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秋收冬藏(1/2)
君明让松林舅舅先去苹果园,自己却直奔朱村大队部,他心里有数,这事小婶肯定知道。
大队部里忙成一锅粥,乡里下发了新文件,要求各大队必须在未来几天内完成人口和土地普查任务,为接下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做准备。
因为大队下属的几个自然村村小队的情况都参差不齐,导致统计上来的数据也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把预留的坟地都统计进来了。
为了核准这些数据,大队干部里的男同志都拿着皮尺下去实际测量了,剩下的女同志把新的数据登记在册,并与老账册校对,都忙得焦头烂额的。
夏书记手里拿着一个对账单,走到梁村生产队会计那里,道:“老梁,恁队里的数据咋差了这么多?咋人均还不到一亩地啊!”
老梁也很无奈,当时数据统计上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这事。
“唉,老夏,你还记不记得黑水河北岸的窑厂,原本梁村一千八百多亩地,这个窑厂就占了六百亩,窑厂预留的取土地它不能算数啊!”
“都是集体的资产,有啥不能算数的?”夏书记不解。
老梁继续说道:“早些年开窑的时候,大队有政策,家里的劳动力可以到窑厂烧砖,算工分,村里人一合计比种地挣得工分多,就很愿意把土地让出来作为窑厂取土地,如果咱现在要把这些地给分了,他们还不得都急眼。”
“就那么大点的土窑,能吃进去六百亩的土?”
“这咱就不清楚了,不过话说回来,这土地可是用一块少一块,要是窑厂的火不灭,总有一天会烧完的。而且从账面上来看,这两年窑厂是盈利的。”
夏书记又坐了回来。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村里村外都在翻新住房,这就需要大量的砖瓦,梁村西南地的窑厂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
依托黑水河的船运和优质的黄胶泥,梁村窑厂烧出的青红砖质量很好,价格又便宜,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
村里的人大多都在窑厂里做工,整个梁村相较于朱村大队下面的其他自然村来说是比较富裕的。所以梁村人都乐于安于现状,对分地的政策也是比较抵触的。
夏书记想到这不禁有些头大,难道真的是政策有问题吗?
“小婶,小婶。”
君明站在大队部的院子里喊。
夏书记闻声赶紧出来。
“咋了?君明。”
君明一见到夏书记,眼睛就红了。
“小婶,俺大爷是不是出事了?”
夏书记心里算是明白过来了,保不齐是这小子从哪听到了消息,来找自己确认来了。
夏书记走过来,拉着君明的胳膊就往外走,来到大队部门口的偏墙下,才小声说:“恁大爷前天去卖苹果,在城郊被车怼住了。不过你别急,没有生命危险,恁四叔在那哩,你就别管了。”
“不中,我得去看看。”君明很是担忧。
“去啥去!恁大爷不在,家里一摊子事儿,你去了恁娘一个人能忙活过来?凤英才产下,你还得两头跑,别添乱了。”
夏书记话说的有些重,说完就回到大队部,留下心如刀绞的君明。
他推着车子,一步一步往回走。
听奶奶说我爸君明从小就懂事,聪明,为人热情。
奶奶家有四个儿女,两男两女,爸爸排行老三。因为家庭重视教育的传统,爷爷要求每个孩子第一要务就是把书念好,爸爸和大伯也比较争气,成绩一直很好。
在爸爸读初中的时候,村里正在热火朝天地搞生产队建设,这就要求家里必须得出劳动力挣工分,不然吃饱饭都难。反观玉德家这个大家庭,几个“金”字辈的上一辈都是医生、教师,下面一辈要么是年纪小不记事,要么是学子,家里全靠奶奶撑着。
奶奶一个人再怎么卖命种地,也换不来全家人的口粮,于是,君明有了不想读书的念头。
“学习成绩好的很,谁都没有他聪明!把馍篮子都给他送到学校了,他宁是不去!气死人哟!”奶奶曾经和我说。
每次爸爸都会说:“学不会,学不会啦,不想学了。”
其实,我知道,他是心疼奶奶,所以才下学帮家里干活。
爸爸是家里最像奶奶的,尤其是干起活来特别卖力,一个人挣得工分能顶仨人的。谁家有困难也乐于帮忙。邻里邻居的,名声最好。所以娶到了几个村里最漂亮的我妈凤英。
爷爷奶奶用积蓄给爸爸在老宅的西边盖了三间砖瓦房,宅基地的地方原先是个水坑,靠奶奶用小推车拉土垫起来的。
新建的房子门朝西边,没有院墙,靠成捆绑起来的玉蜀黍秸围着,每年都要换新。
新房子里也没有隔间的承重墙,三间屋子大通铺,靠着用竹篾编制的屏子隔出了三间屋子,一间放床,另外两间放苹果筐。
听爸爸说,村东头有几个皮孩子,偷偷到家里隔着窗户偷苹果,他们用削尖的竹竿扎苹果,然后从屋里提出来。有天那群人被他抓到,一个人打四个,全部放倒。还告状到他们父母那,那群人就再也没敢来过。
爸爸生气的不是他们想吃苹果过来偷,而是好多苹果都被他们捅坏了,卖不了了,就很可惜,很心疼。
其实乡里乡亲的也没有过不去的事,奶奶专门提了一筐苹果去了被打的那几家道歉,那几个熊孩子长大后和我家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
奶奶经常教育爸爸说德牧亲邻,爸爸虽然脾气傲,但很听奶奶的话。村里人有啥事也会找爸爸帮忙,后来还推举过爸爸当村长。
家里的几个孩子都孝顺,爸爸就是那个最孝顺的。
路过村南头时,遇到同村的留海打招呼:“君明,恁队里今年的果子不少收成吧。”
“嗯,也就那样,比不上恁队的小米。”
“听说恁家
(本章未完,请翻页)
里填了小子?”
