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银行(1/2)
如果1个问题解决不了,那就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很明显黑娃不可能干掉穆藕初,就只能和老高再次来见他,商讨资金缺口的问题。
穆藕初没急着去云中赴任还暂住在迎宾馆,他似乎预料到黑娃会来。3人尴尬的寒暄了阵,坐在宾馆沙发上。
“6十万少了些,不过也能顶1阵。”穆藕初对截留税款的事不关心,他推推眼镜笑道:“其实还有更好的办法,我不知道西北为什么不去用。”
黑娃道:“你想说银行吗?”
穆藕初楞了下,接着点点头道:“对,我观西北包括商洛都没有1家银行,只有钱庄,不知这是为何?”
高哲民叹气道:“很早大帅就和我谈过此事,奈何我们没有专业的人才,银行涉及太多专业知识了,牵扯众多利益,更关乎广大百姓民生。没有专业人才前我们实不敢妄动。”
黑娃点点头,附和道:“以前只有商洛1地,钱庄勉强就够用了。昨天你走后我就考虑过了,现在不成了,银行还是要开办的,而且必须尽快。这不来找藕初兄商量商量,你在江浙上海富裕之地待得久些,看能不能介绍1两个专业人士来主持……”
银行是经济的调节器,工商业的助燃推进泵。庞大的工业区自是少不了,初本的规划书里就有关于成立银行的计划,不过黑娃对这行业实在不太了解,就以后世道听途说的信息和现在钱庄的模式,做了1个简略的构想规划。原本想着等规划落地后,煤矿铁矿等厂子开办起来后再去着手办理,现在看来等不了了。
“谈荔孙,不知道大帅听说过这个人没?”
有点耳熟,黑娃皱着眉头还在思索时,身旁的老高已经豁然起身,急道:“穆兄认识他?”
穆藕初含笑点点头,道:“上海开办纱厂时,他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因此接触颇多。”
黑娃这才想起此人是谁,他在报纸上见过他的新闻。开口道:“不是听说他辞职去天津开办私人银行了吗?怎么藕初兄能把他弄来?”
“能啊,只要大帅舍得下本钱,没有弄不来的人才。”穆藕初拿出1份写好的文件资料递给他,说道:“此人去年去的天津,也确实想开办1家私人银行,连名字都取好了,可惜遭逢直皖大战,财政部农商部瘫痪,1直没人给他审批,今年直系上台,对他的提议根本没兴趣,就1直这么拖着……”
黑娃耳朵听着他说,眼睛1目十行浏览着手里的这份笔写的资料,或者说叫履历表更恰当。
谈荔孙字丹崖,淮安人。光绪2十8年(1902),谈荔孙考取南京江南高等学馆,两年后官费留学日本,就读银行经济专业。光绪3十4年(1908)谈荔孙回国后又考中商科举人,并任度支部主事。宣统3年(1911)调任大清银行稽核。辛亥革命后任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财政部。
民国元年(1912)年,谈荔孙被聘为中国银行计算局局长,后转任国库局局长,他“外采欧制,内察国情”,建立了1套国库管理制度。两年后又任中国银行南京分行行长,上海分行行长。
后来谈荔孙感到,任职国家银行“不足发抒抱负”,难以施展自己利用金融资本从事实业的想法,渴望由自己创办商业银行,施展抱负,于是广筹资金,于去年在天津创办商业性的大6银行。可惜因为手续问题1直拖延至今。
纸上,穆藕初评价谈荔孙作风稳健,处事谨慎,“事无巨细,悉出亲裁”,决策非经研究论证不予实行。但同时此人偏偏在放贷投资上又十分大胆,和其他银行不同,他投资只看人,他觉得你行,他就能1直坚持投资下去……
黑娃把纸折叠放进兜里,看向穆藕初道:“怎么弄?说说看。”
“给他不低于百分之十的股份,完全放权给他掌控,董事会无故不得干预他的决策,我相信他会来的。”穆藕初自信道,他和谈荔孙相交多年,两人引为知己至交。他相信谈荔孙在开办私人银行受挫后,拒绝不了如此优厚的条件。
黑娃起身,道:“那行,你介绍的你去把他弄来,条件我都答应。”
回到都统府,黑娃叫来候仲威,把折纸递给他道:“尽快把此人调查清楚。我需要更加详细的资料。”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