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八,人算天算(2/2)
皇帝对此也是颇为头疼,唐觉之与靖王相持于南阳,现在唐会之与宋有道又相持于徐州,南北僵持,既战不得又和不了,这仗竟是没法打了。
皇帝又一次提出调用驻防在京师的边军开拨前线,增援徐泗,却被周太宰所极力劝阻。皇帝想,边军一调,京师空虚,若再生变,将何以抵挡?于是暂罢此议。
陆太师建言说:攻城八法,水攻不成火攻,火攻不成那就掘暗道,架云梯,置硝石硫磺,臣不信会攻不下来。左相大人久攻不克,未免有些心浮气燥,朝廷应该严辞督责,诸军将士可鼓劲而不可泄气,万不能使其懈怠。
兵部据此拟定若干攻城的妙法奇招寄发给唐会之,然而就在这时,方大用的上书也送达到朝廷。方大用对于徐州久攻不下,却另有一套说法。他认为是唐会之偏听偏信,犹疑不决,因而损兵折将,延误战机。假若当时委臣以攻城重任,事当不至于此。
周太宰于是撺掇皇上,不妨换上方大用为主帅,节制诸军,指挥攻城。
陆太师却说:阵前换将,军中大忌,朝廷只有严加督责,不到万不得已,不可轻易换帅。
周太宰听此言大是不快,拉下脸面,指责陆正己一心回护,不遗余力,其与唐氏究属姻亲,故以私废公。
陆太师也愤然辩称,他这全是替国家社稷着想,忠君忧国,岂有私谋,太宰若是见疑勾陷,当效仿前任柳国老,退归府第,不复问事,从此闲云野鹤,作世外逍遥之人……
周太宰便讥讽道:身处世外,心在红尘,纵然飞来飞去也只在帝都禁苑。
两人为此险此又争吵起来,皇帝左右为难,只得宣布散朝。
战事由此转入僵持,钱粮物资的消耗日甚一日,户部奏称,府库将告空虚。
太宰与众门人议,提出改铸新钱,以一当十,弥补国用的不足,至于钱上的铭文也由“承运通宝”改作了“承运元宝”,虽然如此而仍有不足,朝廷只能都摊派到州县下民身上。
江南虽称繁盛,百姓亦都不堪重负,原先吃米的人家如今都要掺瓜咽菜,至于穷乡僻壤之地,官吏为足额完差,只能敲骨剥髓,搜求务尽,浑然不顾生民困苦,奄奄一息几乎将死。
举国上下官吏民众因此都有了厌战恶兵之心。御史中丞周如乐省时度势,在朝中首倡罢兵谈和之论,一时跟风者甚众。
大将军在前方得知,上奏称,不灭靖逆,誓不还家!有倡言罢兵和谈者,请陛下斩之以安军心!
皇帝使人传话:和谈一事,纯系谣传,请大将军安心征讨,朕与朝臣静候佳音。
然而北方陷入僵持,西南却又不稳,新授封大理郡王的林东臣趁朝廷全力北讨、焦头烂额之际,于此时上表皇帝,说自己新近练就藤甲精兵和战象,愿意前来江南助朝廷一战。
书到朝廷之际,夷兵的前锋所及,已然逾越了当初双方约定汉夷各守的金川江。
皇帝再次感到吃惊,北边锋火正急,西南可不能再乱,当下急召宰执们商量,这也是屋漏偏逢大雨,周太宰和陆太师异口同声,都说眼下只能安抚,不宜动怒。
当下由政事堂拟诏,严厉申斥林东臣背盟毁约,犯境害民,应退兵归藩。
朝臣们写起文章自然都是好手,一篇雄文洋洋洒洒,说古道今,既晓以唐时南诏大理与大国通好,自守其境,而子孙蕃盛,享国绵长之理,又以诸葛孔明七擒孟获使远人归伏为喻,告诫林东臣,天朝大国威不可犯,郡王应知当年木成栋遗妻弃子,远窜外邦的旧事。
文章之末,亦透出朝廷不欲生事,委曲求全之意,晓尔大理郡王谨守职贡,素称勤勉,现愿带兵勤王,忠诚亦属可嘉,然朝廷北上讨逆,连奏大捷,并不需郡王带兵助战,宜退归藩地,自守自安。
林东臣到也没有妄动,他再上一书,以郡王职小位卑,而辖下地广人多,请皇帝陛下授予王爵之号,使名实相符。
