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准备南皮县祭祖(2/2)
“……没有。”刘辩满头黑线:不用计算,他都清楚需要大量!
不能只有老师有书,对罢?
学生们也需要啊!
长此下去,这书本可不就要许多吗?——除非规定:每次教课,学生们不超过五十人,那样就用五十份书本来教学生,且这书本归书院所有,学生不得带走……如此,书本就能重复利用了!
刘辩:“……”
嘶~好难!他太难了!
他又生出一丝自己是穷人的感觉了,怎么事事又要节约、省着使用?
扶了扶额,他喃喃地道:“你们看这样可好?——本王带人前往北海书院,学习三个月,尽快学有所成,期间再抄书……”
硬核抄书总没问题罢?权当学习了——汉朝虽有「蔡伦纸」,但却没有「雕版印刷技术」啊?真要制作书文,非得正儿八经地抄写不可。
……且慢!
刘辩他猛地记起:碑石拓印技术!
是了!是了!那是便宜父皇——汉帝的杰作,是汉帝唯数不多的成就!
正因改造了「碑石拓印技术」,汉帝才捣鼓出「熹平石经」,官方定下的儒家经典刻石,又名《太学石经》或《一字石经》,主要是把儒家七经(《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和《论语》)抄刻成石书,一共刻了八年,刻成四十六块石碑。每块石碑高三米多,宽一米多,据说当年轰动都城洛阳,甚至全国……不不不!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石经被竖立于太学门前,可观视之,也能摹写!
这就意味着:只要他合理地运用「拓片」或「印染」这两种方式,媲美于「雕版印刷技术」的话,就能轻松而快速地获得大量文书!
这比手抄要方便多了。
“殿下要去北海书院……学习三个月?!”
他的耳边,响起六个先生们的齐声询问。
刘辩回过神来,看见的是六个先生们表情一言难尽。
干巴巴地,刘辩道:“本王去北海书院不方便,对吗?”
孙乾道:“那还用说?——殿下,你是渤海太守啊!怎能……怎能……”
孙乾略微地风中凌乱,似是没法接受堂堂渤海太守还要上学!
这这这……这也太不成体统了!
摸了一摸鼻子,刘辩也心有戚戚。
故意地,他作出思考,考虑良久,忽又两眼亮晶晶,张嘴道:“诸位!本王改变想法了!本王不去北海书院了!本王要书信一封给大舅舅……咳!本王是说,写给大将军,相信大将军定能帮得上忙儿!
因此,书本一事,诸位不必担心,且先留意有没有学生们报名罢?”
咦?
在场六人面面相觑。
唯有袁术眸光一闪,朗声道:“妙啊!在大将军在,派人抄录几十份石经,亦不在话下……书本有了着落,我等也就不用烦恼了!殿下英明!殿下真聪明!”
刘辩笑而不语,心道:谁要抄录啊?用拓片或印染,效果岂不更好?
但他就不说。
摆了摆手,他说:“这事且先这么定来,各位退下罢!再过一段时日,就是祭祖了,诸位理当休浴,不必再找本王汇报今日工作。”
六个人终于记得祭祖之日快要来到,脸上总算露出几分欣喜。
尔后,六个人向刘辩告退。
刘辩目送六人离去,低下头去,盯着空白的文书,「呜哇」地惊叫一声,懊恼任命文书还没写完……快点!快点写啊!
哧吭哧吭地,刘辩写好任命文书,将五封任命文书交给何先,由何先给那五位先生们升职,加不加薪水看情况……
从此,崔琰、国渊、邴原、管宁和孙乾,皆有了职务:郡文学、郡文学史、郡文学卒史、学经师和宗师——
完美!
暂时地解决了书院等相关难事,刘辩再把「拓片」和「印染」这两门独特却不陌生的技术,写成详细的使用方法,写进一张布帛中。
然后,刘辩把信交到荀攸手中,示意荀攸将信飞鸽传书,传送去大将军府。刘辩还道:“这次我不给父皇写信了,这是写给大舅舅的,荀先生你有办法吗?”
“放心罢!此事交给老夫。”荀攸信誓旦旦。
于是乎,刘辩便笑眯眯地等待何进的大礼,应是祭祖后罢?——何进行动再迅速,哪怕早有备份,想要送来南皮县,也要赶路好一阵子呢?
清空杂念,刘辩专注文书,重新地投入文书的批阅。
刘辩的生活仿佛一成不变。
可是,随着祭祖日子的即将到来,整个南皮县却发生不小的变化:首先,是渤海郡所有吏员们都放长假了,以致南皮县百姓们每天都能瞧见这吏员们到处窜门的情景,诸如曹操跑去渤海王府邸找一名年轻不大的小护卫,说甚么小护卫的母亲来了,让小护卫赶紧回府看一看。
又如袁绍的府邸也热闹:和曹操一样,袁绍也举家迁居,把老家的妻子和不少仆役们全都遣来……袁氏夫人来南皮县的时候,袁绍也学曹操,也跑进渤海王府邸,带出两个小少年,说是甚么小少年的母亲来了,让小少年们赶紧回府看一看。
再如袁术虽没娶妻,但其属下诸葛玄,有妻有儿不说,还把堂兄家的孩子们也一并接了过来。据说渤海太守高兴极了,打发袁术过来,给诸葛玄一家安排住处,可把诸葛玄吓得,闹出好几个笑话。
其次,冬天还未完全地结束,天气仍旧冰冷,家家户户却喜笑颜开,个个都打扫屋子,还张灯结彩,贴起大红喜字,务必让每家每户都喜庆。据说有巡逻骑兵曾经随机地看过十几户人家,瞧见对方家中简陋,却干净得很,甚么火盆、火桶和火炕,已是必备家具,哪怕家中没食物,也足够暖和……
接着,再观大街小道和巷子,也是多余的雪堆被推至一角,清理出一条平坦的大道,以便大家行走,而不会雪滑摔倒。而且,大大小小的墙面皆都洗刷一遍还不止,不见半点污渍。放眼望去,处处都很新——
就连日常的冬季长跑的那一整齐而壮观的场景,也都养眼许多!
看得刘辩十分满意。
不但众人在准备庆祝节日的来临,连渤海王府邸亦是。
刘辩回府时,就见百来名护卫们全体出动:扫雪的扫雪,扫地的扫地,擦柜桌的擦柜桌,再将府邸微微地修整,亦随处可见……“殿下!”有人向他抱拳,“厨房的食物和零食已经储存好了,可供殿下食用两个月!”
刘辩摆了摆手,示意明白。
目不斜视地,刘辩又再往前走。
“殿下,你的寝居也打点妥当,所有的被单、衣物,皆是换了,换了新的!”另一人忙不迭地补充。
刘辩来到寝居,望见寝居一尘不染,被单、衣物崭新崭新,确有新年的味道。
“殿下,祭献礼仪包括的上香、读祝文、奉献饭羹、献帛、献酒、献福辞、焚祝文等,皆已备齐,你要过目吗?”第三人轻声地开口。
心肝儿颤颤,刘辩轻轻地点头。
然后,他去检查祭祖所需的一切道具,以防出现意外。
毕竟这会是他第一次主持祭祖之典啊?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