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都市言情 > 王阳明(全集) > 第32章 藏身武进 见贤思齐

第32章 藏身武进 见贤思齐(1/1)

目录
好书推荐: 兼职当影后 尊敬的秦陵先生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5卷) 王牌狙击手(全集) 千门·云襄传(全集) 生死疲劳 苗疆道事(全集) 全民领主:我在万界铸天庭 全民星球:开局打造洪荒文明

第32章 藏身武进 见贤思齐

范思哲家在武进县大宁范家塘。范家塘村前是一座迎宾牌坊,正面横额四个大字“文正风范”,两侧柱子上的一副对联是“忠义一心炳日月,忧乐两字传千古”;背面横额四个大字“诗书传家”,两侧对联是“上承先祖仁义礼智信,下传子孙寿富康善德”。家主是范思哲的兄长范思贤。范思贤四十多岁,秀才功名,无意做官,既是范家的家主,又是范氏家族的宗主,经管着范氏家族的义田,照管着范氏家族的义学,他还是方圆十里二十都的粮长。乡村恬淡悠闲的生活,让范思贤保养得心宽体胖;一家、一庄、十里的大大小小的日常杂务,把他磨炼得精明强干,他的神色是恬淡中透着精干,不像他弟弟范思哲,弟弟的眼中含露着坚定和执着。范思哲执着于自己心中的追求,坚定于对这份追求的坚守。他追求什么呢?追求着先祖一直追求的道学,坚守着先祖一直坚守的忠义,他应该还没有追求到自己的追求,还没有见着道的影子,因为他眼中的执着像一团浓浓的火,凝聚着一种渴盼和恨意。这与王阳明不一样,王阳明眼中执着的坚冰已经融化了,变得清澈醇和。范思哲有着豪侠气质,他可以毫不顾忌地把王阳明延揽到自己家,说要王先生给学生讲学。世事阅历丰富的范思贤要比弟弟考虑得周详,上了奸臣榜的人,还是少抛头露面的好。藏身避难,这是忠义之家义不容辞的道义责任。藏哪儿呢?家里?家大业大,人来人往,不行。义学?人多嘴杂,孩子的一句话可以传遍半个村子。祠堂?对,祠堂最僻静,一年四祭,其他时间都是闲置。

王阳明被安置在了范家祠堂,他接受了范思贤的建议,在这里,他暂时不称名不用字,只用“阳明先生”为称谓,既是尊称又可以不显山不露水。

义学东边邻着祠堂,祠堂的朱红院门上,横额是“伟哉我祖”,门框上一副对联是“甲兵藏于胸中,宋廷西北做长城;忧乐观乎天下,华夏范氏燃心灯”。

当天晚上,王阳明被安排在范家祠堂西厢房住宿,朱秀才为了请教学问,陪着王阳明一起住祠堂。范思贤陪着王阳明,为他介绍环境。祠堂正堂三间五架,前后很深,便于家族集会。范思贤介绍道:“咱这是范氏总祠,所以始祖文正公居中。这与本朝礼法稍有差异。按照太祖爷《洪武礼制》,咱范家现在没有朝廷品官,祠堂只能祭祀曾、祖、考三代,但是宋代大儒程夫子推崇过祭祀始祖和先祖的礼法,咱家古为今用,至于宋代的以西方为尊,咱家不再拘泥,尊崇当朝礼法,以正中为尊。”王阳明说:“范兄台所言合乎礼法。礼法既要与时俱进,更要适宜。”范思贤领王阳明到靠东墙摆放着的一排书柜前,继续介绍道:“这里有范文正公的诗文著作。还收有范氏宗谱,从有范姓以来,脉络清晰。阳明先生和朱同学,如要翻阅学习,请自便。你们阅读,也是传扬我们范姓先贤的德名。如果书不够读,咱家义学藏经阁还藏有不少书。以后,你们只管在此安心读书,不会有人来打扰的。好了,奔波一天了,早些歇息。我就不打扰了。”

藏身之处 不速之客

到了五月,朱秀才住不下去了,武进太热了,他要回自己老家武夷山避暑。碰上范氏兄弟这么仗义,又有范文正公的诗文陪伴着王阳明消暑,王阳明打算在此再住一段时间。

七月末,暑天快熬过去了,范家祠堂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一天上午,正在埋头读书的王阳明,被连续的干咳声惊扰,他抬头一看,门口进来一位身着官服的男人。由于王阳明一直专注于书本上密密麻麻的小字,眼睛有些酸涩,来人挡在门口,刚好背光,他看不清来人胸前官服补子上的图案,王阳明揉了揉眼睛,想看得仔细些,好根据官服补子判断来人的官阶,根据官阶高低好采用相应的礼节。可来人已经有些不耐烦,有些生气,他再次干咳一声,扬声怒问道:“面前何人?貌似读书人,却如此无礼!是藐视本官吗?”随着声音,门外钻进来一个衙役,对着屋内喝道:“这是我们县上佐堂胡老爷。”胡老爷再次威严地干咳一声,宣示着自己的身份和权威。干咳后的胡县丞向内迈了几步,转身面南而站。

王阳明很快摆正了自己的身份,现在自己不再是兵部的六品主事了,是一个从九品的驿丞,比眼前这位官服补子上绣着两只黄鹂的八品县丞还低两阶呢,人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于是他马上起身,面东而站,侧身向胡县丞双手拱手,口称:“鄙人王阳明,幸会胡佐堂。”胡县丞一脸怒容,质问道:“好一个读书人!是真不知礼法,还是故意藐视本官。乡下小民,见了本官,不知道面北磕头吗?”四十多岁的胡县丞趾高气扬、气势汹汹,黑胖的圆脸上,一双小眼睛,因为发怒显得有些恶狠狠的。一旁的衙役一手指着地面,帮腔道:“读书人,没有功名,还想占便宜!快给我们佐堂老爷磕头。”

胡县丞学着堂上知县老爷问案,扯着长腔喝问道:“你是什么功名?见了本官,为何不跪?”

