,可是也保持不了多久,若是不下葬怕是不妥。”
楚康哼了一声,说道,“下葬,以什么身份下葬?”其实楚康也知道等楚姜回来不现实,而且楚姜回来反而不能达成他的目的,“我母亲可是为国牺牲的。”
“永阳长公主高义。”杜首辅的声音和缓说道,“当初若不是长公主已死相救怕是我等也没有命站在这里了。”
“你们知道就好。”楚康冷声说道,“可是你们一个个都忘恩负义,既然大行皇帝遗诏传位给楚玹,那我母亲呢?我母亲救了你们,又是楚玹的祖母,封一个太皇太后也不为过吧?”
这话一出,不仅杜首辅,就是旁人都知道楚康的什么主意了,御史直接冷眼道,“永阳长公主的封号是先帝所赐,就连大行皇帝都不敢更改,摄政王是晚辈,如何能违背先帝的遗愿?”
永阳长公主是太皇太后的话,那么身为永阳长公主的独子,楚康是不是也要封个王?再说起来楚康竟比楚玹还要名正言顺了。
先不乱楚康有没有才华,就是这次安城大变中,楚康都没有丝毫的贡献,他们如何看得上楚康,而且楚康竟然以生母的遗体为筹码来给自己谋夺好处,他们都是看不上的。
楚康说道,“这哪里是违背先帝的意思?先帝说过不能追封我母亲为太皇太后了吗?没有,既然楚玹想要登基,那么楚玹的祖母不该有封号吗?”
“那你身为摄政王的父亲,是不是也该有爵位封号?”杜首辅再也忍不住说道,“你的几个庶子庶女是不是也该有封号。”
楚康并不觉得杜首辅话中是讽刺,反而理所当然地说道,“那是当然。”
御史再也忍不住说道,“我看楚公子你是糊涂了。”
杜首辅说道,“倒不是糊涂,而是异想天开。”
楚康脸色大变,说道,“你们敢如此议论我。”
杜首辅已经懒得再说了,“我们先告辞了。”说完直接和众人一起离开,楚康也没敢拦着,到了外面后,杜首辅抬头看了眼牌匾终是叹了口气,“这是造了什么孽。”
摄政王真是倒了几辈子的霉才有这样的父亲,永阳长公主恐怕也没料到自己的儿子这样薄情寡义吧,到死永阳长公主还在帮着楚康铺路。
御史说道,“他真是、真是……”想了想到底觉得骂人不好,毕竟还要看在楚家的面子上,“真是糊涂。”
杜首辅沉声说道,“我倒是觉得他精明得很,如果摄政王不答应,他甚至可以说摄政王不孝顺,不仅如此他还先提了永阳长公主为国而亡这件事。”
御史也明白过来,“那怎么办?不能追封永阳长公主为太皇太后,这不符合规矩啊。”
杜首辅摇了摇头,“我去与摄政王说一下吧。”
御史叹了口气,“需要保密吗?”
“既然他都不要脸了。”杜首辅的话里也有火气,“我们何必给他留脸。”
众人点了下头,也都各自散开了,杜首辅坐着马车进宫了,他被召见的时候,楚玹刚批完奏折,等杜首辅把事情说了一遍,楚玹倒是没有惊讶,只是说道,“我知道了。”
杜首辅说道,“摄政王准备怎么办?”
楚玹敲了敲桌子,说道,“我记得钦天监算到后日是吉时,后日下葬。”
杜首辅问道,“那楚康要是闹起来呢?”
“把他打晕绑在家里。”楚玹冷声说道,“那一家子人都不用来了,我给祖母扶灵。”
杜首辅说道,“是。”
楚玹也不再说什么,杜首辅这才告辞了。
等人离开,楚玹眼睛眯了一下,摸索了下手指,叫了一个侍卫来,这个侍卫正是当初星卫的一员,楚玹趁着这次宫中侍卫死伤众多的机会,直接给了星卫光明正大的身份,让他们可以由暗转明,再也不用见不得光的躲在暗处了,使得星卫如今对楚玹言听计从忠心耿耿,毕竟能活在阳光下结婚生子有个美好的家庭,谁也不愿意躲在阴暗处,死了都没有人知道。
楚玹说道,“你去告诉吕氏,我对她肚中的弟弟很在意,也愿意照看这个遗腹子,让他平阶袭爵。”
“是。”星卫见没有别的事情就退了下去。
楚玹这才靠坐着看向窗户外面,“祖母,你也别怪我。”一个死了的楚康,比活着的楚康要安全的多,楚康实在太蠢又自以为是,很容易被人利用,楚玹容不得丝毫不安稳的存在。
吕氏是个聪明人,就像是如今她就知道丈夫不是终身的依靠,只有孩子才是,所以哪怕圈不住丈夫的心,她也要好好保护自己的孩子,而那个孩子已经确定是个男胎了,虽然看似凶险,但是只要吕氏时刻注意着,也有八成把握能平安生下来。
永阳长公主的葬礼,虽然没有楚康他们的出现,可是有楚玹亲自扶灵,安城百姓自动哭送,百官跟随也算是风光,直到送出了安城,楚玹才站在城门口,看着侍卫护送着棺材远去,因为是要埋在楚家的祖坟,所以还要有十来天的路途。
如今已经不少人知道拿捏着不让永阳长公主下葬的原因了,倒是很令人不齿,所以哪怕没看见楚康,也没有人不长眼多提这一嘴。
而大行皇帝的下葬就在安城的郊外,那个地方是风水宝地,雍朝的皇帝都埋葬在附近,只是和其他皇帝不同,郑博的棺材格外的大,因为里面有三具烧焦了的尸体,实在分辨不出来,又不能下葬三个棺材,这让人看到也不妥当,所以就放在同一个棺材里面,虽然也不符合规矩,可是众人也都无可奈何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毕竟郑博登基后昏庸无能,也没有什么功绩。
就像是后来的史书上记载,郑博这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传位给楚玹,缔造了百年盛世。
和大行皇帝、永阳长公主的葬礼相比,湘王和湘王妃的葬礼就显得有些冷清了,而且楚玹心知肚明,找到的湘王尸体也是假冒的,真正的湘王尸体早就不知道丢在哪里了,恐怕只有肿胀的满目全非的湘王妃知道,只是湘王妃也死了。
湘王和湘王妃同样葬在皇陵,而秦王属于叛贼,楚玹倒是没有让人挫骨扬灰,而是让人选了普通的地方把秦王父子都埋了,人都死了再计较那么多也是没有意思了。
楚姜回来的时候,安城已经全部步入正轨了,只是楚姜说是去接了秦王和晋王的家眷,只是到最后就抱回来了一个晋王还在襁褓里的外孙女。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