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北派功夫(2/2)
还没到护国寺小吃街,就迎面见驴肉火烧店,穆小恩跟陈姐说:“穆小恩早上没吃饭,要不咱先进去尝尝这驴肉为烧吧?”陈姐大概也是早上没吃饭,点头同意,穆小恩们两个就进去了。
店面不大,就是简单的街头小吃店的布局摆设。看店内的墙上介绍说,此店有普通火烧、精肉火烧、钱肉火烧3种选择。
说到这“钱肉火烧”,以前穆小恩在某家火烧店经历到过一件趣事。那次,穆小恩们两男一女一行三人去一家店吃火烧。那女生的一直就是只好奇的小猫咪,看到菜谱上有一道菜叫“红烧钱肉”的菜名就好奇地问老板什么是“钱肉”。那老板是个男人,50岁上下,大概是个实诚人,听了女生这问话,讷讷不能言。
穆小恩们两个男生脸都绿了,不断地咳嗓子,用脚在桌子底下踢那个女生,她还不解得问穆小恩们怎么了。
这事儿,穆小恩们两个男生后来常当成黄段子在酒桌上使,每次都会笑翻一桌子的人。
等了好一会儿,穆小恩们点的两个精肉火烧才给小伙计端上来。所谓火烧就是夹肉馅饼,孪生兄弟大概就是穆小恩们常见的山西肉夹馍,火烧特别酥脆,不温不火,不油不腻,中间夹的驴肉嫩得入口即化,虽说没有扑鼻的浓烈香气,但吃在嘴里是满口的余香,和火烧酥脆的口感混合下肚,感觉超赞!
吃完了火烧,小伙计双给穆小恩们俩个一人来了碗清汤,估计就是煮驴肉的汤,很鲜很好喝!没有喝了以后会头疼的那股呛人的味精味。
离开那家火烧店,进入护国寺小吃店,穆小恩不觉有些后悔,因为刚才的火烧太好吃了,吃了一个没够,穆小恩又叫了一个。
等到了小吃街,穆小恩才想一个词——眼不饱肚子饱,穆小恩当时就是这种状态。记得有一次去香港的某美食节也发生过这种事情,穆小恩们几个没什么经验,刚进去见什么吃什么,都是大快朵颐猛吃一通,还没走完三分之一,肚子就因为超负荷工作而闹罢工了。
穆小恩们俩个在小吃街外边转了几圈,肚子里大概稍稍有了点空间,才走了进去。虽说还没到真正的饭口,这里边已经是顾客盈门了,大家都在满脸喜色得吃着。
陈姐说:“要不,穆小恩们先来碗豆汁吧?”
虽说穆小恩以前就听说过“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的说法,又听说该汁儿的诸多恶名,不过穆小恩一直没有机会尝过这个东西,今天既然还不太饿,也冒死吃河豚——尝尝再说。
据说,这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比较特别,但它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老北京人都知道喝豆汁儿的讲究,得配上焦圈儿、咸菜丝儿。至于为什么,据说是为了压住豆汁儿那般子酸酸的有如泔水的味道(用“泔水”这个词北京人勿骂勿拍砖,外地人对豆汁儿大多有此印象)。
外地人实在不理解北京人为什么要喝这种臭哄哄的“泔水”,就象北京人不理解日本人为什么要吃纳豆,南洋人吃榴莲,还有洋人喜欢吃的那种臭哄哄的芝士。其实这不过是习惯问题,臭的东西吃习惯了也会变很香。
陈姐说,只有北京二环以内的老北京才吃的惯的这种豆汁儿,二环以外,那些92年以后北京扩建涌进来的新北京人,没几个人吃得惯这东西,老北京人也不把那些吃不了豆汁儿当北京人。
喝完了豆汁儿,为了消食儿,穆小恩和陈姐在外边的小街上慢慢地四下逛。
她问了穆小恩的现状,听说穆小恩现在辞了职没什么正经事,问穆小恩有没有写作计划,穆小恩说打算写部推理小说,她说小说现在不好出,还是写社科文,可以给穆小恩些策划案让穆小恩选择。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