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李言的智慧(1/2)
第664章 李言的智慧
三国时期的历史李世民也知道一些,但没有看得那么细,太子想讲哪一段儿,又蕴含了什么样的意义呢?这让李世民更期待接下来的谈话,甚至连嘴都没张,点了点头,示意李言尽可畅所欲言。
李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从容不迫的说道:“三国时期汉昭烈帝玄德公刘备,年轻落魄的时候,曾经有过两个结义兄弟,分别是二弟关羽,三弟张飞。”
“三兄弟相互扶持,不离不弃,最后经过多年奋斗,终于打下了荆州之地,成为了一方枭雄。”
“后来又得了军师诸葛孔明,在孔明的建议下,为了扩张实力,刘备将荆州根据之地,交给二弟关羽镇守。而自己带领大军西征巴蜀,建立了西蜀政权,与江东的孙吴,与北方的曹操鼎足而立,三分天下有其一。”
略略介绍了一下故事的背景,见李世民颔首认同后,李言继续道:“后来又打下了汉中之地,当时群臣们都认为,刘备有两个结义兄弟,关羽镇守荆襄,那么这汉中,肯定是交给三弟张飞来守。”
“就连张飞也是这么认为的,踌躇满志的准备收拾行囊出镇一方,可最后刘备经过统筹考量,却下令由出身荆襄势力的魏延镇守汉中之地。”
“那时候,刘备的势力主要有三部份组成,一个是刘备多年东征西讨蹉跎半生而至死不渝的以关羽张飞为代表的核心势力;第二个就是打下荆襄后,以诸葛亮、魏延、黄忠为代表的荆襄势力;第三个就是西川之地的新投靠的本土势力;”
“汉中的还不算在内.”
说到这里,李世民眼神微微一跳,似乎明白了太子想表达的意思,但依然没有开口。
李言只好继续解释道:“这个命令一下,群臣无不诧异,张飞更是不能理解,整天在家里喝焖酒,甚至醉酒后颇有牢骚之言,隐有责怪刘备不讲兄弟情义的意思。”
“张飞一个莽夫,自然觉得,当年结义的三兄弟,大哥做了西蜀之主,二哥镇守荆襄之地,这汉中自然应该交给自己,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但诸葛军师却上门劝解道,往日为兄弟,今日为君臣,昔日的大哥现在已经西南半壁河山的君主,心中不能只有两位义弟,还有更多投靠的臣子和势力,还有无数的百姓,都是刘备的子民。”
“刘备征西川的时候,只是荆襄之主,任命亲信二弟镇守荆襄无可厚非,任谁也说不出来什么。但一干追随刘备攻打西川的荆襄将领们也指望着效忠君主,而后建功立业,封妻荫子。”
“若是汉中再交给往日的义弟来镇守,那么人心就会散了,大家会觉得刘备任人唯亲,不是论功行赏,而是按远近亲疏依次封赏,那么最早追随刘备的两位义弟封完了,还有糜竺简雍孙乾等人。”
“随后才是荆州系的将领们,西川的就更排不上号了,剩下的都没得吃,汉中的新降势力,就更远了。”
“若是这样,刘备的江山顷刻之间就会土崩瓦解.”
“经过诸葛孔明的解说,最后三弟张飞也明白了,大哥是皇帝,但皇帝却不仅仅只是大哥,皇帝要以江山社稷为重,并无偏私,对所有的臣民都要一视同仁,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兴复汉室。”
李言最后一拱手说道:“汉昭烈帝只是西南一隅之主,而父皇是九州万方的天子,更加雄才大略、英明睿智,儿臣相信父皇一定能做出妥善的决择!”
李世民听到这里,已经完全明白了太子的意思,心里都忍不住暗暗叫好,喜不自胜,看着长子就像在看一个宝贝。这样的智慧,就算不是自己的儿子,做为臣子,也是宰府之材啊!
太子不但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和倾向,而且并没有纠结于尉迟恭和程咬金才能武勇忠诚这些细节上的东西,考虑问题的眼光颇为宏大,竟然能从不同派系的平衡和稳定朝中的势力的角度来看待一个将领的任免。
这正是一个帝王应该具备的视野和格局,小小年纪,殊为难得,自己在这个年龄的时候,还没有这种大局观呢?
李世民自己也知道,其实现在的军中,又何尝不是分了三个派系,玄武门九将是核心中的核心,这些年下来,个个都是手握大权,身肩重任,镇守一方,被自己倚为臂膀。
第二个就是没有参与玄武门事件的秦王府旧将,这些人有的病了赋闲在家,有的镇守地方,有的被派往边镇,从大面上看,是有些失宠了,但仍然掌有部份军权。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