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佛不东来,我便西去3(1/2)
法显的队伍到达佛国后就开始解体,僧人们纷纷寻找适合自己的修学之地,绝大多数选择留在天竺。
然而法显始终记得自己的初衷,他四处搜寻经典,以律学为主,把它们抄录下来,准备带回国内。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法显携带《摩诃僧祗律》、《弥沙塞律》、《大般泥洹经》、《长阿含经》及《杂藏》等梵本,搭乘商船,经海路返回中国,这一年,他76岁。
六年到达印度中心、六年居住佛陀之国、三年返程,法显用了十五年时间,开创了结队西行的先例。
想到年迈可敬的老法显,玄奘就觉得,所有的困难都是可笑的。
法师们也知道说服不了他,均不再说话,法常则将话题转到了另一个方向:“现在国内群雄并起,关外的突厥人也乘机控制着河西一带,法师这时候出关,怕是不可能的。”
玄奘道:“弟子已决定向朝廷上表,请求发放过所和文牒。”
“异想天开!”一直未开口的智实长老冷冷地说道,“朝廷一心敬道灭僧,能给你关文吗?”
玄奘被他的这声断喝堵住了嘴,几位老法师也都不作声了,禅房内的气氛一时显然有些沉重。
良久,道岳法师才苦笑着说道:“智实大师所言甚是,朝廷是不会给法师发放关文的。”
玄奘想了想,道:“其实,也不一定非走玉门关不可,波颇大师走的就是海路。”
“走海路要有船,”道岳法师道,“而且须得是那种上乘的大海船,只有借助朝廷之力方能打造。你上哪里弄这种船去?再说了,就算你到了天竺,又能怎样?你懂梵文吗?”
玄奘道:“弟子年少之时,恩师慧严法师也曾这般问过我。这些年来,弟子一直在向一些西来的胡人商侣学习梵文及诸多胡语,最近又师从波颇大师,虽然算不得精通梵语,倒也能说会写。至于朝廷,就算推崇李老之道,目前看来也无灭佛之意。弟子愿上表一试。”
高僧们面面相觑,虽然有感于玄奘非凡的决心和勇气,他们还是不赞成他的计划。
僧辩法师叹道:“玄奘法师,佛门是讲因缘的。中土众生与佛有缘,所以才会有白马驮经、惠利众生之事。如今我们看到的经典与原典多有抵牾,想来也是因缘不到所至。依我看,法师不必太过执著了。”
玄奘愣了一下:“我中原众生多有一心向佛之人,怎么能说因缘不到?”<div id="ad_250_left">
僧辩叹道:“如若因缘到了,佛陀怜悯众生,自会着人送经到中原。否则纵然勉强为之,也会徒劳无功。魏晋以来,西行求法者去者无数,回者寥寥便是明证;虽常有西土诸贤东来传法,然所携经典有限且又残缺不全也是明证。法师去过少林寺,不知可否听过慧可大师立雪断臂,只为求一安心法门之事?佛陀经典极为殊胜,岂可强求?”
听了这话,座中高僧俱都点头称是。
玄奘沉默片刻,问道:“如若所读经典与佛说相去甚远,何时因缘才到?”
僧辩道:“老衲想,有朝一日众生内心清净,彼此之间不再有杀伐恶斗,则不仅佛法会东来,便是弥勒菩萨也会下生东土吧?”
玄奘苦笑不已:“诚如大师所言。可是如今,东土众生内心不清净,世上仍有杀伐恶斗,正是最需要正法住世之时,佛法不就是用来普渡众生的吗?”
“玄奘,”道岳法师插口道,“自古佛渡有缘人,须知因缘不到,是不能强求的。强求岂非攀缘?”
玄奘道:“弟子并非攀缘,只是因缘因缘,有因有缘,方为因缘。佛法住世便是因,众生渴求正法也是因,这时若有人愿意西去求法,那便是缘了。佛渡众生也须众生自渡,岂有因缘皆由佛来做,而众生坐等之理?”
