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3章 御前会议(下)(1/2)
第1113章 御前会议(下)
岑文本两手举的最高,宽大的衣袖摭住了微微抽动的嘴角,神色不自然的扭曲了两下。又是这样,皇上就像是历史上的袁绍,没有一点儿主见,谁说的话都附合认同。
只是没有什么定性,又会因为后面其他人的话而轻易改变。
不时还窃取臣子之策为已有,什么不谋而合、暗合心意、早有此意等用辞,更是常常使用,大家都习惯了。
可偏偏没人说皇上优柔寡断,拿不定主意,人云亦云。
袁绍被人鄙视是因为袁绍手握大权却遇事无断,耳根子软,经常更改方略。而李言虽居皇帝高位,却只是个摆设的样子货,对于朝政也正在学习阶段。
没有了一言九鼎的权力,自然也没有人再去责备你的无所做为。
大家反而觉得这样的皇帝非常好,能不瞎指挥,事事听从身边人的建议。大家都可以参与献言献策。若真出了问题,大家只会追究乱出主意,怂恿帝王的那个臣子。
不会把罪名归咎到皇帝身上,因为皇帝也是听你的,你才是罪愧祸首。
至于贪天之功于己,放在普通臣子身上是忌讳。放在皇上身上,皇上肯贪你的功劳,那是看得起你。谁也不会因此而真的计较,皇上也不需要功劳。
众臣也只当是皇帝少年心性,贪玩而已。
岑文本却知道,皇帝的志向比山还高,智慧比海还深,心胸可吞噬天地,眼光已越过时间长河,落到了整个民族的未来。
他能放李恪出去另闯一番天地,并允许其立国称帝,此非大胸怀大魄力的人不能为之。
拥有那么多优秀品质的帝王,怎么可能是一个毫无主意的废物。这只能说明年轻的皇帝已经不在乎别人的评价,对权力的淡然,也只能说明,一切尽在他的掌握中。
不管是因为不会失去,所以不在乎;还是真的超脱名利,而选择放手,都远远超出了岑文本的揣测。
在岑文本的心中,眼前的年轻帝王,甚至是不输天可汗的存在。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优秀,早早就展露过人才华的人,总是会被更早的摧残掉。世人只知知甘罗十二岁拜相,又有多少人知道,甘罗十三岁不到就死了。
杨广也是一个志比天高,聪明绝顶的人,可惜太过自负,刚愎自用,不听臣言,以致忠臣死,直臣弃,奸臣害。最后身死国灭,子孙不能保全,祖宗不得血食。
当今陛下事事不争强,处处不好胜,一副安乐公的逍遥姿态,谁说话都认同,谁的意见也都听,看似毫无主见,却是一种常人难以理解的大智慧。
他耳根子也软,听到不同的意见,也会随意更改看法。每当有两个不同的意见时,皇帝就不会轻易拿主意,而是把中枢的五六位重臣们都招来,让大家尽情的讨论。
不能得到大多数人认可的方案,决不轻易实行。
对皇帝来说,你们尽情的撕比,人脑子打出狗脑子都行,他都不管,反正皇帝只要一个能执行的方略出来。事情你们都知晓,决策的过程你们也都参予,最后的结果也是你们共同商议出来的。
真捅了大漏子你们自己担,和皇帝无关。
往往经过了众人共同的商议之后,多数的决策都是极为正确的,殊少出现差次。
就是出现差次,他们也不会承认的。
和袁绍那等听风就是雨,不经过充份求征意见,马上就下令随意变更的方式完全不同。
不争,无为,就不会一意孤行,也就不会犯错,更不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会被人暗中算计,也就能保全自身。皇帝不频繁更换,社稷就不会发生大的动荡。
就是真遇到大的灾祸,臣子们也会不离不弃的守卫皇帝,因为导致危局的原因并不在皇帝。
若是天可汗能明白这一点儿,事事不执着,不亲自出马。针对世大家族的时候,让臣子们出头,自己做一个好人,留些余地。关键时刻,还能有‘诛曹错’的机会。
岑文本轻叹一声,对这样一个嬉笑怒骂,似乎有些游戏人生的年轻帝王,一点儿也不敢轻忽,甚至比对李世民的时候更加小心谨慎,也更加恭敬。
至少李世民也不敢把李建成和李元吉送出国门,自由的飞翔。
同样是对待威胁皇位的竞争对手,李世民屠兄弑弟,留下千载臭名,永远也洗不清。李承乾却轻轻一送,李恪会以叛臣之名,永远的消失在长安城。
即消除了隐患,又不影响到皇帝的圣明,还能借李恪的武略,为炎黄子孙开辟更加宽广的生存空间,可以说做到了两全其美,就连岑文本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