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第116章 全网热议,于历史中目睹蛇神!(2/2)
“张老师也没说小草讲的不对啊,你这样就有点太过分了吧。”
但他也不太肯定,毕竟眼前的水渠和江河差距实在是太明显了。
胡小草歪了一下脑袋,思考稍许,“嗯……而怀念过去,其实就是在时间里刻舟求剑呀!”
她平日里都在看什么书啊!
都在琢磨什么啊!
“但我查了很多文献却发现,与老翁对话的人一片空白,甚至没有任何记载,不知从何来,也不知从何去,好似根本不存在。”
有句话说得好,学海永无止境。
白骨手上缩小的上清观无法用肉眼观测,但是却能够用精神力感知到。
它是怎么诞生的?
需要什么条件?
规律是什么?
除了悟道之外,还能给自己带来什么造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从刚才那一番话可以窥见一二,完全不像是她这个年龄说出来的。
张老师并没有随口敷衍,或者因为自己的身份拉不下面子,而是认真思考过后,认真的点头道:
【黑龙河第一深情】:“人教人不会,书教人不会,事教人一遍就会。”
不正是当下的情景吗?
正如胡小草所说,刻舟求剑不过是故地重游,每个人都试图想要在时间的长河中打捞着过去的东西,最终却是徒劳无功。
也不知道后人若是知晓他的存在,谈论起来时又会是何种神态。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胡小草眨了眨眼睛,大概不明白为什么张老师突然说谢谢,她忍不住问道:“张老师你为什么要说谢谢啊。”
“走啦。”
账号时常发布一些和历史文化相关的知识和科普,倒是积累了不少名气。
“这孩子的确是有慧根的。”
他明明记得这条水渠之前根本不存在。
也许我们现在看到的,并不是真正的历史呢?
这个念头一旦冒出来,就很难消散,齐学清开始搜寻大量的历史还有相关史书,还真的被他找寻到了一点点蛛丝马迹。
是非成败转头空。
许多成语故事都是如此,用意警醒世人,可又有谁能够知道,它们当初的本意究竟是什么呢?
叶秦的精神力渗透上清观里面,想要弄清楚这种变化究竟是从何而来。
有人赞同,自然也会有小朋友反对。
叶秦不知道自己的事迹能否流传千古,被后世铭记。
【派大星】:“小时候很想买游戏机,但是那个时候没钱,现在长大工作赚钱了,再去买曾经想要的东西,却发现自己已经没有当初的渴求了。”
唯一可惜的是,无法带去、带回东西,不然就更bug了。
“后面可以继续再观察一下。”
这次他竟然在上清观里面感受到了微乎其微的能量波动,虽然很小,但也足够让他震惊不已。
齐学清抽丝剥茧,不断的深入,想要探访这些成语故事背后的秘密,他恍若推开了一扇尘封的历史大门,但却突兀的发现,这当中似乎不对劲。
完全没有想到,多年以后的今天,会在一个小孩子口中听到不同的答案,引发了她的深思。
教育具有一定的长期性和滞后性,就像是一个闭环,多年后有个瞬间突然意识到了什么,那就是子弹命中你的瞬间,此时才是教育的完成。
张老师还在办公桌前奋笔疾书,准备着明天的教案,脑海里不知不觉想起白天胡小草说的一番话。
北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曾有这样一句诗:“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张老师亲自下场说法,诉说了胡小草的故事,众人更是大有感触,不少人都表示想要资助胡小草,连带着胡小草本人都小小火了一把。
看看到张老师的回答瞬间就被吸引,再加上评论区的那些话,开始对刻舟求剑这一类的成语故事,产生了重大的兴趣。
她所期望的刻舟求剑,又何尝不是追忆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呢?
她又何尝不想在岁月的长河里,打捞起曾经无忧无虑的自己,与健康的母亲呢?
