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人才下海与一亿中产(续)(2/2)
“你别总是想建立什么纺锤形的中产阶级社会了。这不现实啊!中产是什么你知道吗?”刘欣对小资情调十足的高竞说道。
“不知道?我就是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怎么可能不知道!”
“你就别提你那水分多多的出身了。家里有车有房就算中产吗?照你这么说70年代有福利房和自行车的也算中产家庭了?国际上对中产家庭是有明确定义的。什么叫中产阶级?中产阶级(或中产阶层),是指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或阶层);由于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且大部分人的财富是以家庭为单元拥有的,所以中产阶级主要由‘中产家庭’组成。
中产阶级,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同时,他们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也就是说起码家庭人均年收入要超过10吨大米的售价,你家那父母贷款按揭的房子还用了你爷爷奶奶的棺材本,车子也不过10万块的国产货,也好意思自称中产”赵守忠笑着调侃到。
“你在穿越前也不过是个年收入不到3万软妹币的**丝,有什么资格说教?中产对于我们来说仅仅只是奖励新晋员工的标准,但是要普及到整个社会我看没有30年够呛。大宋有多少人你知道么?不算夔州路等云贵川西南边境地区的无人管理的羁縻州和江南地区深山老林中的那些名义上属于国民实际上毫无可能成为中产阶级的少数民族与逃荒客户民众。有记录的在黄册上的户籍管理人口就有1.2亿。算上逃重税避劳役而隐匿的人口和豪强家族内部不公开的家生奴等隐形人口,起码1.35亿。如今西夏归了大宋,人口自然也暴增400万,加上移民东夷岛和日本、高丽、耽罗、大理吐蕃的近百万移民,我们大宋帝国治下的人口就有1.4亿,不管是橄榄型还是纺锤型社会,中产的人口比例起码要超过60%。
也就是说,算上未来的人口增长率,30年后帝国的治下人口起码1.8亿,我们要在30年内催生出一亿多的中产人口。按照收入购买力平价计算,相当于把现在人均3200国际美元的人均年收入,提高到3.2万国际美元。你清楚这是什么概念吗?这相当于保持30年的8%的人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这个数字需要起码15%的gdp年复合增长率。”刘欣不愧是会计协会的领袖,数据张口就来。
“在几乎处于农业社会的12世纪,我想这个数字在我们推动国家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的工业化过程中很好实现。基数越低,开金手指后的增长率就越可观,不是吗?我们的资产增加年复合增长率不知道各位算过没有,十年的时间增加了几乎1000万倍。也就是说年复合增长率500%啊,年复合增长率5倍有木有?
我们的合作伙伴的资产年复合增长率最低都有200%(显然是种地的,加入时间长),最高的都有1000%的(显然是外贸的,加入时间短)。30年8%的收入增长能说出口吗?你看过苏联一五计划到三五计划的经济数据吗?1928-1975年,苏联经历了快速增长的时期,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据西方估计,1928-1940年,苏联年均增长5.8%,这在当时是非常快的速度。1950年,苏联实现了工业化,直到1975年,一直比美国的发展速度快,这期间苏联的年平均增长率是4.8%,而美国只有3.3%,这可是西方的数据。技术和资源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是人均数据的决定因素。我们可以提供21世纪以前的所有技术,这个对12世纪的世界而言和外星人提供给21世纪的美国一个空天母舰战斗群达到的促进技术飞跃是一回事。
只要资本丰度和分工水平达到对应的水平,人均收入的增长率达到30%的年复合增长率也不是不可能的。”李基不得不出来提醒所有与会人员。
“那就定了,我提供资本(钞票和流动速度),老钱和老孙等技术达人提供技术和人才。用不了30年就能实现全球化的繁荣了,中产阶级一个亿只是小菜一碟。”陈冠先挥舞了一下新分到的板砖大哥大说道(穿越众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室制品,原来的手机早坏了,配件都是大宋的本土生产的黑科技产品)(未完待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