玄奘自幼口才便佳,这一番话竟说得几位大师默然不语。
玄奘抬起头,望向大殿正中的佛像,而佛像也正俯看着他,那慈悲庄严的面容,那令人一见之后永世难忘的微笑,绝非“魅力”二字所能形容——那样地宁静愉悦,淡然潇洒,分明是对大千世界的一种昭示。
佛陀啊,你想昭示什么?是对人生苦难的同情,还是对滚滚红尘的看破?是对沧海桑田的理解,还是对兴亡闹剧的蔑视?令人说不清,也道不明,唯有浮想联翩……
终于,他长身而起,面对佛像,缓缓说道:“佛不东来,我便西去。就算需要立雪断臂,乃至敲骨取髓、刺血济饥,玄奘自问也可做到!只要中土众生一心倾慕正法,便是因缘合和之日,定会有诸佛慈护,保佑玄奘最终到达佛国,取得真经!”
这之后,玄奘便开始正式为他的西行做准备。
他首先要做的便是,打探路径,确立行程。
对于天竺的具体方位,玄奘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只知道“佛自西方来”,然而这是一个太笼统的说法。中国人提到方位,总是习惯于依照东西坐标,而不是南北坐标。一般来说,只要两地不是处于正南正北,都是用东西来确立方位的。
“佛自西方来”,这个西究竟是正西,还是西南、西北?偏度究竟有多大?对此,他一无所知。
好在通过这些年的游学,玄奘认识了很多人,也了解了很多事,大致知道,从大唐到天竺,可以有四条主要的路径。
这四条路径,依照从东到西的顺序分别是:海路,川南路,吐蕃路和丝绸之路。
海路似乎是很多天竺僧人来华的首选,远有达摩,近有波颇,就连当年法显大师回国,选择的也是海路。
“走海路,很好!”精舍内,波颇大师挥舞着手臂对玄奘说,“我们摩揭陀国的人要去远国,做生意、弘法,大多数人都是这样。上船就好了,什么都不用费心。”
玄奘点点头,海路确实可以避免舟车劳顿,时间上也不长,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可是……
“为什么中原的僧人和商人,很少选择海路出国呢?”他问。
“这个,我不知道,”波颇老老实实地回答,“这是你们中原人的事情。”
玄奘心中隐隐知道原因,史书上有“逐鹿中原”的说法,也有“拓土开疆”的豪情,然而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海洋国家,除了去给皇帝寻找“不死药”的那帮术士外,中国人历来在航海方面投入的热情少得可怜,远远比不上周边国家。
道岳法师说的不错,走海路要有船,而且必须是那种质料上乘,适合远航的大海船。在当时,要想得到这种船,必须依靠国家的力量。
可是大唐此时的经济和政治中心处于中原地区,都城长安更是远离海岸,朝廷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北方、西北、西南这几个方向,对于从南部的蛮荒之地出海贸易缺乏热情,以至于海路极少为人所知。
那么,可不可以等待那些外国来华的海上商队,搭乘他们回国的商船一起走呢?玄奘开始多方打听起来。
然而他很快便失望了,每年来华的船队虽然也有七八支,然而绝大多数都是从邻近的新罗、日本等地来的。至于西海来的商船,除了波颇所搭乘的那一起外,最近再没有听说有第二支了。
一位扬州商人对玄奘说:“大师您所说的西海船队,那绝对是稀罕物啊!我们那里一辈人能看到过一回也就是造化了,而且还都是单程的,到了之后,那些船差不多也就废了,修都修不好……”
“那么他们怎么回去?”玄奘问。
“他们不回去,”那商人道,“人家九死一生,好容易到了中原,卖掉货物赚了钱,正该安顿下来,好好享受中原的繁华,还回去干什么?”
“可是中原也就是近些年才安定下来的吧?”玄奘不解地问道,“在这之前连年战乱,命都难保,还享受什么?也没有人回去吗?”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