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云篪易成,孤心难断(2/2)
“石将军?”副将愣住,正费神思量之际,烈焰马惊如闪电,已至辕门前。马上之人黑袍翻飞,肩绣的金色苍鹰展翅流光,暗夜下格外醒目。
众人忙单膝跪地,商之目光一扫诸人,笑道:“诸位还未休息?”
副将禀道:“属下等刚随石将军巡营回来。”
“如此。”商之目光略抬,朝行辕内望了眼,下马将缰辔交给随后赶上的随侍,未让任何人跟随,孤身前往帅帐。
帅帐前已有人等候,石勒锁甲换去,一身便袍,躬身道:“主公。”
商之抿唇不言,石勒不敢抬头,只觉有两道静深的目光停留自己身上,愈是声色不动,愈是令人难熬。
“进来吧。”清冷的话语入耳,黑绫掠过眼前,飘然入帐。
石勒原地轻透一口气,这才跟随着掀帘而入。商之于帐侧褪下大氅,藏匿臂弯下的花梨鹰探出头来,绯红的眸子暗燃血火,四处张望几下,忽扑簌双翅飞去了云母屏风上。
“这是?”石勒见帐中突然多出只花梨鹰,不免一怔。
“柬叔留给我的,”商之见画眉望着石勒略有避缩,摇头微微一笑,“似乎有些怕生呢。这可不好。”
石勒却不知画眉的胆怯,盯着它细看几眼,不禁喃喃着道:“这鹰……”
“是画眉。”商之淡言说罢,将视线从画眉身上移开,坐至帅案后,取过案上堆积的密报阅览。
石勒又怔了许久,脑中灵光乍现,这才想起十年前来往北朝独孤王府与东朝谢府的花梨鹰。想到正是因为那鹰才牵扯出来那二人如今纠葛万分的情缘,石勒不由紧紧皱眉,暗骂一句贺兰柬多惹是非。
商之并不知他的纠结,问道:“听离歌说子徵的信函已到军中,信呢?”
石勒心中一惊,这才回过神来,禀道:“苻公子的密函我已烧毁。”
“我还不曾过目,族老就已烧毁?”商之冷冷一笑,“我何时给你擘划恣擅之权?”容色不变,目光已寒,看着石勒,“子徵信中除了说东朝大事已定之外,还有什么?”
石勒难抵他眼中孤寒凌人的锋芒,垂首道:“苻公子说邺都城中北柔然人出没频繁,融王数日前曾登访郗府,内情不明。”
“融王?”商之拧眉。
石勒趁他思忖的功夫,不失时机地递上萧少卿的信:“这是憬公子从荆州送来的,也是今日刚到。”
商之握着信函,不知为何竟是迟疑了顷刻,才揉去信笺上的封印,于灯下细阅。石勒紧紧盯着商之的面容,不敢瞬目。待整封信阅罢,石勒毫无意外地看到,一帐烛光再是明燎熠熠,却也难将商之铁青冰寒的脸庞染出一丝暖意。
石勒不忍,上前劝道:“主公,郡主的婚事你不必如此在意,她先负心……”
“婚事?”商之语带疑惑,想了一刻,才明白过来,“她和阿彦要成亲了?”
石勒闻言顿时茫然,瞥着萧少卿的信函:“憬公子信中难道没说……”
“没有,他来信另有要事。”商之轻轻抿住唇,将手中信函慢慢卷起,“族老烧毁子徵的信,就是因为这个?”
石勒已然失言,至此再无法隐瞒,只得道:“是,苻公子信中道,郡主和彦公子本月二十八完婚,他要留下赴宴,暂不北归。”
“七月二十八?”商之静默一会,垂眸轻笑道,“是个好日子。”他微微侧过身,扬手将萧少卿的信函凑近烛台。火焰猛然一盛,红得夺目,令他怔忡须臾,直到火苗炙痛肌肤,方缓缓松开手指。
灰烬落地,石勒至此只能装作未见商之苍冷的容色,轻声问道:“轩公子前线求援的事,未知主公有何决议?”
商之并不负他所望,失神不过一瞬,下一刻已恢复如常神色。
起身踱到帐侧悬挂的战图前,商之思索片刻,道:“明日傍晚,你与乞伏族老领十万大军南下,屯兵汉兴与陈仓两地。”
“是,”石勒努力体会他的用意,“主公分兵南下,是要另辟战场,直攻雍州?”
“雍州暂不攻。”商之道,“等讨司马氏檄文遍传天下时,再兵指中原腹地。”说着从袖中取出贺兰柬写就的檄文,交予石勒,“连夜抄写千份,谴飞鹰送赴各地云阁。”
石勒应下,又道:“若由我领兵南下,主公何往?”