接到林东臣的二次上书,朝廷到也放了心,区区所求,不在话下,皇帝当即诏准,并派遣使者给大理王送去王印、袍服以及许多馈赠赏赐。
战事转眼就拖到了十一月上,也就是大雪节气的这天,徐州在官军的重重包围之下终于被攻克,但是美中不足,由于唐会之和方大用彼此争抢着入城,两支人马互不相让,结果在一片混乱之中,让宋有道逮住机会,冲杀出一条血路,于千军万马中突围而走。
皇帝闻讯,跌足浩叹,半天都说不出话来。原指望活捉逆臣宋有道,执献于太庙,上能告慰祖宗的在天之灵,下能使天下百姓知朝廷之神武,所以奸佞伏法,山河光复,天大的一件好事,却生生的给搞砸了。
皇帝因此赌气不肯下诏称捷,经过周太宰陆太师的反复劝解,皇帝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朝臣的庆贺,并同意政事堂拨出银两赐赏劳军。
唐会之方大用见放跑了宋有道,也有点傻眼,相互埋怨了几回,回到自家的营帐后,都吩咐身边的文胆在写奏稿上表章的时候,尽量把功劳归于自己,把过失推给他人。而皇帝仍在生气,所以两边呈来的奏稿他都不看不批,留置不理。
徐州光复,唐会之方大用明里暗里的彼此争功,而双方的将士也为此常生口角争端,几乎到二虎不能相容的地步。唐会之以为自己才是独挡一面的主将,方大用不过是奉命由侧翼助攻,论功论劳皆不及我,而若非他贪功冒进,宋有道本来插翅难飞。
而方大用痛感于寄人篱下,虽有功而不显,何况他是降臣,要取信于上惟有立功建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于是一怒之下,率部北上,转而攻袭胶济,一举收复滕、兖二州及邹城、曲阜诸县。这样一来,唐会之守徐泗,方大用踞兖曲,双方各有所获,一时也平复了纷争。
徐州光复之后,贼兵远遁,金陵城转危为安,此前的路禁夜禁自此予以解除,调集来戍守京师的西南边军也都返回越州驻扎。
朝野上下这回才算是真真正正的松了口气,周如乐及一干御史们现在又开始申言讨贼,每次朝会,他们都是积极主战的一派,浑不提当初曾经力促和谈。
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朝廷现在应挟余威,一鼓作气直捣洛上,又说大将军拥兵自重,意存观望,应予召回严加议处。
言官们虽无实权,但是上折子折腾恶心人最是拿手,谁叫大将军提议要斩倡言和谈者的人头!大将军征而不战,便是罪过,怨不得御史谏议们上弹章究劾。
就在皇帝和朝臣们都在敦促唐大将军挥师讨逆之际,忽然接到前方大将军的奏报,许成龙所率的孤军被贼兵围拥堵截在许昌。
这意外之变让皇帝心头惴惴,他裁示说:千军可弃,一将难求,许成龙务必要保全,大将军应当立即率军解围。
唐觉之不以为然,世无常胜将军,许成龙虽有神勇,究非神仙,让他吃上一堑,必能长许多见识,况且二万精骑也能支撑些许日子,到不必急于驰援。
唐觉之此时所想的,应该是趁靖逆的精锐被许成龙所吸引,突袭南阳,攻破靖逆的大营,这也是围魏救赵,一举两得。
唐觉之派出的探马都回来说,靖王自率一军转攻许昌,此时南阳的大营只有副帅领兵驻扎,从军而行的钦天监的天文生也说,后夜月晦星暗,将起大雾。
唐觉之以为机不可失,密令各部子夜出发,偷袭靖逆的大营。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