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长河落日(1)(1/2)
李中白这几日忙得是昏天暗地的。
市里有意把江洲酒店作为标杆企业进行推广,以便带动经济的发展,于是一级一级的进行了一系列的评估与检查。
脚步沾地的忙着召开各级会议,进行各个项目的部署,忙着迎接各级领导的检查与评估,忙着签署各项报表。
他只回了老家几天,撂下了几天的工作,结果回来的时候,等着他的是堆成山的文件报表,还有没完没了的会议。
这一日清晨,紧张的工作之余,李中白站在江洲酒店最高层的落地窗前,俯视着脚下的一切。
初升的太阳,给刚刚苏醒的浔城,度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炫丽多彩。
自北而来的浔水,在粼粼波光中缓缓流淌,宛如一条巨大的长长的泛着白色光芒的飘带,环绕着浔城的北东南三面,气势磅礴,继往开来。
耀眼的阳光此刻正透过玻璃迎面而来,有些刺眼,李中白不禁眯了眯眼睛,深沉的眸眼中带着光,极目光远眺。
秘书吴帆拿着文件走进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一幕。
男人高大挺拔的身影静静的立在晨曦里,如一尊雕像一般,全身被度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强大而耀眼的气场,让人不敢直视。
“李总,这是前三个月的财务报表,等着您签字。”
李中白仿佛思绪被打断了一般,转过身来,扫了一眼吴帆,眸光冷冽深邃,深不见底。
吴帆拿着文件的手就抖了一下,每次被老板用这样的眼神看一眼,他就会三天睡不好觉,反反复复的反思自己在哪里做得不好,随时随地感觉自己像只待宰的羔羊。
自己的是死是活,只等老板的一声令下。
李中白脚步沉稳的走过来,路过吴帆身边的时候,带起了一阵风,吓得吴帆又是一阵哆嗦。
难怪无人敢靠近他三米之内,单单这气势,就让人不寒而栗,闻风丧胆。
李中白拿起笔,在大班桌上利落的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说:
“下午的行程有什么安排?”
“下午还有一个会议,讨论——”
吴帆话还没说完,就看见他家的老板挥了挥手,急忙刹住,闭了嘴。
“推迟到明天,下午备车,我要去一趟殷家老宅。”
“好。”
“下午那小子放学的时候,去接他回家一趟。”
“好,记住了。”
吴帆退出门去的时候,看见老板又恢复了原来冷漠的神情,目光飘远,不知喜怒,气质冷峻强势,不怒自威。
下午三点,一辆小车停在了殷家老宅大门前。
黑色的轿车高贵深沉,在当时只买得起自行车的年代,招来了很多人惊奇的目光,纷纷猜测,这是哪位大人物突然驾临到了这个被人遗忘的角落里来了?
小巷幽深,青砖瓦舍,就连路面,也是用青砖铺就的,长满了青苔,沉淀了岁月的风尘与时光流淌的痕迹。
隐隐可见的昔日的繁华,却已经湮没在岁月的长河里。
李中白下车,站在老宅的大门前,用门扣敲响了三声,好一会儿,大门才缓缓的被人从里面打开。
是殷家的守门人吴叔,看见李中白,鞠了个躬,说:
“老爷,您回来了。”
“嗯,回来看看。”
随即,门被人从里面关上了。
殷家从明末清初起,先后出了进士举人二三十人,历经四个朝代,洋洋洒洒几百年,逐渐就发展成为浔城有名的书香门第之家。
到了清朝末年,因岁月更迭,战祸四起,随之而来的连年战乱,山河破碎,日渐没落,到了殷秋的父亲殷正国这一代,只剩下一脉单传。
而殷正国,到了中年,才得一女——殷秋。于是殷秋便集万般宠爱于一身,自小琴棋诗画浸染着,只希望她日后能承名门之后,将这仅存的一脉血缘再次发扬光大。
殷家几百年的基业,现在所剩下的,只有这处老宅,和老宅里的誓死保存下来的藏书,那是历代殷家人心血的传承。
这些藏书,差点就毁在了混乱的岁月里与愚昧无知人的手中。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殷正国夫妇俩人,不敢让任何外人参与,硬是靠自己亲力亲为,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那些浩如烟海的书籍搬进地窖里,装箱,密封,做好标记,然后把通往地窖的唯一通道全部封死,才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劫难。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