“北地。”商之似想到什么,不禁淡淡一挽唇角,“我先去会一会轩帐下贵客。半月之后,再南下与你们会合。”
贵客?石勒不解,想要询问时,却见商之视线停留于战图东北角,眉宇冷凝,目中煞气隐隐翻腾。
这般的寒凛煞气石勒从未见过,心中发突,目光随之移去,方看清那是北柔然的方向。这与当前中原的战事毫无关系——石勒心中愈发莫名,瞅着柔然地势细瞧数眼,不敢多言,悄步退下。
<h3>(三)</h3>
七月十六日清晨,未明的天色下筚篥促鸣,翕诎声洞穿陇右丛岭,直飘云霄。暗淡一夜的三军帐火烈烈燃起,甲士如云出帐,苍原戈壁上铁衣滚滚,随着鼙鼓急敲,整齐列阵诸将麾下。恰是三军皆动的喧嚣时,中军行辕十数骑雷霆而出,铁蹄湮没于万余骑兵中,横纵急驰,借着西海岸畔晨雾氤氲,飞奔入朝日斜照大地的第一缕红晖间,卷尘东去。
战时双方斥候遍布左右。商之此趟东行贵在神速机密,故一出西海郡,随行十八侍卫皆换了便袍,三两结对远离商之四周,独留离歌贴身跟随。
一路纵然甩鞭疾骋,却也并不惹眼。过百余里,除商之座下烈焰骑外,其余所有战马皆生疲累。此事商之早有所料,东去途中各郡云阁昨夜已收到陇右飞出的密函,借途中荒野零星而设的茶肆便利,马匹私藏,供众侍卫途中换乘。如此换马无忧、急行不殆,日行五百里,黄昏前已抵金城城下。
“再奔一夜,便可到达泾河。”离歌见商之忽勒紧缰绳徘徊金城下,不禁道,“已至此地,主公为何停下不行?”
商之面容罩于斗篷之下,神色难辨,命令离歌道:“你领众人先行,我随后赶上。”
“不行!”离歌话语坚决,冒死抗命,“临行前石族老叮嘱万万句,都要我不离主公身侧,护卫主公安全。”
商之轻笑:“如遇强敌,你能护得了我?”话虽如此,却也不再强求,双腿猛夹马腹,驰入金城。
离歌迅速扬手放出袖箭,见冰冷赤焰滚过云霞,这才急急甩鞭,奋起直追。
金城早在数月前已归鲜卑辖制,相比战火纷乱的中原各镇,此处倒得几分安平之世的平静与祥和。时逢城中夜市初起,华灯明照,因临近塞北,胡风遍城,酒肆喧哗处皆是笳动胡舞的鼎沸热闹。商之纵马绕行巷陌间,路过郡守衙门避而不入,离歌紧随其后,心中甚疑,待瞧见商之驱驶烈焰马拐入一座僻静庄园间,玉色云纹的刻痕于甍顶隐隐若现,方恍然大悟。
“见过尚公子。”此地云阁主事得到传报,急忙赶来堂上拜见商之。
商之斗篷未去,负手立在窗旁,并非久留的姿态。他俯身扶起主事,问道:“我先前劳烦主事帮我找的远古明玉,不知此趟商队西行,途中有没有找到?”
“找到了。”主事仿佛早已料到商之此行的缘由,将随身携带的锦盒放置案上,笑道,“公子今日来的也正是时候,西去乌孙的商队昨日刚回来。”他打开锦盒,指着里面一枚约莫四寸长的明润紫玉,啧啧道,“这枚明玉是远古的宝贝,不知为何竟流失到了异邦。若非公子上次指明了方向,云阁纵有通天能人,也是找不到啊。”
商之取过锦盒,手指轻触紫玉,烛火映照下的眉眼微微柔和了几分,凤目含笑,道:“辛苦主事。此物价值连城,我且先给千枚金铢,稍后派人送到。”
“公子何出此言?”主事面色一变,摇手不迭,“公子与少主情同兄弟,属下岂能收公子钱财?”