【开云楼】:“当初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有多少人曾经嘲笑过这个刻舟求剑的人,却在多年后做着类似的事情,不停的执着于过去。”
“老师觉得小草说的很有道理,给了老师很大的启发,不管是刻舟求剑也好,还是故地重游也罢,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想法。”
这份阅历是胡小草的亲身经历,再结合自身的悟性,没有任何人可以复制。
是因为在斑驳岁月片段当中,不构成观想的条件,还是因为本来已经成功,结果临门一脚突然被拉回现实,所以打断了观想进程?
不管怎么说,水渠和江水之间肯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叶秦至今闭上双眼,都能够回想起江潮泛滥不已,惊涛骇浪,卷起半人多高的浪场景,实在是震撼人心。
哪怕是到了现在,心绪依旧无法平静。
张老师回过神,看着吵得面红耳赤的众人,顿时有些哭笑不得。
和左慈论道,他受到启发,遵从本心,有了心境的提升,最终令自己得悟气丹大道;和老翁的讨论,让他明白了除却万物之外,唯有道法永存,亘古不变的道理,坚定了他的道心,还观想了江河造化。
身影也随之消散在晚霞当中。
毕竟同龄人还在天真烂漫的时候,胡小草瘦弱的肩膀就已经承担起生活的重任,驾驶着生活的这艘小船在风雨里摇摇晃晃。
张老师惊喜的点开评论区。
作者在这里却把它和刻舟求剑相提并论,可见并不像大多世人认为的那样,说不定有其他的见解。
“谢谢老师夸奖。”
有这么一番感悟,叶秦其实并不惊讶。
本源白骨显化出来,貌似也没有什么区别。
“小草,能告诉我你是从哪里学的这些东西吗?”
有小朋友突然问道:“那张老师伱觉得胡小草说的是对的吗?”
叶秦收将精神力全部收回,“暂时还看不出这条水渠有什么作用,但想必不是反哺肉身的观想物,而是和上清观一样,有一些特殊的作用!”
能够与古人对话,接触不一样的世界和领悟,对于他心境又或者修为都有很大的提升。
伴随着叽叽喳喳的声音远去,这块土地再度变得沉寂下来,叶秦看着张老师等人的背影,神色颇为感慨。
“难不成我成功了?!”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相比之下其他小朋友的懵懵懂懂,并没有完全明白胡小草话语里的意思,只是觉得她说的很深奥。
当初看刻舟求剑的故事,张老师的观点和大部分人都是相同的。
有一种莫名的道理,但是具体道理又想不明白,如果他们记得这段记忆的话,可能要多能以后才会恍然大悟。
【陌上烟柳】:“其实我们的一生不过时温习华夏的成语罢了,如果不是为了赶路,语文真的是最有意义的学科。”
如果仅仅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么这些成语故事也不会流传至今,内里肯定还有更深一层的含意。
叶秦精神力全面渗透进去,除了隐约感知到那点岁月之力,水渠和普通的似乎没有任何区别。
“在这则成语故事中描述中,乘船的乘客有很多人。但是我查这段历史时发现,并非如此,船上应该只有两个人。一个老翁,还有一个与他产生这段经典故事的人。”
“所以,这怎么能是固执与刻板呢?”
打量着面前的小女孩,完全没想到这样深奥的话、冷门的诗词,竟然是出自一个孩子的嘴中。
“算了,大不了在现实当中观想也是一样的。”
叶秦安慰着自己,视线忽然被白骨掌心的上清观所吸引,隐约感知到了几分薄弱的岁月力量。
“越查,我越头皮发麻,总觉得这段历史被迷雾笼罩……”
叶秦看的有些出神,梦境还是现实?两者交杂在一起已经让他分不清楚,哪怕第二次进入那斑驳的岁月片段,叶秦依旧没有搞懂其中的原理。
一时间,这则帖子被大量转发,本来是一段文学感悟,最后却又演变成了猎奇故事,顿时引得网友们加入讨论,并一同发起考古寻找,但的确如齐学清所说。
这段历史与成语典故,有很多文献记载,但却诡异的查不到源头。
就如‘不知来也去也’,被迷雾笼罩,仿佛游荡着一个历史的幽灵……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