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后语(1/1)
荆轲是四大刺客之首,却偏偏是一位失败者。而他能成如此的地位,不得不说还是沾了始皇帝陛下的光。在秦始皇战绩彪炳的一生中,也绝少有这样狼狈的时刻,众目睽睽之下被人逼得绕柱而走,这也可能是他一生中距离死亡最近的一刻。
当然,最后他还是失败了。在历史滚滚向前的车轮面前,他就像一块儿又臭又硬的石头,差点儿把车轮别离了轨道,当然最后还是被无情地碾成了粉末。这种呕心沥血,最后却功亏一篑的情节,最是叫后人扼腕叹息。
对于荆轲刺秦,后世当然是分为了两种看法,一种是称赞他‘士为知己者死’,舍生取义,不避汤镬。另一种自然是讲他不知天时,讽刺他眼高手低,给燕国招来祸患的。
毫无疑问,荆轲刺秦确实把秦王给惹毛了。明明也没打你,当初说得好好的,你纳土来降,我保全你宗庙,这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情,你偏偏不珍惜,不珍惜也就罢了,还偏偏敢来撩拨我,那不是找死吗?于是推论出来,荆轲刺秦,不仅没有保全燕国,反而招致了燕国的灭亡。
这种看法我认为是不妥的。可以说燕丹和荆轲的谋划加快了燕国的灭亡,但若是说招致,那太看得起荆轲了。刺秦计划是一个危险的计划,其中有巨大的风险,也可以说是一个以国家命运为赌注的赌局。赌赢了,天下局势大变,燕国得以保全;赌输了,那就就得完蛋。燕丹既然想要不同寻常的报酬,就得有不同寻常的赌本。遗憾的是他的运气不怎么好,所以最后输了个精光。这也是人之常情,因为嬴政这一辈子,除了死亡没干赢,剩下的都叫他打趴下了。
当时秦国已灭赵,旦暮渡易水,而燕国历来在六国中属弱国,正常的军事对抗根本无力对抗强秦。那么说如果燕国真的恭谨事秦,秦就不会灭燕了吗?相信每个人都知道答案,绝对不会的。老猫枕着咸鱼睡,谁能睡得着,韩国最后只剩一郡之地,已经跪舔了,还是被灭了。在这种情况下,在当时的条件下,应该允许燕国有反击的权利,允许燕丹有想尽一切办法保存他的国家的权利。当然你要硬要给古人扣一个抗拒统一的帽子,那就没法整了。
因此对于燕国而言,是刺秦亦亡,不刺秦亦亡,同样都是亡,还不如轰轰烈烈地干他一场。由此有了流传千古的荆轲刺秦王,在中国的历史上也算是耀眼的一笔。无论如何,我认为比齐国要强得多。
千百年来,无数的仁人志士称赞荆轲刺秦的壮举,绝不是要教我们以武犯禁,搞什么暗杀,而是要我们学习继承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那种不畏强权、敢于牺牲的精神,是舍生而取义。只是不凑巧,秦始皇在这个故事里当了个小小的反面角色。然而我以为不要紧,对秦始皇而言,毁誉于他何加焉,反正你们也只有仰望的份儿。
当然,还有人称荆轲是‘小瘪三’的,把荆轲刺秦叫作‘赌烂命,敢骗就行’,我以为这个人是吃的灯草灰,放的轻巧屁,纯粹的哗众取宠,纯粹的以成败论英雄,因为曹沫、专诸、聂政作为刺客把事儿干成了,荆轲失败了,就极尽嘲讽之能事,说是荆轲忽悠了樊於期、燕丹一众人等,到最后一死了之,赔上一条‘烂命’。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说法。生死之事,是能够妄谈的吗?谁会把自己的‘烂命’吃喝一顿之后就轻巧地交出去?这样轻薄的说法我是万万不认同的。就我自己而言,是没有那种谈笑轻生死的勇气的,正因为做不到,我对那些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甘愿牺牲自己生命的人们总是满怀敬意。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