“这枚玉,与他物不同。”商之淡淡笑了笑,收起锦盒,告辞离去。
东出金城,峭壁跌宕的山野间,月色漫途。离歌望着行在前方的商之,几次三番拍马赶上,欲言又止。
终是连商之也忍不住侧眸瞥着他,皱眉道:“何事?说。”
离歌目光闪烁不定,盯着商之手中的锦盒,吞吞吐吐道:“那枚明玉……”
“送人的贺礼。”商之冷言截断他的话,握着缰辔的手狠狠一紧,烈焰马奋蹄一挣,眨眼奔逝数丈外。
月光如练,清冷的银华映入眼眸,放眼所望,前方山陵如冰,寒色无尽,压得他胸肺猛然潮滚浪翻,任他再冷静理智地克制,却也难平心绪起伏。
“独孤,独孤……”他低声喃喃重复,少时放声大笑,“独——孤——!”身下烈焰骤然怒吼,四蹄腾云,疾风赶月。一声清笛裂帛惊云,悲啸动四野。
千里驰骋不歇,翌日一早渡舟过泾水。北地郡战火如荼,重镇郊野,无处不是兵荒马乱的疮痍满目。沿途关卡林立,周转不易。至午后未时,方入拓拔轩驻扎于归畔山下的中军营寨。
鲜卑军自入北地郡以来,多为攻城夺池之战,少了纵横苍原的骁妄任意,入得方寸为城的中原诸镇之间,只觉步步艰难。拓拔轩淌过泾河之后,好不容易血战夺下险地归畔山,然横陈他东去征途路上的,却是号称“坚城”的郁郅。司马徽亲自督战于城中,双方鏖战数日,胜负难分。商之到达军中前夜,拓拔轩独领三千人突破北军陈于郁郅城西的防线,南越三十里,火燃北军粮仓。事后为避北军拦截,绕行东南丛林,拓拔轩手上虽握军师给他提前备下的地图,然盛暑之日林中瘴气甚多,折腾到正午,方才摸清回营的路。
一入中军,拓拔轩喝了杯水解乏,本想继续与军师商讨军情,不料疲乏加身,困累非常,说着说着便闭目歪在榻上睡着了。军师也不多言,挥了挥蒲扇,悠然一笑,自行出帐。
午后商之由段云展引带入帅帐时,拓拔轩横卧榻上,双目紧闭,睡容正深。段云展上前要叫醒拓拔轩,商之却摇头道:“他也累了,不必吵着他。东朝来的军师何在?我要见见他。”
段云展奇道:“主公怎知军中来了位东朝军师?”边说边带着商之出帐,往西面帐篷走去,笑道,“那军师虽则能掐会算,精通兵法,但行事实在忸怩得很,嘱咐轩与我不得上报于主公,说免得引主公分心。未想主公更胜他一筹,竟早料到他的行踪了。”
说话间已至帐篷前,段云展嗓门清亮,帐中人未免将最后几句听得清楚,因而笑应道:“商之君大才槃槃闻名天下,阮某自愧不如,就不劳段兄来分高下了。”言词温润悠然,略透几分慵懒。
商之微微一笑,望着帐前竹帘轻启,一身着雪白纱袍的男子缓步走出。商之点头致意:“阮兄别来无恙?”
“别来有恙!”阮靳揖手还礼,一本正经地道,“自东朝荆州战事了结,阿彦那小子便整日催促我北上。殊不知日照炎烈,战火燃面,日子实在不好过。我这不瘦了许多,也黑了许多?若是别人见到也罢,但被东朝那二人见到了,必然取笑甚多。”说着一伸臂,请商之入帐。
一旁段云展自引着离歌离去,商之随阮靳入帐坐定,随口笑道:“阮兄名冠江左,除了沈伊,谁还敢取笑你?”
“商之君这就有所不知了。”阮靳盛出一盏茶汤递过去,哀哀叹了口气,“沈伊口无遮拦,是鬼神避尤不及的人物,不谈也罢。只是我家夫人,却是生性喜欢白皙俊美男子的小女子。如今一整年不见我回,我若这般模样回去,定笑我是哪里冒名充姓的孤魂野鬼,装着不认我,将我拒之门外,也是可能的。”话虽如此,然说起家中妻室,阮靳眉眼温柔沉浸,语音低软,相思外露犹自不知。
商之低头饮茶,笑了一笑,并不应话。
阮靳将适才于案上摆弄的木骰收起,自案边取过一封信,交给商之。
商之瞥了眼信函上的字迹,唇边笑意淡褪几分,叹道:“原来阮兄北上是身兼数命。”
阮靳笑道:“数命同归,无论阿彦,还是阿公,都是要我帮辅于你。”
商之不言,垂首阅罢信函,沉默顷刻,才道:“太傅对鲜卑的用心尚十分感激,如今子徵南下东朝,太傅出面为鲜卑斡旋,阻止东朝援兵北上,对鲜卑如今的处境而言,无疑是大恩。请阮兄转告太傅,谢澈将军如今冒险留于北军为鲜卑内应,生死置之事外,尚无以为报。尚定不负太傅恳请,将来鲜卑若胜,只要谢澈将军愿留北方,鲜卑必引为功勋之臣,绝不亏待于他。”
阮靳颔首微笑:“如此,多谢商之君成全。”
