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李渊定计(3000)(1/2)
第513章 李渊定计(3000)
在崔澈夺取冯翊县城以后,原西隋冯翊郡,如今东隋同州各县也纷纷改旗易帜。
全取通州的崔澈并未急于西进,而是在拆毁土山后,急令民夫修补城墙,同时休整部队。
此前连续数日的巨石轰击,冯翊东面城墙已经出现许多裂痕,若是不及时修补,崔澈又如何能放心在同州囤放物资。
虽然表奏桑显和为同州刺史,但崔澈心再大,也不管让一个降将留守同州,再次出兵之时,毫无疑问,桑显和会被征召随军,届时崔澈会以镇守蒲坂的刘方西进,坐镇同州,为他看顾退路。
崔澈在同州休整期间,冯翊郡的失陷也传遍了关西各地,引得西隋留守大臣们的惊恐。
宇文述、高颎等人震惊的并不是崔澈夺取冯翊郡。
这件事的本身,他们早有预料,谁又能指望屈突通能凭着数千将士阻挡崔澈的二十万大军。
让他们忧心忡忡的是冯翊易主的过程,或者更准确来说,便是那封《告关西父老书》。
宇文述脸色铁青道:
“齐公,只怕先前的计划要做更改了。”
高颎点头表示赞同,此前他们计划坚壁清野,让沿途守将坚守城池,迫使崔澈要么分兵围困,要么便一路上一颗颗拔钉子,等打到大兴,也差不多是强弩之末了。
然而这样一封《告关西父老书》的散发,又让那些外无援军,只能困守孤城的守将们如何应对,堡垒必然会成内部开始瓦解,譬如冯翊县城。
宇文述沉声道
“为今之计,只能收缩兵力,以重兵防御大兴,放敌深入。”
高颎知道他的意思,便是要死守大兴。
而崔澈大军深入,补给线必然会被拉长,相应的,转运粮草的成本也就越高。
只要能够坚守一些时日,等到崔澈粮草供应不上的时候,必然就会退兵。
但高颎觉得这还不够,他咬牙道:
“不仅是要放弃渭北,还得将搬空府库,搜刮城中之粮,不将一粒粟米留给崔逆。
“渭北百姓没有口粮,只能向崔逆伸手讨要。
“而崔逆此人伪善,标榜爱民,又怎会坐视不理,必会以军粮供应百姓。
“有这群饥肠辘辘的灾民,崔逆军中之粮,又能供应几日!”
宇文述瞻前顾后道:
“此举,定会失了渭北人心,将他们推给崔逆.”
话未说完,便听高颎打断,只听他大喝道:
“失了渭北人心,却能保住渭南,孰轻孰重,难道许国公分不清楚吗!”
宇文述无言以对,诚如高颎所言,若是失了大兴,整个关中都为崔澈所有。
关中都丢了,就算渭北百姓还念着他们的好,又有什么作用。
正犹豫间,却听高颎仰天长叹道:
“若是能够逼迫崔澈退回河东,趁机收复渭北,老夫自会向圣人请罪,将一切罪责揽于自身。
“圣人自可杀我,以平民愤。
“再稍稍施恩于民,定能重新收揽渭北人心。”
宇文述瞠目结舌,他赶忙宽慰道:
“齐公莫要悲观,事必不至此。”
高颎摆摆手,说道:
“许公无需再劝,可否现在就与我前去拜谒齐王?”
高颎都已经主动提出要在事后担责,宇文述又有何畏惧,当即随他一起去面见齐王杨暕,说服关西大都督杨暕下令放弃渭北各城,搜刮城中余粮,将百姓扔在渭北,大军退往渭南。
与此同时,扶风郡太守李渊也知晓了冯翊郡失陷的经过。
他立即找来好友仁寿宫监裴寂与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县令刘文静一起商量对策。
裴寂出自闻喜裴氏,十四岁时受并州总管晋王杨广的征辟,为并州刺史府主薄。
杨广继位以后,将这位潜邸之臣派往岐州,也就是如今的扶风郡,管理仁寿宫。
刘文静出自徐州彭城刘氏,先祖迁徙至关中,世居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他与李渊、裴寂交好,在李渊受任扶风郡守,裴寂为仁寿宫监后,被他们二人运作来了扶风,为雍县县令。
李渊在二人到齐之后,将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封《告关西父老书》交给了裴寂与刘文静。
二人看后,无不脸色大变。
裴寂感叹道: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崔澈此书,能够动摇关西人心,足当十万大军。”
刘文静最后看完,他将《告关西父老书》折好,递还给李渊,问道:
“唐公今日将我们二人唤来,敢问是为何事?”
李渊不答,反问道:
“玄真(裴寂)、肇仁(刘文静),你们以为高颎、宇文述能否阻拦崔澈统一北方?”
裴寂沉默不语,刘文静却放声大笑,许久,他嗤之以鼻道:
“圣人南迁,放弃关陇,便已经注定了此战的结局,非人力能够改变。”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