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大宋渊源(1/2)
赞曰:
天爵休将儋石论,
一身恭俭万邦尊,
赌将犀带惊寰海,
留得金瓯遗子孙。
大宋也是有来历的。大伙儿都知道赵大自称是汉朝赵广汉之后。这个也没什么,与李唐家自称是汉朝李广之后(李家后来追溯到李耳那边去了,赵家也追溯了一个神仙人物赵玄朗。)、杨隋家自称是汉朝杨彪之后没什么两样,汉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真是个神奇的存在,仿佛谁没有有个汉朝的祖先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一样。想想也是,除了晋朝离得实在太近,大家都是哥们儿、实在不好意思去汉的故纸堆里找祖先,(或者说不用找,司马家是河内望族,汉朝的官儿不知道当了多少。)剩下的统一大朝都囊括了。蛮夷自然不算,自甘蛮夷的朱明也只好不算。。。
汉是中华正统的象征,也是星汉的意思,汉后有东汉、季汉,刘渊也差点称汉,后面还有成汉、后汉、后汉、南汉、北汉。。。一个字,成为一种象征,后来者世代向其致敬不绝。渐渐成为我们民族的图腾,所以每一个汉民族王权要到汉朝去寻找根基,是完全说得通的。
这宋呢,同样如此,绝不是随随便便就指代一个王朝的。究其来历,宋代表的是中原的一个地名,后来成为中原的象征。周封微子于宋。(子曰,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当初宋国人文鼎盛,与大宋朝颇有一致;宋襄公妇人之仁,也贻笑一时,与大宋风格颇有神同步。(当然,殷有三仁,宋以仁治国,我以为比什么以孝治国要好得多了。“仁不治军,慈不掌兵”,与“以仁治国”,本来是清清楚楚的不同概念,我也不晓得为什么有人一定要混为一谈,还是那句话,有人军事化管理成癖了,军国主义在中国才是难以根治的顽疾。)
然后就是刘宋。作为足以称汉的刘裕,不称汉而称宋,是足以耐人寻味的。显然“宋”的政治意味不在“汉”之下。
至于大宋朝之所以选择宋这个国号,赵大得国前曾担任归德军节度使,治所所在宋州(今商丘),可以作为一种说法,因为这也是故例,比如杨坚的随国公,李渊的唐国公。后梁朱温的国号是与他被封宣武节度使有关的,因为宣武节度使的开府之地是在大梁(今开封,朱温这个造反胚实在是没文化,历史上梁这个地名在陕西,大梁这边的魏国只是别称魏梁而已。);后唐李克用是因为姓氏是李唐所赐,就以唐室继承人自居了;后晋石敬瑭因立国之前曾任太原节度使,而太原是三晋都会,故此国号为‘晋’;而后汉的刘知远,觉得自己姓刘,假设不加以运用简直是种本钱的浪费。直接国号‘汉’!(其实李克用、石敬瑭、刘知远都是沙陀人,能与主流文化攀上关系,真是难为他们了。)
赵大是取代了后周。其实赵匡胤在国号的挑选上是颇俱慎重的,上古所传的五行生克之说,古人也是笃信不疑的。而赵匡胤当然也信赖自己之所以顺畅代周,冥冥中是有天意的。五代后周应的是‘木德’,而木生火,天道也是有章可循的。所以赵匡胤的朝代有必要是上应‘火德’!而宋州正本最早便是祭祀火神的本地,所以把国号定为‘宋’是再恰当不过的。
这个就是所谓的“五德终始说”。对于任何当权者来说,开国后的头等大事,就是向老百姓宣示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我推翻前朝?为什么坐天下是我?为什么你们被我统治是合情合理合法合适的?这是一个政权的合法性问题。
在中国,最权威的认证者是天,这个天非玉皇大帝,而是宇宙最根本的规律,谓之道也,所谓“道法自然”也。历代统治者需要做的,就是证明自己是天道的选择,代表老天爷来统治你们,这就是所谓“神膺天命”、“代天狩牧”。三代之时,这种论证的联系比较简单粗暴,你说啥是啥。但是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统治者们发现旧有操作系统不足以满足对政权合法性的论证要求,他们需要升级,理论越来越形而上,到后来连什么主义、真理都出来了。
有了客户需求,就有开发组。于是从春秋开始,许多人都投身到这套系统的开发中来。比如儒家开发了“克己复礼”系统;法家开发了“严刑峻法”系统,墨家开发了“尚同鬼神”系统,等等等等。诸子百家的程序员纷纷跑到各国去安装调试,游说领导人说你们用了我这套系统,统治效果就能大大提高。各国领导人有的装了,有的装不上报错,有的装了又删了,有的删除了不说还把程序员干掉了。总体乱得很,史称百家争鸣。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