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李渊定计(3000)(2/2)
裴寂闻言一惊,便要遮住刘文静的嘴,刘文静不以为意道:
“今日唐公邀请你我二人,本就是想要坦诚相对,共商存身之法,不必担心隔墙有耳。”
李渊笑道:
“知我者,肇仁也。”
裴寂此人才智平庸,又无政绩,李渊之所以将他也叫来一起商量计策,不过是看中他是闻喜裴氏的嫡系子弟。
众所周知,闻喜裴氏,如今就在崔澈的治下。
见刘文静与李渊将事情都说开了,裴寂也索性不再藏着掩着,他径直问道:
“唐公可是有心顺应天命?”
李渊不答,其实,他与杨广虽然是表兄弟,但的确没有为对方尽忠死节的想法。
杨广巴不得他死,他自然也不会蠢到去做大隋忠臣。
哪怕真有一天听见杨广在江都的死讯,顶多也就象征性的掉几滴眼泪。
如今眼见崔澈一统北方之势不可阻挡,李渊的确生出了改旗易帜,投靠崔澈之心。
之所以迟迟没有行动,不过是害怕崔澈觊觎他的妻子。
李渊避而不答,刘文静却替他说出了心中所想:
“自崔澈起兵以来,朝廷历经多次大战,连连失败。
“圣人早就丧失了与崔澈在北方争雄的心气,否则何至于招募十万骁果军,却未经一战,匆匆南迁。
“大隋假借舟楫之利,以长江为天险,偏安一隅,又能坚持多久。
“如果长江天险不可逾越,先帝又为何能够灭亡南陈,一统天下。
“我等若是抗拒天命,终会在江南沦为阶下囚。
“圣人非明主,对唐公屡生杀意,唐公何苦为他效死,何不献上扶风郡,恭迎燕王大军。
“如此,立下大功,亦可在新朝占据一席之地,造福子孙后代。”
刘文静说罢,看向李渊,等着他的决定,而一旁的裴寂眼神更是闪烁着热切之意。
其实李渊早已有投靠崔澈之意,否则也不会将刘文静、裴寂二人唤来,共商对策。
他为难道:
“我与崔澈,早些年曾有些过节”
刘文静与裴寂尽皆恍然,他们也算是知情人,刘文静道:
“成大事者,又怎会惦念区区一妇人。
“唐公诚心相投,立有大功,崔澈又怎会欺辱唐公的妻子。
“真要做出这等兽行,崔澈必然引得天下人唾骂,到那时,谁又敢为他效力。”
裴寂闻言附和,也在跟着劝说李渊。
刘文静看着李渊似有意动,又劝说道:
“我倒有一计,唐公有一女,闺名秀宁,此前与柴氏订婚,尚未出嫁。
“而崔澈好色之名,天下皆知,何与燕王联姻。
“崔澈固然荒淫,却也恪守人伦,唐公为其岳丈,夫人为其岳母,崔澈又怎会有冒犯之举。”
李渊闻言大喜:
“肇仁此计甚妙!”
裴寂当即毛遂自荐道:
“裴某多有宗亲在关东任职,愿意为使,为唐公东出于燕王联络,谈成联姻之事。”
李渊颔首,裴寂也确实是最适合的人选,他是闻喜裴氏子弟,在崔澈阵营人脉广。
只不过李渊并不准备让裴寂一人独行,他让裴寂、刘文静稍候,自己出门让亲信将李世民唤来。
等李世民抵达厢房之时,李渊将三人的决定告知他,说道:
“裴公将东出谒见燕王,沿途危险,你可愿与裴公同行,侍奉左右。”
李世民毫不迟疑道:
“回禀父亲,孩儿愿往。”
刘文静与裴寂对李世民参与此事并无不满,尤其是刘文静,他一直以来都对李世民青睐有加,认为此子聪慧,当世少有同龄人能与他媲美。
而李世民也并不反对父亲想要投靠东军,此前他就曾经劝说其父,与其受杨广猜忌,不如归顺崔澈。
原时空中,十九岁的李世民在天下大乱之时,会劝说李渊起兵自立。
但如今天下局势已经明朗,在杨广南迁后,崔澈统一北方的脚步难以阻挡。
十岁的李世民又怎会劝说李渊争夺天下,这不是把李渊往火坑里推么。
唯一心里过意不去的,便是牺牲了三姐李秀宁。
李秀宁自始至终都被蒙在鼓里,定计的当天,裴寂便与李世民在李渊亲信的护卫下,悄悄离开雍县,向东行去。
而此时的崔澈也已经离开了同州,继续向着大兴挺进。
还有五千
(本章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