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池中鲤 相濡以沫(1/2)
果郡王因为自己的好女婿终于扬眉吐气,揽过在张廷玉看来烦人的差事,迎来送往乐此不疲。那些曾经给果郡王白眼儿的宗室再也不敢小瞧果郡王,这回调了个儿,换成果郡王对他们呼来唤去。
谁曾想曾经嘲笑果郡王的宗亲们到头儿来还要看果郡王的脸色行事,常言道——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由此看来,老头儿也不能随便欺负。
张廷玉回到家中听下人说,果郡王接到镇国公下的帖子,就匆匆赶往镇国公府上去了。
原来镇国公曹茂的小妾给这位年过古稀的国公爷生了一个大胖小子,镇国公十分高兴,就在小公子百岁这天广邀老友相聚。果郡王与镇国公曹茂相交最为莫逆,这次去一是庆祝,二是探听一下太子妃的人选。
果郡王在宗亲中属于那种不在朝中任职的闲散王爷,每天的生活除了遛鸟下棋就是到永乐胡同赏赏古玩,但自从自家女婿成了当朝天子面前的红人之后,与朝中大臣的联系密切起来。同时又因为他特殊的宗亲身份,宗亲之人在内心里其实还是拿他当作游手好闲的闲散王爷,宗室中的一些密事借他之口传给他的阁老女婿,也算是间接卖给张廷玉一份情面。
张廷玉自然知道自己这位老丈人的行径,所以在他听说果郡王去了镇国公府后微微皱了皱眉。果郡王打着自己的旗子在外面招摇的事情,张廷玉一清二楚,他或明或暗给自己的老丈人一些提醒。与当朝大臣交往可以,但仅限于官场的人情世故往来,一旦涉及利益交换,他便会告诉皇上请他老人家来定夺。果郡王倒是识趣,至今都没越雷池半步。
但到底果郡王是自己老泰山,张廷玉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高了,对他有任何不敬。果郡王有心病,那就是老爷子的妻妾肚皮不顶事儿,生不出儿子来。在宗室中,没有儿子就没人能继承果郡王的爵位,这也是早些年果郡王受宗亲嘲笑的重要一点。果郡王又不像自己的老友镇国公这般雄风不减当年。所以郡王府没有公子,只有三位小姐。
可是郡王府这三位小姐也不让果郡王省心,早年大小姐宋瑶为了嫁当时还是寒酸教书匠的张廷玉不去说,二小姐宋音早在三年前离家出走去了北骊,一个姑娘家竟然学那评书中的花木兰从戎戍守边疆了。一想到堂堂郡王之女要和一帮子大老爷们儿同吃同住,果郡王就莫名感觉喉咙有点紧,他最怕的不是临近死亡的那一天,而是有一天忽然家里收到北骊那边传来自己女儿战死沙场的消息,他怕白发人送黑发人,那样的话那帮子宗亲们将来不知道要怎么看他笑话。内心里,他宁愿让自己女儿当一个逃兵,回到家中就守在他身边。
而三女儿宋琴的境况应该是现在果郡王最忧心。宋琴应该是姊妹三人中样貌身段最好的,虽然比不上胭脂榜上的那些美人,但在京城里头,谁人不知道果郡王府有位貌美如花的三小姐。可是这位京城中样貌出众的三小姐竟然喜欢上了相国寺一个穷酸书生。
果郡王深深地觉得那些讲述小姐书生之间美丽爱情故事的评书实在害人,最后到头来,像她大姐和张廷玉这般的夫妻这世界上能有几对呢。大魏是开了恩科,但是每年能鲤鱼跃龙门的只有那么几十人,到头来看的还是你的门第出身。果郡王想不通自己家的贵族女儿何必要将自己大好青春浪费一个很有可能考不中进士的穷书生身上。
好在张廷玉体谅老泰山难处,府中宋瑶他们姐妹的事情,他不去掺和,他和宋瑶商量好,他们两人的第一个孩子姓宋过继给老泰山作儿子,这样老泰山的爵位也就可以世袭罔替,算是去除老郡王的一块儿心病。
果郡王自然乐得如此,自那时起看待张廷玉的态度才彻底改变过来,积极打听朝堂消息告予张廷玉,算作是报答。
既然老郡王不在省却了给他老人家请安,张廷玉径直走到后院。谁知刚刚跨过前堂的月门洞,就听朗朗读书声从自己儿子张升庵的房中传来。张廷玉放慢脚步,走近廊檐,在屋外站住脚,听见自己儿子读的是大学。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张廷玉勾起嘴角双手附后伴着读书声离开跨院来到后花园中,花园中间小榭亭中夫人宋瑶正端坐在亭中赏雪。下人们正在忙着生暖炉。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