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1/2)
在淮西的柘皋战役中,在皇上亲笔诏书下,陆鹏先是以没有粮饷为由拒绝前往,最后仅仅南走三十里就停。陆鹏这个不听调令的行为,构成了陆鹏被杀的罪状。
皇上有两大隐患:陕蜀的吴玠兄弟、襄阳的陆鹏家族。这两个势力已经威胁了南赵政权的安全。陆鹏军中有一千八百万贯钱,后来陆云和张宪谎报军情,意图让陆鹏继续留守襄阳。钱财加重兵在握,这就构成了反叛的两个重大条件。
而后皇上开始收权,不再让武将继续放任,即所谓独断;皇上对荆襄非常重视和防备,要求荆襄守臣辟差者,勿令久任,以渐易之,这可以看出皇上在防备陆鹏在襄阳府的军队反叛。
总体来说,陆鹏在议立太子之前,和皇上的关系非常好,皇上也很重视、提拔陆鹏。皇上对陆鹏态度的转变,是在刘锜军成军,成为陆鹏防守襄荆的替补时。有了刘锜,皇上不再只能依赖陆鹏防守荆襄。这才有两次调动陆鹏东进和各军配合作战的空间。
刘锜崛起后形成北陆鹏襄阳、南荆南刘锜局面。但陆鹏太过于追求收复旧京城这一功劳,两次不支援友军作战而是单独北上作战,虽然收复了一些城池,但破坏了皇上想要在两淮以优势南赵主力击败齐丹主力的计划。
虽然韩光、张俊等大将彼此都没有相互配合,但他们对皇上的调动是积极参与的,哪怕是消极怠战也让皇上无从指责。但陆鹏一不救齐丹军两次重围的刘锜守卫的顺昌府,二不参与和齐丹主力作战的柘皋大捷,我行我素,俨然有独立、反叛的趋势。这是皇上罢免陆鹏官职的根本原因。
虽然陆鹏如此,但皇上还是给了陆鹏两次机会,希望陆鹏能够改进。皇上要求陆鹏不要规取小利,要图大业;皇上要求陆鹏以天下安危为重,不要计较功赏。但陆鹏似乎就没有把皇上的话放在心上。陆鹏因为合兵被拒,任性出走;拒绝参与淮西战事。皇上的话,成为了陆鹏的耳边风。对于皇上而言,陆鹏在议立太子之前以前,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大将;陆鹏在议立太子之后,就是一个不听话的下属。但陆鹏不听话,并不构成皇上杀陆鹏的必要条件——如果只是因为陆鹏不听话,皇上罢官陆鹏即可。
本来皇上可以慢慢的调走、分散陆鹏部下就可以了。但张宪和陆云拒绝调动的行为,就让陆鹏不得不死。陆鹏不死,会不会被荆襄守臣这些陆鹏旧部拥立反叛?即便不反叛,若是荆襄陆鹏旧部要求成为半独立的藩镇,并和吴玠兄弟相联盟、呼应,南赵根本没有能力处置荆襄、陕蜀两大逼宫,只能让他们成为半独立的藩镇,南赵将再失半壁江山。杀陆鹏的好处是震慑人心,重振朝廷威严,让荆襄等陆鹏旧部和陕蜀军队听从朝廷命令和调配。简单说,就是借陆鹏的人头,保南赵的江山。日后皇上不会反对为陆鹏平反,因为杀陆鹏,消除荆襄陕蜀独立的可能性,保南赵江山;平反陆鹏,激励南赵将士北伐、收复中原的战心,保南赵江山。”沈约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