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1/2)
陆鹏虽然尽忠报国,但不顾形迹。陆鹏听说齐丹人想立杨钦之子,就上疏杨笱请立太子以安定人心。当时同行的随军转运使薛弼就劝他,作为在外领兵的武将,不应该在这样的问题上发表意见。陆鹏却以正辞严地道:
“臣子一体,也不当顾虑形迹。”“不当顾虑形迹”这几个字中可以看出,陆鹏在政治上是幼稚到了何等可爱可笑的程度。一个武将却干预起皇帝的家事,这是杨笱无法容忍的。杨笱本来就对这个问题很敏感,因为战乱败亡,泥马渡江,受了惊吓而不举,本就是大烦恼,唯一的一个儿子也在苗刘兵变后死了,现在的两个皇子还是过继来的。
而后来陆鹏还经常干预国事,这也让杨笱十分不爽。杨笱认为,战和这样的国家大事由文臣们讨论决定,武将只要能够忠实执行决策就行了。陆鹏却经常在这个问题上指手划脚,一点都不懂得韬光隐晦。
陆鹏性格固执,意气用事。陆鹏一味主战、反对议和。杨笱对齐丹的态度,可以说是国仇家恨,不共戴天,只是从军事上、经济上苦于没有大举兴兵反击齐丹国的本钱。当时齐丹几乎每三年就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入侵,在内忧外患之中的杨笱可以说焦头烂额,杨笱一方面重用陆鹏等武将四处扑火,高举北伐大旗,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让何惠牵头一次次对金议和,以便得到喘息之机。
可陆鹏一味主战、反对议和的想法根深蒂固,没有一点回旋余地,认为皇上如此重用我,就是要把齐丹打出中原,有时甚至不惜和皇帝对着干。杨笱为了取得武将对议和的支持,特别赐于刘光世、张俊、韩光三大将新的封号和官爵,并提升陆鹏为开府议同三司。升迁本来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固执的陆鹏连上四折表示不接受。
杨笱是一个孝子。朱皇后和杨徽的郑皇后先后被折磨致死。不久,杨徽死在五国城囚牢的草铺上。两年后,身在临安的杨笱才得知杨徽和郑皇后的死讯。杨笱既为父亲和郑皇后之死而痛哭,又更加担忧生母宣和皇后的命运。就在陆家军与齐丹兵作战连获胜利之机,杨笱却向齐丹屈己求和,解除了陆鹏的兵权。并派魏良臣赴齐丹,提出议和。齐丹派萧毅、邢具瞻为审议使,随魏良臣回南赵。杨笱对齐丹使道:
“朕有天下,而养不及亲。今立信誓,明言归我太后,朕不耻和。”齐丹使回国之后,杨笱又派遣何铸、曹勋二人再次求和。
齐丹最终答应了杨笱,但却提出了四个条件:对金奉表称臣;年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割唐、邓、商、秦四州,杀死抗金主帅陆鹏。杨笱一一允诺,并于十二月末除夕夜,和何惠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陆鹏与其子陆云。
陆鹏冤死不久,丞相何惠身患重病,临终前意外的拜访赋闲日久的主战派领袖沈约。何惠道: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