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大唐狄公案陆(37)(2/2)
狄公重重地摇了摇头。
“你们务必记住,”他说,“刘大人第二次来广州并没有通知都督。这也许表明刘大人在此地的公务如此机密,以至于连都督都不敢告知。不过,也可能是刘大人不信任都督,并怀疑都督与自己追查的神秘之事有所牵连。不论是何种情况,我们都必须遵循刘大人的机密策略,至少在得知此地更多情况之前,我等必须如此。因此,我们无法利用当地衙门所能提供的便利。不过,我用过午膳后,也召见了都督府法曹,他选派了四名探子来帮助我们进行日常调查。你们知道,探子是完全独立的,衙门管不了他们,他们可直接向长安汇报。”他叹了口气,接着说道,“所以你们看,我们面临的是一项特别艰巨的任务。我们一方面必须佯装与都督密切合作,完成一项虚构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要极为谨慎地进行自己的调查。”“而且还有一个未知的对手在监视我们!”陶干说。
“不是监视我们,是监视刘大人和苏主事,”狄公纠正道,“因为那个人或那些人不可能知道我们来此的真正目的,这是朝廷机密,只有政事堂知道。他们监视苏主事,估计也可能监视刘大人,因为他们不想让他们俩与外人交往。既然他们不惜使用谋杀手段,那刘大人的处境也许相当危险。”
“都督有什么值得怀疑之处吗,大人?”乔泰问道。
“据我所知,没有。我离京前去吏部查过他的档案。档案中称,他是一名勤奋、干练的官员,二十年前担任本地衙门的法曹时,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后生了。后来,他在几个地方当过县令,政绩卓著,于是被提升为刺史。两年前他被派到广州,这次是担任整个岭南地区的都督。他的家庭生活是很典型的,有三个公子和一个千金。我发现,对他的唯一微词是说他野心勃勃,非常想当京城的府尹。哦,我对都督乱扯了一通关于苏主事被杀之事后,便令他在晚膳前一刻钟召集最好的商务贸易行家开个会,这样,我打着了解海外商务贸易问题的幌子,希望能掌握关于阿拉伯人的大致情况。”他站起身来,补充说,“我们现在去议事厅吧,他们一定在等我们了。”
他们走向门口时,陶干问道:“刘大人与那些野蛮黑番会有什么关系呢,大人?”
“这个,谁知道呢。”狄公小心翼翼道,“看来,阿拉伯各部落已经团结在一个他们称为‘哈里发’的首领周围,此人的骑兵队已经基本上踏遍了那些贫瘠的西部地区。当然啦,那些愚昧无知的国度里所发生的事与我们无关,那个哈里发还没有显贵到敢派出进贡特使来向陛下乞求封侯。但是,他将来可能会跟我们西北部边境外的主敌鞑靼人建立联系;而且,在南方,这儿的阿拉伯船只也有可能会向安南的叛军提供武器装备。只要想到这两种可能性也就足够了。不过,我们别陷入无谓的揣测。来吧!”
五
总管恭敬地领着狄公和他的两名亲随穿过简直像迷宫一般的游廊。中央庭院里点着彩色油灯,一群文员、驿使和卫兵正在忙碌着。穿过这个庭院,总管带他们走过一扇雄伟的大门,然后引他们进入豪华的议事厅,厅内被几十支一人高的烛台照得通亮。
长着络腮胡、宽肩膀的大个子都督上前来迎接狄公。都督深施一礼,华丽炫目绿色锦缎长袍的袖子都扫到大理石地面了,官帽上颤动着的帽翼上嵌着的金色饰物叮当作响。他听完狄公介绍乔校尉和陶主簿,又躬身施礼,不过这次只是敷衍一下而已。然后,他介绍了他边上的瘦弱长者鲍宽,说鲍宽是负责此城的广州刺史。这位刺史也躬身深施一礼。
狄公吩咐刺史免礼,随便扫了一眼老者那有着深深皱纹而忧愁的面容,便随都督到了后面。都督请狄公坐上一把宝座般的椅子,然后自己恭敬地站在座台前,因为他虽然是岭南地区的最高长官,但终究比狄公低几个官阶。狄公现在兼领大理寺卿,为任政事堂诸宰相之一已有两年。
狄公坐了下来,乔泰和陶干分立座台两旁。陶干穿着褐色长袍,戴着乌纱帽,看起来相当体面;乔泰则戴上了有穗的头盔,从都督府兵器库里拿来了一把剑,他的紧身甲衣也显现出他那宽阔凸出的肩膀和肌肉结实的胳膊。
都督躬了躬身,一脸严肃地说道:“遵照大人您的指示,我召来了梁福和姚开泰二位地方缙绅。梁员外是羊城最富有的商人之一,他——”
“他是那桩臭名昭著的九重命案中几乎被杀光了的梁氏家族的成员吗?”狄公打断他的话,“十四年前,我任浦阳县令时处理过那桩案子。”
“那是大人您断的最著名的案子之一!”都督讨好地说道,“广州这里至今还有人带着感恩和仰慕的心情谈论此事呢!不,这位梁员外属于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家族,他是已故水军统领梁将军的独子。”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