王阳明心里快速权衡着,是忍气吞声,还是说出名号?如果隐瞒身份,编两句瞎话,还要向这个芝麻官磕头行礼,这是乱了朝廷礼法。如果实话实说,会有什么麻烦呢?从杭州到武进,转眼已经三个月了,虽然是在躲避杀手,自己毕竟不是老鼠,怕见什么光明?自己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王阳明心里打定主意,开口说:“鄙人弘治十二年两榜进士,不知胡佐堂今日光临,事起仓促,没有准备公服,还请见谅。”

胡县丞听到是两榜进士,一下子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自己一个监生,对进士从心理上相当畏惧,在衙门,在进士知县面前,自己从来都小心翼翼,今天来到乡里,是到范秀才家查看一下夏粮贡赋的进展情况的,他好不容易才找到个机会,抖抖身份,不想又抖错了地方。惊慌着的胡县丞,镇静一下,捋了捋思路,觉得不对,没有听范秀才说起过呀。有些人为了充排场显身份,往往喜欢自吹自擂。得弄清楚。胡县丞稳住神,一脸严肃地问道:“既然是两榜进士,请问,先生在哪里高就?为何,为何置身范家祠堂?”

这个问题,要不要实话实说?没等王阳明拿定主意,门外传来范思贤的声音:“胡佐堂,真是失礼!招待不周!我转身处理个事,一眨眼,您就不见了。原来是在祠堂里。”说着话,范思贤已经进到祠堂内,看着祠堂里的情形,对着胡县丞,深深作一个揖,自责道:“范某失礼,范某失陪,给佐堂老爷添麻烦了。”范思贤见胡县丞与王阳明双方好像不大自在,便笑眯眯地一手指向王阳明,介绍道:“胡佐堂,想必您二位已经认识了,这是余姚王阳明先生。”然后对着王阳明,指向胡县丞,说道:“这是咱县上佐堂胡老爷,我们是多年的老交情了。走走,该吃中饭了,我给二位端酒赔罪去。”

既然已经藏不住了,索性不再掖着藏着,大大方方地与他们一起喝酒,省得叫胡县丞起疑。饭桌上,胡县丞带来了朝廷的新消息:京师内,刘瑾权势熏天,私下里有“站着的刘皇帝”的称号(正德是坐着的皇帝)已经从京师传到了武进;刘瑾整治老臣下手狠绝,刘健、谢迁两位阁老,已经退休的尚书雍泰、马文升、许进、刘大夏,一个个被剥夺了官籍,被削职为民;全天下六百七十五人被夺回先皇的封诰封敕,有的成了平头老百姓,有的入狱了,有的被流放戍边去了;北京以外,太监的手已经伸到了权力的各个角落。

胡县丞走了。王阳明知道,范家塘藏不住了。饭桌上,胡县丞既然说到刘阁老、谢阁老被削夺官籍的事,他不会不知道奸臣榜的事。自己也该走了。去哪里呢?南京?杭州?余姚?绍兴?王阳明在心里一个个地排除着这些备选的落脚点、藏身处。去做官吗?从九品的驿丞,当这样的官能做什么?去贵州吗?那里藏身是好藏身,可与此隔着千山万水,既然决定不去当官,犯得着藏那么远吗?那去哪里呢?得想想!王阳明一抬头,看到了墙上挂着的范仲淹画像。范仲淹雍容醇厚的面庞、气定神闲的眼神启发了王阳明。拜读了范仲淹的作品,他心里也打定了讲学育人的人生航向,要避难,要躲祸,也要与人生航向一致。这次不是东躲西藏,起码不是纯粹的躲藏,所以不能慌不择路。王阳明心里盘算着,目光落在了另一张书桌上,另一张书桌是朱秀才坐过的。朱秀才回武夷山了,他是朱熹朱文公的后代。朱文公四十一岁被罢官后,回到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讲学传道,点化四方青年学生。朱文公的后半生是讲学传道的后半生,地点就在武夷山。王阳明想象着武夷精舍的模样,设想自己正置身武夷精舍的讲堂,侃侃而谈。王阳明回过来神,心里产生了对武夷山的向往。王阳明心不在焉地望着朱秀才坐过的桌子,脑子里浮现出朱秀才临别时的恳求:“王先生,与您相处一个多月,学生受益匪浅。您是个学问人,哪天您得空,请您一定到武夷山去看看,旅游也好,讲学也罢,学生都会诚心欢迎您。”

王阳明心里目标明确了,去武夷山,讲学也好,隐藏也罢,总有朱文公的武夷精舍吧。比朱文公早的、曾经程门立雪的杨时和游酢,从程颢和程颐那里学成后,也回到武夷山讲学。看来,武夷山真是一个讲学的好地方。何况眼下,北方无道,更应该南下。

王阳明拜别范文正公画像,辞别范家兄弟,踏上了前往武夷山的水路征程。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神印:柔弱牧师,但武力值爆表 三国:我刘封不想作死 重生1960,我的工业时代 京夜风雪 大师姐只想摆烂,灵剑争着认主 一元当一万用,给女神花钱就返现 不当大家闺秀后,我打遍全京城 直播卖货后我火遍全球 吃下响雷果实,你让我给路灯发电 人在香江,缔造全球商业帝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