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洪承畴:你闪开,让我来(2/2)
“孙尚书,汝知道,汝在说什么吗?”
“那段史朕虽未读过,但朕却是知道。”
“当今的衍圣公,乃是太祖高皇帝亲口所封。”
“这衍圣公若是非孔圣后裔,我大明自高祖以下,及至父皇,十三位先帝,可就都是被人蒙蔽了呀。”
看着孙如游,朱由校阴恻恻的问道。
他可不如历史上天启刚登基那时候的毛头小子那般好忽悠。
洗地是你这么洗的吗?
如果现在的山东孔府不是孔圣后裔,那个大明的历代先帝都是什么?
被奸佞蒙蔽的蠢货?
“臣。。。”
皇帝的话说到这里,孙如游接下来的话顿时就卡在了嗓子里。
他就知道,皇帝没那么好应付过去。
山东造反,皇帝动怒,他们礼部只是对如何洗地有了个初步的构想,毕自严就急着拉他们来洗。
这下好了,洗到半截,发现胰子(肥皂)不够用了。
头上流下了冷汗,孙如游只能将求助的目光看向了毕自严。
接下来怎么说,该你了。
看到了孙如游的目光,毕自严也是只感觉到头皮发麻。
脑子飞快的转动,毕自严的几乎是将自己往年看的大明史书都快给翻冒烟了都没想到个好说法。
自袁可立将皇帝要对孔家下手的消息带给他后,他就在让礼部想办法给洗地了,但礼部给出的办法有问题,所以他才压下。
现在这情况,你让他怎么出声解释。
“启奏陛下。”
就当毕自严脑子都要烧冒烟的时候,一个哄厚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考。
堂上众人转头看去,却发现是跟在通政使王舜鼎身后的宣政使洪承畴。
察觉到了众人的目光,洪承畴咽了口唾沫,鼓起勇气开口。
“微臣以为,当年太祖高皇帝之所以封衍圣公,乃是安天下士人之心。”
“大明初立之时,太祖高皇帝招揽天下儒生出仕为官。”
“然多有前元儒狂徒思念旧主,不肯出仕。”
听到洪承畴的话,朱由校一挑眉毛,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上了贰臣传的家伙。
看到了皇帝鼓励的目光,洪承畴一甩袖子,向前一步道。
“先有夏伯启叔侄二人,断指明志。太祖令缇骑捉拿,亲自询问,终以【将以为朕取天下,非其道也】而杀之,以绝狂夫、愚夫仿效之风。”
“然天下儒生以前元为父,多有拒不出仕者。”
“又有邓愈克复徽州,三请儒生郑玉,其坚拒相请,绝食七日后,悬梁自尽。”
“再有太祖下苏州,亲请名士马玉麟,询治国之策,然其赋诗一首「囊中短疏成遗恨,身后佳名愧昔贤。玉石俱焚嗟此日,中原消息尚茫然」服毒自尽。”
“后有徐达克复温州,明军入城,前元翰林侍讲学士陈达,自杀未果,又以石击脊,风痹不能出仕,三年稍愈,闻有人举荐其入朝为官,便不服水食,投井自杀。”
“然,前元暴虐,天下凋零,百姓不存,太祖护佑百姓心切,只能以宽宥示之,方才封衍圣公。”
“至此,天下儒生出仕,方现洪武盛世。”
“臣附议!”
不待洪承畴说完,礼部尚书孙如游就激动的出声附和到。
好,说的好啊。
有了洪承畴的这番解释,现在朝廷办了孔府的衍圣公,就能站得住脚,有一块遮羞布了。
“臣等附议。”
有了一个开口,剩下的人也纷纷跟上。
洪承畴这洗地方法,可洗的太好了。
这样一来,皇帝、先帝、朝廷就都有面了。
“听你这么一说,朕想起来一句不知道在哪里听到过的话。”
看着下方纷纷附议的众人,朱由校摸着自己的下巴,开口到。
“说什么,天下只三家人家,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户,小家气?”
虽然是用一种刚想起来的语气在说,但在场众人都听出了皇帝话中的杀意。
“此事臣知道。”
刚才让个宣政使抢了自己的活,孙如游的脸上已经有些发烧,听完皇帝的话,当即就拱手到。
“此乃洪武年间旧事。”
作为礼部尚书,在翰林院混了一辈子,对于太祖实录,孙如游自是读过的。
“洪武元年二月丁未(十四)日,太祖高皇帝下诏,令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诏前元所封衍圣公孔克坚入朝。”
“然这孔克坚称病不拜,令其子孔希学入朝奏曰:臣父久病不能,令臣先入见。”
“高皇帝再下敕谕,令孔克坚入朝,言:古人起布衣而称帝者,汉之高祖也。天命所在,人孰违之?闻尔抱风疾,果然否?若无疾而称疾,则不可。谕至思之。”
“太祖爷生气了。”
听到孙如游说到这里,朱由校点了点头。
这段实录,他还没读过。
但听孙如游说的记录,就能知道朱元璋的怒气条估摸着已经满了。
朱元璋的意思是,古代从底层到皇帝的,就一个汉高祖刘邦和他朱元璋这个淮右布衣了,他当皇帝乃是天命所归,没有人能违背。
紧接着,就是杀气腾腾的警告,听说你病了,真的病了吗?若是没病装病,就不能不来,敕谕到了后,好好想想你有病没病。
看了眼皇帝,孙如游又道。
“然,前元所封衍圣公孔克坚,行至半路,又停在淮安,等到京中黄衣使者再催,有第三道催促敕谕,其方才入南京谨身殿奏对。”
“三请?他是个什么东西?!”
孙如游的这话一出,朱由校就瞪大了眼睛。
三请,是周礼。
皇帝登基,三请方就。
他登基,虽然是一天内办完的,但也是英国公张惟贤带着满京城的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男女老幼等人上三进表后,方才登基的。
孔克坚这么在皇帝,在老朱的面前装大,老朱就没剁了他?
“癞蛤蟆上青蛙,长得丑你玩的。”
骂了一句后,朱由校从桌上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好奇的看向孙如游问道。
“太祖爷,是怎么处理这个事情的?”
“太祖爷,忍了。”
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孙如游有些感慨的道。
“为了安天下儒生之心,太祖高皇帝并没有杀狂徒孔克坚,而是赐其宅邸一座,马一匹,每月给米二十石,又封了孔克坚的儿子孔希学,为衍圣公。”
“自那之后,孔家人就到处对人说,天下只三家人家:我家与江西张、凤阳朱而已。江西张,道士气,凤阳朱,暴发人家,小家气。”
对于朱元璋的脾气,但凡是看过太祖实录的人,那都是知道的。
明初四大案,洪武九年的空印案,洪武十三年的胡惟庸案,洪武十八年的郭桓案,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案。
若是算上期间的各类小案,那一次朱元璋不是杀了个人头滚滚。
但对孔家的狂徒,朱元璋,忍了!
“太祖爷,受委屈了啊。”
听完了孙如游的话,朱由校咬牙切齿的看着堂上众人道。
“派人去,查!”
“一查到底!”
“看看这孔家到底是不是孔圣之后!”
“看看这孔家到底恭顺不恭顺!”
“臣等遵旨!”(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