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戏剧糖果(1/2)
“那孩子也是可怜,从小就没个娘疼,爹也和没有一样。最近刚从淡竹庵里出来走动,听说你娘与当年的慈航是旧交,你对京城熟,必要时多照顾一些。这孩子做的斋菜也不错了,比宫中的御厨都不差。这甘菊冷淘,你也尝尝。”皇太后一边说,一边招呼王大姑姑拿来一个青瓷小碗,用象牙公筷把甘菊冷淘拨进小碗里。
景初从回忆中抬起头,又恢复了平时那肆意明朗的样子,“好来,我可要尝尝让皇祖母都称赞的好手艺。”说完,便用筷子挑起一根冷淘,大口咀嚼起来。吃的同时,嘴巴也不闲着“确实好吃,比安德坊那洪家汤面店做的好吃多了。难怪皇祖母喜欢呢。”再次吃到谢繁缕亲手做的饭菜,景初不禁有些惘然,但在皇太后面前也不好表现出什么。又说了一些这次南下路途中的见闻趣事给皇太后听,逗得皇太后笑声不断。
谢繁缕很少在宫中过夜,因景初与皇太后在聊天,不能当面禀报出宫,便告知了皇太后身边的大宫女碧玉一声,就出宫了。天色尚早。谢繁缕与半夏很少出门,对外面的世界很是好奇,大景民风开放,未婚女子在侍从陪同下出门很常见。两人也没有什么急事,就在皇城附近的街上逛了起来。
时节正值立秋,各色果子都上新了。街边路口,桥头市井,四处可见新鲜的水果。黄澄澄的水鹅梨,金灿灿的黄郁杏,红彤彤的大瑶李,卫州来的白玉甜瓜,遂宁来的唐味甘蔗,江南来的水八仙,空气里弥漫着四溢的果香。这些果子品相好,价格也合适,谢繁缕与半夏边逛边买,两人手中都拎了不少,买买买是女人的天性啊。
“卖楸叶来,卖楸叶来”一个货郎挑着担子,边走边吆喝“娃娃戴了,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大姑娘戴了,人比花娇,嫁个好情郎,小媳妇戴了,夫妻恩爱,福泽绵长。”京中风俗,立秋节气,满街卖楸叶。楸与秋同音,一叶知秋也。家里买了楸叶,荐于祖先牌位之前,妇女儿童买了楸叶,巧手剪成各色花样,戴于发上,传闻可防病祛灾,强身健体。
半夏早就想买楸叶了,可惜一直未得机会。好不容易遇见,哪里能错过。连忙喊“货郎货郎,等一下,我们买楸叶。”货郎搁下担子,见顾客是两个富贵打扮的少女,一出口就是吉祥话不停“哎呀,这两位小姐啊,你们看我这楸叶可是京城西郊的木兰村所产,看着都比别人卖得要好一些,可没有一点虫咬的痕迹,叶片又厚。你们戴上我这楸叶,肯定能防病祛灾,逢凶化吉,嫁个如意郎君。”“好了好了,我们买一沓。”半夏再被货郎这说得小脸绯红,生怕这人越说越不着调,赶快摸出荷包,买了一沓楸叶。抽中一片,撕了两朵华胜,给谢繁缕发髻暂了一朵,自己一朵。
景初骑马返回潇王府邸的路上,就看到一个戴楸叶华胜的傻丫头挤在一群孩子堆里买戏剧糖果。小巧白嫩的瓜子脸,噙着笑的丹凤眼,微微弯起的嘴角,一条淡蓝色丝带随意绾着的双丫髻,同色襦裙。小小的人影儿与记忆中的那人重合,一瞬之间,仿佛所有都褪了色,天地之间只剩下那个拿着《玉簪记》陈妙常糖人儿的小姑娘,冉冉走动,月白色的裙摆略过巷陌的灯火,也略过景初的心头。
“小姐小姐,你那个糖人是谁啊,我这个是《牡丹亭》的春香。这卖戏剧糖人的老头儿手可真巧,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这么像的糖人儿呢。可惜人太多啊。不然咱们多买几个。”半夏拿着好不容易才买到的糖人说。
谢繁缕嗔了她一眼,“买那么多做什么啊,一两个就够了。我这个是陈妙常,做得确实像。”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