商之淡然收起信函,慢慢道:“太傅为晋陵谢氏子孙筹谋久远,此份心计,也叫人感触良多。”
“举世侍奉一朝的忠心,因十年前那场政变,早已寒透阿公的心了。”阮靳轻轻抿了一口茶,日晖穿透竹帘照在他的脸上,含笑的眸间一派静谧深远。
拓拔轩醒时得知商之到来,自是大喜过望。暮晚于帅帐摆宴,除却当夜巡守营寨的将领,诸将齐聚一堂。虽军中禁酒无以尽兴,然众将陪商之喝着清茶叙及天下事,一时竟也其乐融融。
阮靳上次以妙计助鲜卑胜匈奴,虽则功大,但在云中与诸将不过一面之缘。诸武将眼里,如此弱不禁风的素衣文士自是毫不起眼,是以无人问津。纵是这次阮靳初来乍到便被拓拔轩揽为军师,但因他刻意低调行事,因此众将仍不知其身份。
直到宴上商之说了阮靳出自江左陈留阮氏,军中诸人才愕然一惊,方知他竟是名震东朝的名士领袖。再等拓拔轩说起阮靳北行之前曾为郗彦帐下军师,诸将更是动容。萧少卿、郗彦数战怒江,将不可一世的荆州军逼入死局的盛名早已传扬天下。民间论及东朝战事,天花乱坠,将北府兵的神勇推崇到天兵天将下凡怕也黯然失色。鲜卑诸将虽不信民间传言,但对郗彦、萧少卿挥师布阵时的兵法谋略还是神往已久。先前苦于无人知晓江左诸事的内幕,此时得知阮靳方从荆州战场抽身北上,不免纷纷问及。
眼见阮靳被缠在诸将询问中难以脱身,商之垂首一笑,放落杯盏,一人悄步踱出帐外。
帐外夜色已深,遍地篝火难掩月华如素。商之踏上行辕外的高山,至山顶,俯眸一望,方知一侧悬崖深不可测。临渊处巨石横陈,商之撩袍而坐,山间清风微微,拂面而至,令他恍惚觉得,此情此景,正似梦魇深处不可挥灭的温馨记忆。
白马寺后山峭壁沉渊,那时的风月如画,正如眼前。
他不禁摊开手掌,低头静望。那一夜的少女倦容难掩,眉眼盈盈处却是令人沉迷的羞涩温柔;那一夜柔荑在握,他想要松开,却始终恋恋难舍;那一夜惊风处她险险坠崖,他第一次那样紧紧拥抱着她,柔软在怀,真切如斯,却还是被他狠心推开——
他轻轻一笑,想着这早已注定的结局,悲酸不再,怅然成空。
夜风轻抚指尖,不留一丝余温。
拓拔轩找上山巅时,正见商之斜倚古树静静坐在巨石上,手执一枚修长的紫色明玉,若有所思。
“你有心事?”拓拔轩至他面前,低声道。
商之目光不离紫玉,凤眸难得的不存冷冽,清目似水,笑了笑:“你指什么?鲜卑如今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四面皆敌,我的心事自然不少。”
“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拓拔轩见他如此无动于衷的模样,不禁忿然低吼,左右踱了几步,方敛住烦躁,沉声道,“这些日子阮靳没少和我提及阿彦与夭绍的婚事,我知道……”
“你知道什么?”商之堵住他的话,轻笑抬眸,目如寒星。
拓拔轩抿紧唇,月光照在他泛青的面庞上,脸色甚是难看。他默然望着商之许久,低低一叹,撩袍在他身旁坐下,斟酌片刻,才又道:“阿彦是你最亲的兄弟。”
“是,我知道。”商之微笑,将紫玉于指间转了转,忽道,“你带了匕首吗?”
“要匕首做什么?”拓拔轩皱了皱眉,虽则不解,还是将腰间镶满宝石的匕首解下,递给他。
商之拔出匕首,将利锋抵住紫玉,用力击出一个孔洞。
拓拔轩倒吸凉气:“这么美的玉……你要做什么?”
“将它做成云箎。”
拓拔轩眼睁睁看着他运力将紫玉寸寸磨裂,心疼异常,却又无法阻拦,茫然道:“云箎是何物?”
“上古的乐器,已失传许久了。”商之唇边笑意深深,眉宇神采温柔,“她小时候常在信中问我云箎的模样,我却一直没有告诉她。”
“她?谁?”拓拔轩顺口反问,然不等商之回答,他已然明了,忍不住道,“你那时为何不告诉她?”
商之道:“我一直想亲手做一个送给她,只是十年中总是疲于奔命,未有时间。”
他言词平缓,面容清淡。拓拔轩闻言却觉心中恻然,难以出声。许久,才无奈叹了口气:“你做云箎便做吧,只可惜这紫玉宝贝非常,你真舍得下手。”
“她喜欢就好。”商之静静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