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红楼感悟(2/2)
要说“狼”,也是周边和外地来的份儿。那时的府要比现在的县管的地盘大许多。往南,靠近太阳的地方,那里的人精明。周边方圆几百里,顶会来事的就数那个地方的人。有能耐,不吃亏。在外谋事的不少,要说变成狼也不为过。但不会是中山狼,最多是只披了张人皮的所谓智慧之狼。还有往北,那里的人穷,但会思辩。一但富了,或者掌权变脸,也是不认人的。三岁看大,七岁见老,这是民俗的说法。
顾先生说,曹雪芹笔下的“狼”,很可能是个泛指,非当地人也。一如《红楼梦》的本身,说不准指的是那些阔了的人,或从国人的角度说事。
陆得秀以为,如是那样,天底下的狼也就太多了。一曰南商,红顶之狼。以官求商,走的是官商勾结的传统,乱纲乱朝,虽顶了根鸡毛,也阻挡不住一个红字,把自己送进深渊。一曰北商,草原之狼。什么是生意,称着良心的交易。利用草原人的朴实厚道和信息的闭塞,用什么一坨茶,一块儿布料,一盒火柴,等等日用生活物品,以“骗”的手法,换回牛羊毛皮,羊毛驼绒等草原物产。北商的发家是以一换十的不等价累积起的财富,最终又迫于无奈留在了最北的草原上,空枉一世。实究起来,蒙人的实在,让北商发了横财。这样的买卖人,严格的讲,算不得真正的生意人。说是,也是一个奸商。“买卖公平,童叟无欺”的商经和庙堂“为天下人谋利服务”的官经一样,走的全是无信之路,穿上“合法”衣冠的骗子。走路的摸着良心,无论是经商,还是为官一任。
如今,又来了一群,异族的,非一狼也。
傍晚,雨又大了起来。
陆得秀听得巷内嘈杂声起,远处又传来枪炮呐喊的余音,天地的乱相让人感到惶惶不安。站在院内,望着被映红的天空发呆。
陈家仪说:“不会是日本人进了城吧?”
顾先生找来木梯子,架在临街南屋的檐上,梯滑,一步步踏紧,很小心翼翼地上了房。往东一瞅,顿时一脸茫然。只见城墙上人影虚晃,刀枪穿梭往来,鼓乐齐鸣,红光漫天,呐喊声此起彼伏,好似一座铜墙铁壁之城。一句“红衣大炮”不由脱口而出。
第二天,有关天上出现的“龙”和城墙上玄幻的“红衣大炮”在县城的角落如雨复地,愈传愈真。图腾之说演绎续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