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此一瞬已是永恒(2/2)
龙场之中破败的瓦房,此刻也在他眼中缓缓消失。
就连他的身旁,他虽看不见,但却感觉到那名负剑的少侠,此刻身形化作一缕青烟,缓缓消散。
他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他一直在追寻着圣贤的脚步,一直在思考,若是彼此交换,圣贤在自己的这般环境下,会如何行动。
空山无人,水流开。
叶无忧眼中泛起一丝无奈,微微摇了摇头。
心学又如何?
从心又能如何?
有一道粗壮如山的巨大光芒,此刻从九天之上而来,穿过厚厚的云层,穿过这天地之间的层层黑雾,照耀在了一位中年文士的身上。
前方的层层山脉,此刻也逐渐消散。
哪怕自己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又能如何?
他曾经有着辉煌的仕途,有着富裕美好的家庭,有着温柔贤惠的妻子,有着令无数人向往的出身。
心魔。
若是一品之上,乃至于更高的境界,所经历的心魔,若是不幸没有渡过,则道心崩溃,一身所修止步于此也是常事,甚至可能陷入终身的疯癫之中,即便丧命也不少见。
有一朵心学之正在缓缓绽放。
王渊明此刻缓缓抬起手臂,向着前方伸去。
如今的状况对王渊明产生的影响很大,但他并不能给予对方援手。
若是一品之下便来了心魔,那倒还算是幸运,即便深陷于心魔之中,那也只是损失一些修为,但至少命还在。
良久,男子摇了摇头,踏出了佛宫。
只剩下了他自己。
树木从生,百草丰茂。
只要你跨入了四品境界,那么任何武者都会遇到的一道劫难。
但王渊明没有想到,圣贤之所以为圣贤,并不是因为他们思考他们怎么做。
王渊明不明白,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王渊明突然明悟了。
那男子很是年轻,神色眉宇之间充满了对于这片广大天地的兴趣。
明明修为已经不复,但在其周身却仍是泛起一丝丝微不可查的内力涟漪。
王渊明终于明白,他一直所追寻的“理”就在他身边,从未离开。
中年文士的衣袖此刻随风飘起。
此刻,那名男子正在亲手开辟一块菜地,一旁是几名与他一同的年轻读书人。
天地之间,有一阵清风掠过。
可如今这所有的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转眼间都飘散如烟。
他看到的是一位身穿华服,面带书生气息的男子,正在一处道观之内,寻心问道。
依旧是那名男子,此刻他正坐在一处院中,双目充满血丝,对着身前一颗竹子目不转睛的看着。
对方此刻,已然陷入心魔。
他看不见了。
他苦苦追寻的道理,他费了数十年思索的学说,此刻竟是一点用场都派不上。
若是圣人在此,这漫天的瘴气是否能够消除?
若是圣人……
他最后看到的,是他自己。
龙场之内,此刻突然传来了一声大笑,笑声爽朗,打破了这龙场之间的寂静,打破了这天地之间的黑暗。
原本已经是一片荒芜,草木枯黄的山脉之上,此刻重新焕发出了生机。
依旧是那名男子,此刻他的岁数年长了不少,已经快到中年。
他突然明白了,明白自己这些年来一直所追寻的一个错误。
此一瞬已是永恒。
这一章,耗尽了我所有的精力,加上查询了不知道多久的资料,翻阅了王阳明的无数传记而写。
最后一首诗,分别是用了苏轼的《十八大阿罗汉颂》中的第九尊者颂,以及五灯会元之中的诗句。
当然,也是明朝作者当年明月所整合,最后那一段话,我实在是想不到该拿什么来表述对于王先生的形容称赞,(因为他已经写的太好了,我暂时无法超越)所以最后那首诗与当年明月大佬一样,还请莫要怪罪。
不是抄袭啊!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