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金匮之盟续(2/2)
其二,从兄终弟及到子承父业。
在迫死了皇侄与皇弟等竞争对手后,赵二开始一门心思的传子大计。且不说外人戳脊梁子,起码你这个传子计划的对象得配合吧,叵耐皇长子赵元佐颇为正直。(本来叫赵崇德,为了传子,赵二把所有儿子的名字改了排行字,以便与赵匡胤赵廷美诸子有所区别,“以别大统”。赵二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这赵元佐本来就不满赵二迫害三叔,待廷美死后就彻底“发疯”了。触怒赵二,被废为庶人。
于是二儿子赵元僖浮出水面,听话配合,甚至当了开封尹,只差一步就是立储了。结果王妃与侍妾争宠,侍妾要毒死王妃,失手把赵元僖给毒死了。真是报应啊,赵二把侄子们弄得英年早逝,结果他最疼爱的儿子也英年早逝;赵二最擅长的是使毒取人性命,结果他最疼爱的儿子也死于毒。(这个老二心性也像赵二,老大发狂烧宫,就是他一力促成,老大被废显然他得利最大,叵耐机关算尽,耽误性命。)
结果只能是三儿子赵元侃接着上。终于赵元侃改名赵恒,册封为皇太子。这个其实就是宣告赵二自打耳光,金匮之盟在赵二活着时就变成了一个笑话。然而就是到了这一步,赵元侃地位也还是不稳。一个制度,破坏很容易,但要再次恢复就非常困难,所以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地维护制度。既然赵二可以像玩弄傻子一样地玩弄皇位继承制度,那么势必大家伙都有一种玩弄皇位继承制度的冲动。就像李二杀兄屠弟逼父自立,他的后辈就跟着辈辈学,一直学到唐明皇,没有一个太子有好下场,玄武门变成罗马斗兽场,隔三差五地兄弟姐妹们就要友好切磋一回,已证明自己是太宗子孙。
首先就是赵二自己,搞阴谋搞多了看啥都像阴谋。据说赵恒被立为皇太子后,京师之人见了欢呼“真社稷主也。”(其实就是一般愚民,看台上的谁都是圣主。)赵二反而大疑惑了,这是要干什么?是要搞我吗?旁人好说歹说才算化解,这是疑心生暗鬼,自己斜看什么都是斜的。
然后就是王继恩这个死太监。他在当初斧声烛影夺宫一案中就是主犯,显然他自己并没有满足于操纵皇位的收益,这从他屠川玩寇的做派中可以明显看出来。现在面临再来一次的机会,他当然不介意再来一次。
至道三年二月,太宗病重,朝廷中为谋立新皇帝展开了明争暗斗。李皇后不喜欢元侃(李皇后无嫡子。),因此王继恩乘太宗病重期间,暗中串联参知政事李昌龄、殿前都指挥使李继勋(此存疑)、知制诰胡旦等,并与李皇后一起谋立元佐(那个疯子)。
此时吕端因为年老糊涂面临下台,但证明吕端大事不糊涂。(南怀瑾《论语别裁》: “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三月二十九日,宰相吕端入宫问疾。这时太宗已危在旦夕,吕端见太宗左右只有王继恩和李皇后,却不见太子元侃,他担心王继恩会耍花招,急忙回到宰相府,秘密写了一封信,让心腹送给太子,催促他赶快入宫,以防不测。正在这时,宋太宗已经驾崩,李皇后让王继恩来到中书省告诉吕端,吕端知道有变,将王继恩骗入内阁,反身将门户反锁。随后,吕端马上进宫见李皇后,李皇后对他说:"宫车已晏驾,立嗣以长,顺也,今将如何?"这是摆明想要立赵元佐。吕端听了李皇后的话,毫不犹豫地说:“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邪?”王继恩迟迟不回,吕端又坚持立皇太子赵恒,李皇后没办法,让赵恒到福宁庭中继位。
赵恒登基后,第一次登殿时,垂帘接见群臣。吕端一看是这个样子,率领文武百官站在殿下不拜。李皇后问吕端因何不拜?吕端说:“请把帘子卷起来,让我们看清楚皇帝了再拜。”于是,李皇后让赵恒照吕端说的卷起了帘,吕端看清楚皇位坐的确实是赵恒无误后,才率群臣跪拜,并且三呼万岁。赵恒是为宋真宗,改次年年号为“咸平”。因为赵二瞎搞而来的政治危机,至此方为平息。
由此可见程序正义的重要性,因为神马结果正义都太容易被证明了,唯有程序正义,遵循就是遵循,违反就是违反,没有可操作的余地。赵二既然违背了程序正义,以结果正义来遮羞,别人自然也可以。要不是吕端及其文人制度对秩序的把控,大宋大几率完蛋了。(文人制度保障其实是另一层程序正义,大宋对程序正义的把控还是颇有心得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