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玄幻魔法 > 汉风长存 > 第九十三章:历史上的黄河七次改道

第九十三章:历史上的黄河七次改道(1/2)

目录
好书推荐: 魂簿 无限觉醒天赋系统 女权世界的小男人 藏灵之极乐园 楚国成精了 离别岛 噬灵玄尊 网王之菩提结 我的可成长神器 纨绔神医:尊上,你过来

中平六年三月九日,黎阳大河边。

看着现在清澈的河水,并不高的河床,刘陔也感触颇多。

黄河从武涉,荥阳进入华北平原后,因为毫无阻挡,所以历史上多次泛滥成灾。

历史上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著称,其下游河道的变迁极为复杂,

据文献资料记载,从先秦时期到解放前约三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达一千五百九十三次,平均三年两次决口,重要的改道二十六次。

根据《禹贡·导水》章的叙述是“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

“洛汭”为洛水入河处,“大伾”便是大伾山,说明古河水东过洛汭后,自荥阳广武山北麓东北流向,至大伾山西古宿胥口,然后沿着太行山东麓北行。

“降水”即漳水,“大陆”指大陆泽,“九河”泛指多数,“逆河”则是在河口潮水倒灌下,呈逆流之势而在今天天津市东南入于海。

这是黄河有记录的最早的一条河道。

第二次改道便是战国中后期至汉初,据《汉书·地理志》,《汉书·沟洫志》,《水经·河水注》所记载的大河故渎。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河徙,自宿胥口东行漯川,右迳滑台城,又东北迳黎阳县南,又东北迳凉城县,又东北为长寿津,河至此与漯别行而东北入海。

《水经》谓之大河故渎,认为是大禹治水以后黄河的第一次改道。

这条大河故渎的具体径流是:宿胥口以上与《山经》、《禹贡》河道同,自宿胥口东北流至长寿津的一段,过长寿津后,河水折而北流,至馆陶县东北,折东经高唐县南,再折北至东光县西会合漳水,复下折而东北流经汉章武县,就是今天黄骅县伏漪城东入海。

而第三次大规模改道便是王莽始建国三年,就是公元11年,发生第二次大徙。

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先是,莽恐河决为元城冢墓害,及决东去,元城不忧水,故遂不堵塞。

洪水在今天鲁西、豫东一带泛滥了近六十年,直至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也就是公元69年由王景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始形成东汉大河,也就是《水经注》以及唐《元和郡县志》所载的大河。

这也是现在刘陔所看到的大河。

东汉大河的位置较西汉大河偏东,从长寿津自西汉大河故道别出,循古漯水河道东行,复蜿蜒于今天黄河与马颊河之间,至今天滨县之南入海。

距海里程比西汉大河短,河道也比较顺直,东汉以后河水含沙量又相对有所减弱。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这条大河稳定了八百多年,一直没有发生大的变动,其间很少有决溢发生,也无大的改流。

因此,魏、晋、南北朝各史多不志河渠,《隋书·地理志》也没有黄河经行的记载。

到唐末宋初,由于下游河口段淤高,排泄不畅,曾出现多次决口。

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唐景福二年,也就是公元893年,黄河在河口段“自厌次县界决而东北流,迳勃海县西北,又东北至无棣县东南而东注于海。

宋景佑元年,公元1034年,河决澶州横陇埽,在其以下至长清一段河道南移,形成一条横陇河。

但长清以下河道没有变化,只是小规模的改道,州横陇埽,在其以下至长清一段河道南移,形成一条横陇河,但长清以下河道没有变化,只是小规模的改道。【 ¥ @#免费阅读】

到北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黄河第三次大徙。

黄河在澶州商胡埽决口,便由此改道折向西北,经河南内黄之东、河北大名之西,经今天滏阳河和南运河之间,沿着南宫之东,枣强、武邑之西,献县之东,至青县汇入御河,经界河,至今天津入海。

这也是黄河至先秦以来又一次从天津入海。

宋人称这条河道叫北流或北派。

又十二年后,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黄河又在大名府魏县第六埽向东决出一支分流,东北流经一段西汉大河故道,由今山东堂邑、夏津等地,下循笃马河在冀、鲁之间入海。

名为二股河,宋人称它为东流或东派。

再此后,黄河有时单股东流,有时单股北流,也有时东、北二流并行。

由于东流所经冀、鲁边界,两汉以来河道历经泛滥,地势淤高,不若御河以西地区地形最下,故河水自择其处决而北流。

当时宋统治阶级内部在维持北派或回河东流问题上争论不休。

前者主张维持北流,以凭借黄河天险阻御契丹的南侵,后者则献议开二股以导东流。

神宗采纳后一意见,于熙宁二年将北流封闭。

但同年黄河即在闭口以南溃决。

熙宁十年,从澶州决口后,汇入梁山泊,随后分为两支,一支由泗入淮,谓之南清河,一支合济至沧州入海,谓之北清河。

经过几次决溢之后,终因东流高仰,北流顺下,先后于元丰四年及元符二年在澶州及内黄溃决,恢复旧日的北流。

三次北流所经路线略有不同,或向西溃决漫入漳水,或向东决漫入御河。

从庆历八年起,到南宋建炎二年的八十年间,强行封闭北流,逼水单股东流仅十六年,而单股北流的时间,却达四十九年之久,另有十五年则为东、北二流并行。

因而,这一时期黄河的主流,基本上还是保持在纵贯河北平原中部至天津入海一线上。

《宋史·河渠志》所记载的就是这一河道。

这一时期,由于黄河泥沙使河底渐淤积,则河行地上由东北流向渤海的古河道带再也维持不下去,水势趋南已不可免。

另有一观点便是,北宋之所以灭亡,和宋时黄河多次改道有很大关系。

到金章宗明昌五年,黄河第四次大徙,河决阳武光禄村。

据记述,是岁河徙自阳武而东,历延津、封丘、长垣、兰阳、东明、曹州、濮州、郓城、范县诸州县界中,至寿张,注梁山泺,分为两派:北派由北清河入海,今大清河自东平历东阿、平阴、长清、齐河、历城、济阳、齐东、武定、青城、滨州、蒲台,至利津县入海者是也;南派由南清河入淮,即泗水故道,今会通河自东平历汶上、嘉祥、济宁,合泗水,至清河县入淮者是也。

此次河决以后,黄河河道南移,分别进入泗水及济水故道,而形成新的南、北两派。

河水十之二、三由北清河入海,十之七、八由南清河入淮。

南派水势大于北派,这是黄河流行于山东丘陵以南的开始。

黄河入淮并非自明昌五年始,早在南宋建炎二年冬,东京留守杜充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以西,决堤阻遏南下的金兵,即已使黄河发生了一次重大的改道,向东流经豫、鲁之间在今山东巨野、嘉祥一带注入泗水,再自泗入淮。

以后金世宗大定六年五月,河决阳武,由郓城东流,汇入梁山泊。

大定八年六月,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

从曹、单南下徐、邳,合泗入淮。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从牧童开始肉身成圣 重生后转头嫁给渣男他哥 宋棠宁萧厌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超融合,我有无限形态 叶浮生何玉婷 美漫:完蛋,我被父愁者包围了! 火影:开局奖励七代目 重生之我在剧组加点拍戏 神降葬礼:我在地狱卖艺为生 全网黑后我让霸总成为金丝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