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探知(二)(1/2)
结果1番推让下来,两个小姐谁都不好意思拿了,玉坠还是留在了常晞这里。
常晗讨了个没意思,自己走了,而常晴想着还有玉带糕吃,便自告奋勇说要留下帮忙。
常晞可不指望她能帮什么忙,让人给她上了茶果点心,就自己翻起书来。
不过是家里常吃的糕点而已,用得着这么费力气?常晴看着奇怪,凑过来要常昭给她讲讲。
很快她就发现,常晞的做法和厨房的不1样。
厨房最擅长做玉带糕的,是苏州来的1个厨娘,她用的原料主要是糯米粉,糕点做成3层,上下两层只用糯米粉,中间1层是猪油和白糖,切成小块吃,口感十分软糯。
可常晞做的,却是将炒好的糯米粉,加霜糖和油拌匀,揉擦后筛出细细的白粉,再用梅子丁、糖桂花、松仁、芝麻和油做成馅料。上下两层用筛好的白粉,中间则用配好的馅料。这样1来,既有了糯米粉的软糯,又有花果芝麻的香甜可口。
“蒸好之后切成薄薄的片,颜色应该会很好看。”常晞看着常晴红扑扑的小脸,突然有种捏她1下的冲动。
常晴在1旁,早就听得直吞口水,急得直催旁边的小丫鬟去送食谱,让厨房快快的做出来。
那小丫鬟连忙看了常晞1眼。
“你快去吧,再慢些,7妹妹该急地把这书都吃掉了!”说得大家都笑起来。那小丫鬟连忙应了1声,1溜烟去了。
这个小丫鬟就是那日和峨蕊1起煮燕窝的,常晞给她起了个名字叫白露,另1个新来的叫紫英。那日峨蕊送迟了燕窝,却推到她身上,她没有急着为自己分辨,今天又知道看自己的眼色行事······看来是个老实守规矩的。
常晞暗暗记下。
--------------------------------------------------------------------------------
此时,徐府外院,大厅外的1颗梧桐树下,常子卫正与王氏兄弟煮茶聊天。
“怀远兄,候缺的事,你可都打点妥当了?”怀远是常子卫的表字。
“此次进京都,我已经拜望了恩师和通家之好的几位长辈。只是如今有缺的地方不多,我的资历又太浅,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常子卫道。
他说的是实话。按本朝的规制,官员补缺的品级不能高过原来的品级。他丁忧之前是从7品,如今只翰林院、礼部和吏部还有缺,但都是从5品往上的位置。
而且,他自己心底里也不愿意去6部。
此次上京都,他特意去了文阁老的府上拜访,隐晦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愿,文阁老让他再等等,其余的并没有多说。
文家与常家几代交好,文阁老的侄子娶的正是常子卫的3姐常元春,文阁老进内阁多年,为人沉稳持重,既然说了让他等,那必定是有几分把握的。
不过1切尚未定论,他自然不会轻易与人提起。
王氏兄弟也并不追问。
过不多时,茶已到3沸,常子卫将2沸盛出的水倒回,再均匀斟入各人的杯中。
“茶汤柔和、香味又如此醇厚,这十年的老茶果然不同凡响!”王氏兄弟中,弟弟王吉笑着转移了话题。
哥哥王成看得分明,也笑着接口道:“可不是吗!每次来怀远兄这里,我们总是有好口福。”
“咱们之间何必说这些!”常子卫笑道:“我若是去了你们家,你们难道就没有好茶好饭来招待我?”刚刚的话题很自然地就被揭过了。
3人爽朗地笑了,又说了几句闲话,这时常子卫的长随赵全走了过来,远远地停下脚步,行礼禀告道:“老爷,车马吃食均已安排妥当了。”
“那咱们这就动身吧!秋日的蟠云山风景最好,咱们先爬山赏景,做几首联句,中午顺便去宁辉寺吃素斋,那里的素烧鹅和罗汉烩乃是1绝。”常子卫道。
王氏兄弟欣然允诺,3人谈笑着上了马车。
--------------------------------------------------------------------------------
转眼就到了8月初1,府里正准备着过中秋节。因为是除服后的第1年,两位老爷的意思是要好好操办1番。
常晴的生母杨姨娘管理着内宅的大小事宜,这阵子更是忙得团团转,常子卫则领着孩子们去了2房那边,给2伯父常子坤1家请安。
常家祖辈人口多,又家境优渥,故而宅邸极大。这些年各房虽然并没有分家,可之前大房和3房常年都在京都,3家实际上是各过各的。
如今大房已经回京了,随安就只剩下2房和3房,2房住在东边,3房在西边,还有很多空着的院落,只是安排些人定期打扫,不至于太过陈旧荒废罢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