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没有私仇(1/2)
人家李老三也不傻,当了这么多年的天子,对个基本的“话术”还能没有了解吗?
你就看看张九龄今天说的这些东西。
朝有诤臣,国有明君。
李老三本想高高拿起、轻轻放下,随后转念一想,不行,多少得给谢直一个教训,要不然的话,其他朝廷官员都有样学样的,以后这常参朝会还开不开了!?我还天天挨怼去啊?哪谁受得了!?
“那谢三郎今天金銮上顶撞陛下之事……”
张九龄赶紧领旨,随后又多问了一句。
“既然如此,就按照三堂会审的结果处理吧……”
李老三终于也不再多说什么了。
张九龄再次点头,“现在来看,没有!”
“他和谢三郎之间,果然没有私仇?”
李老三又追问。
“当斩!”
张九龄点头。
“那个安禄山,果然当斩!?”
李老三到了这个时候,心中不快已然消散的七七八八了,不过他是有点不放心,最后多问了一句。
行嘞,都明白了!
嘿,要不是让张九龄给分析了一番,还真差点让谢三郎给路了……我这还一直担心他和安禄山有私仇,要公报私仇呢……结果,安禄山就是倒霉催的,正好碰到人家谢三郎的枪口上……
想明白这一切,李老三不由得哑然失笑。
张九龄分析的不错,估计谢三郎也是怕出现了这种况,这才随便找了个由头,给自己一个台阶下,说到底,他还是想替朝廷主持盐法改革的!
你要是还抱着那个架子不松手,那就对不起,咱们一拍两散,各玩各的吧!
要是这么说的话,你谢三郎,好像就没有那么重要了吧……
反正从“盐”上来钱都是白来的,多点最好,少点……其实也没有啥大影响!就算不能完全解决朝廷的财政问题,起码也能够做到缓解啊……
你谢三郎当然是盐法改革的最好人选,但是你死活不干,我能有啥办法!?只能另外选人去做!
没有张屠户,还能吃带毛猪不成!?
是这么回事!
有理!
李老三听了张九龄这么一分析,不由得连连点头。
我估计,他谢三郎正是怕出现这样的况,才故意找了安禄山的这个由头,好给自己,也给朝廷双方一个台阶下……”
到了那个时候,谢三郎除了捞出来一个‘首倡’的名头之外,可再无好处可言,甚至一旦在推动盐法改革的过程中,但凡有一二不如意之事,说不定就要把恶名甩到他的头上!
就算没有他谢三郎,也要指派其他官员负责盐法的改革了!
堂堂朝廷,还能让他一个人拿住!?
等当朝廷各项准备工作完成,那就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到了那个时候,依旧不能满足谢直的条件的话,怎么办?
我估计,谢三郎恐怕也害怕了吧?
这是事就这么卡在了这里,咱们虽然着急,不过也在推动盐法改革的各项准备工作……
我想,谢三郎坚持盐价三十文,说到底,还是考虑到了我大唐百姓的生计,不愿用高昂的盐价增加百信的生活负担,这也是公心吧……
具体的内容,就不多说了。
但是这个三十文实在是太低了,实在不足以改善朝廷如今的财政状况,这才没有办法答应谢直的这个条件……
“陛下请想,谢三郎坚持不为朝廷主持盐法改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盐价控制在三十文左右,如果朝廷不答应的话,他宁可不出手。
只听得张九龄说道:
李老三听了,嗯,这个角度倒是很新颖哈,具体说说……
“我想,是不是谢三郎也知道,无论如何,他也摆脱不了为朝廷主持盐法改革的差事,所以才故意借安禄山的这个三堂会审为由头,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
张九龄略略停顿之后,才把自己的猜测说出口:
“什么猜测?”李老三连忙追问。
“陛下,关于这个疑问,臣下也曾有过,而且思索了很长时间,也没有一个确实的答案,不过呢,倒是有了一个猜测……”
面对李老三的问题,张九龄早有准备。
到底是什么,让谢三郎改变了主意呢?”
我还是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
现在因为一个安禄山……仅仅要求你我秉公而断,就能答应为朝廷推行盐法……
当初咱们推动盐法改革的时候,一心想要谢直来主持,他死活就是不干……
“那这事儿也不对啊……
不过,李老三还是有点疑问。
张九龄这么说,就由不得李老三不信了,从谢直那边分析,他不认识安禄山,就连安禄山自己的亲口说两人“往无冤近无仇”的,再说人家谢三郎杀安禄山,是出于私心,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就算硬强着这么一说,也没人信啊……
据此,臣分析,谢三郎请斩安禄山,非是私,乃是公心!”
由此,可以作证,他们两人,在三堂会审之前,至少在安禄山前来洛阳之前,别说私怨,就是见都没有见过一回。
“据我所知,在三堂会审的时候,在大理寺二堂,谢三郎主审,问得安禄山哑口无言,最后恼羞成怒,曾经质问谢三郎,往无冤近无仇,为何要置他于死地……
只听张九龄继续说道:
李老三听了,不由得缓缓点头。
他们两人这成长轨迹,简直风马牛不相及,要说他二人有私怨,臣是不信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