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话:元寇袭日 1(2/2)
忽必烈早就想发动战争,但却发现朝鲜半岛当时没有足够的财力提供充足的兵力;他派了一支部队去高丽做为先锋,结果这支部队却无法在高丽的国土上自给自足,最终被迫返回中国以资补给。因为元军骑兵所需的马匹,以及所需的养马草场,都严重限制了部队的运动,以致于元军无法在几乎寸草不生的地方活动。
日本后宇多天皇文永十一年,忽必烈委托高丽造大小舰九百艘;任命忻都为征东都元帅、洪茶丘为右副帅,统领志愿军三千人,刘复亨为左副帅,统帅蒙古人及女真士兵一万五千人,元代所谓汉人即指金朝辖下契丹、女真、及北方汉人,军人以辽金为主,高丽将军金方庆统领高丽军五千六百人,加上高丽军水手六千七百人,组成共计超过三万人的大军,远征日本。
同年元军从高丽合浦出发,成功登陆对马岛,全歼岛上的日本守军。元军四百多人登陆壹岐岛,守护代宗助国父子率领八十骑拦阻,全被歼灭,元军树立赤旗为标记。
守军左卫门尉平经高率领一百多骑与元军激战,元军采用密集战术,与铁炮等武器,日军不敌,退守城内,次日城破,平景隆自杀。元军在逼近肥前国沿海岛屿时,遭到肥前守护松浦一族的强烈抗击,双方有一番激战,松浦党死伤惨重。
元军在筑前国的博德港,进逼今津,次日即发生了博德港之战。虽然元军在兵器和战术上占了优势,但他们的人数远远少于准备了很久的日本武士,而且这些武士在得知对马、壹岐失陷后得到了增援。
此外元军登陆地点地形不利于大部队展开,且距当时的九州岛首府大宰府尚有一日行程,于是在坚持了一整天之后,元军于当晚撤回船上,准备次日清晨重新登陆发动进攻。
元军分二路在博德登陆,幕府聚集了由少贰景资、大友赖泰、菊池武房、岛津久经、竹崎季长等统率的九州岛诸国部队总数约十万兵迎战。元军西路军在百道原登陆,藤原经资率领五百骑前来迎战元军,元军东路军在博德湾东部的博德箱崎郡成功登陆,击败守军,占领岸边松林,从背后突袭在百道原同元军作战的日军。
日军腹背受敌,死伤惨重,剩余的部队向太宰府水城方向撤退,此时天色已晚,副帅刘复亨中箭受伤,元军停止进攻。当天晚上,元军召开军议,由于后援不足,多数将领主张撤退,只有金方庆反对。
于是忻都下令撤退,撤退当晚竟遭到台风的侵袭,连夜大风大雨,战舰触礁岩崖多毁,海面上只剩下一些破碎的木片,元军损失一万三千多人,大多人死于这场风暴。最后辗转回到中国的只剩下一万三千五百人,而忻都俘虏了两百名日本人,献给了高丽王。
文永之役后,鎌仓幕府为了防卫元军再犯,沿博德湾海岸西从今津东至香椎,修造了约二十公里的石垒,以阻止元军的登陆,即所谓的元寇防垒。
第一次攻打日本失败后,高丽国王多次与元朝谈判,反对进一步的侵略日本计划。而元朝也派遣使者到日本,但是日本两次下令将元朝钦差杜世忠等人斩首;忽必烈非常的恼火,开始积极筹划第二次的进攻。
元军征服南宋之后,忽必烈于日本后宇多天皇弘安四年发动了对日本的第二次侵略。元军的这次侵略规模大于第一次,东路军由忻都、洪茶丘率领蒙古人及女真、契丹士兵一万九千人,金方庆统领高丽军一万人,乘战舰九百艘,加上高丽水手一万七千人,携带军粮十万石,由高丽出发。
另外由范文虎、李庭等人率领的南宋降军十万人,乘战船三千五百艘,从庆元、定海出发;两军约定于六月会合,东路军负责作战,江南军则在占领区屯田,生产米粮,以为长久之计。
幕府开始积极为可能的元军第二次侵略做了准备,除了改进弓箭,使与蒙古强弓不相上下,同时更完备地组织起九州岛的武士外,幕府还在很多元军可能登陆的地点修建堡垒和其它防御工事。
北条时宗下令在日本沿岸所有重要地区都建起了元寇防垒,这时起了重大防卫作用,元军的战舰在到达日本近海时,竟然找不到登陆的地点,只得以泊于博德湾中的舰船为阵地长达一个月。
这段期间,元军发动几次强行登陆作战均告失败,并且一直遭到河野通直等人的袭扰,也受到海贼草野党的偷袭,直到七月初,南北两军在九州岛外海会合。元军会师后再度发动登陆作战,这次远征军遇到了更顽强更有效的抵抗,日军以石墙为掩护,不断击退元军的进攻,许多蒙古军将领相继阵亡,战斗又持续了一个多月,元军的损失惨重,依然不能突破石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