“是啊,前天夜里放下的。”
“中,中,啥时候办事提前说哈,我叫恁嫂子封几封红糖,去看看。”
“中,海哥。”
爸爸的心思完全放在爷爷的事情上,整个人都心不在焉,走到家门口也没进,心一横,骑车直奔县医院。
……
乡卫生院里,值班医生变得忙碌起来,前些天出生的娃娃突然高烧,皮肤偏黄,很可能是黄疸病。
院里医疗条件有限,只采取了简单的降温治疗,血样要送到县里去检测。
正在坐月子的凤英也心急如焚,偏偏这个节骨眼上找不见君明,大姐也回家做饭了。
她翻过身,就想下床,可是剧烈的疼痛感让她挥汗如雨。
凤英颤颤巍巍地走出房间,双手握在二楼的铁栏杆上。
一个护士刚好路过这里,看到凤英后,赶紧跑过来扶住她,呵斥道:“你咋出来了,不是不让你动吗!多危险啊!伤口还没长好就下床,不要命了!”
凤英已经听不进去护士在说什么,她身体太虚弱了,竟然迷迷糊糊昏了过去。
这把护士下了一大跳,赶紧找医生。
医生过来检查了一下伤口,量了量血压,长舒了一口气。
没什么大事,疼痛引起的血压升高,出现过激反应,输液就好。
“她家家属呢?”
护士答道:“不知道,一来就看到她走到外面来了,吓死我了。”
“你在这守着,我去给她家里去个电话。”
医生的电话很快打到大队部,正在忙碌的夏书记不禁长叹一声。
心烦归心烦,但马上就骑车去了乡卫生院。
刚走到村口,遇到了打算徒步去卫生院的三嫂,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园子里的苹果摘了几十筐,再不送去卖就坏掉了。三嫂以为君明回卫生院了,就打算去找他,顺便看看凤英。
夏书记将三嫂劝回去了,说她正好要去一趟,把君明喊回来。
半个钟头后,回家做饭的大姐也回来了,看到沉睡的凤英后,心揪的不行。
责怪自己为啥偏偏这个时候回去做饭,又嫌弃自己弟弟不争气,都这个时候了还没回来,到底跑哪去了。
不久后,夏书记也来了,她将大姐小声喊了出去,道:“小琴,咋回事啊?医院的电话都打到大队去了。”
“唉,小婶,娃娃生病了,医生说可能是黄疸病,去县里化验血了,我刚刚回家做饭,凤英就一个人下床了。”
“君明嘞?”
“你在家没见到他?他昨个就回去了。”
夏书记心里一咯噔,八成这小子去了县医院。
“今儿早起还见他,不知道跑哪去了。”
“唉,这孬种孩子!”大姐气不打一处来,咬牙道。
“小婶,这没啥事,你忙,要不你先回去吧,我在这看着。”
夏书记揉了揉眉头,就转身回去。
刚走两步,就又折返回来,拉着小琴的手道:“小琴,和你说个事,就是恁大爷前天去县里卖苹果,被车撞倒了,现在还在县医院,八成君明是去看他去了。”
小琴一听,脸色就变了。
夏书记继续说:“琴,你别担心,我去过县医院了,那里有你四叔在,都还好,你别挂念,在这照顾好恁弟妹,家里面的事就别操心了。”
小琴一言不发,心中已经有了千万种可能。
夏书记紧握小琴的手,道:“听话,孩子,家里已经够乱的了,咱就别给家里填麻烦了,昂?”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