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甲无双(1/2)
无定河是汉人永远的痛,因为在多年前,与异族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败中,六十万汉家儿郎在此被异族铁蹄屠杀,十不存一,儿郎们的累累白骨,洒遍了无定河边附近的荒原。
龙思思将决战之地定在无定河附近,是出于诸多考虑的。
龙思思推算出,按照己方和匈奴骑兵的速度,交汇点有几处,无定河附近是最佳地点。大军与河边行军,可以补充水源。五万大军在征战在外,肚子可以饿一几天,但不能缺水。
大军一旦和匈奴骑兵决战,依托无定河摆开阵势,无定河还可以作为天然屏障,守护大军后翼免被匈奴骑兵突袭,这样,只需要将精锐骑兵和步兵守护住大军两翼,正面交给登临的重甲步兵和前锋的长矛兵,匈奴的正面攻击,两翼迂回战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拓跋博斤这个莽货是不会玩什么花招的,必然是以主力骑兵正面强突,辅以两翼袭扰,龙思思相信登临和他的重甲军,必然会将拓跋博斤的门牙打掉。
龙思思还有一点考虑,那就是背水一战!大军只有向前,断无退路,以此展示死战之决心。的确,此战,汉军输不起。如果在其他地方作战,一旦汉军崩溃,两条腿的必然跑不过四条腿的,依然会被屠杀,与其如此,不如自断生路,以激发汉军士气。
五万大军向无定河挺进,撒出去的侦骑不断传回情报,匈奴主力正如龙思思所推测的,向己方正面袭来。一个侦骑还拼死传回来一则情报,据他就近观察,匈奴骑兵的数量绝对超过一万,估计在一万五左右。
这条情报令龙思思和所有将军暗暗紧张起来,一万精锐匈奴骑兵和一万五千匈奴骑兵绝对是两个概念,其数量是己方骑兵的两倍。五万大军对上一万匈奴骑兵,尚能周旋,可匈奴骑兵的数量多出一半的话,胜负真不好说了。
战争就是如此,出人意料的情形太多,对于一名主将来说,非常考验其智慧和决断力。
开弓已无回头箭,就算这只胡骑是两万之数,汉军亦只有迎头而上。
#
这是一片开阔之地,微微起伏的土丘仿佛延绵到天边,虽然天寒地冻,但无定河并未全部封冻,河床的一半是厚厚的冰块,中间则是丈许宽的激流,一块块浮冰被激流裹挟,哗哗响声中奔向远方。
五万汉军依托无定河列阵,战士们在寒风中肃立,所有人的目光瞭望着东北方连绵起伏的土丘。汉军是午时抵挡的,龙思思测算得很精准,他们比匈奴大军要早到一个时辰。
一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汉军可以从容摆开阵势,战士们亦可以稍作休息。
战士们刀出鞘,箭上弦,静静等待着决战时刻。
从高空俯瞰,汉军的军阵从前至后呈三大部分,第一大部分五千人,是为先锋营,第二大部分则是中军主力,三万五千人,第三段是后军兼战略预备队一万人。骑兵守在两翼,既能护卫两翼,也能展开突袭和包抄。
先锋军大多是长矛军,长矛是对付骑兵的有利武器,但机动速度慢,因为长矛过长且沉重,所以变阵也慢,他们与骑兵交战时,只能沿一个方向走,如果突然改变进攻路线,极易被骑兵所乘,另外,若没有刀盾兵协防,长矛兵的侧翼防御力几乎为零,所以,在以往的战斗中,汉军长矛兵对匈奴骑兵威慑有限。
不过,这一次,长矛兵无须被动改变进攻路线了。
重甲无双军无疑是先锋军,他们是先锋的先锋,八百战士身着黑色重甲,肩抗巨型战刀——横刀,呈钝三角立于大军的最前端,而他们的将军登临,则站在军阵的最前端,他就是重甲无双军阵三角的那个最锋利的角。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