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人非自然I(2/2)
世上诸乐,皆由因缘,缘来缘去,人难完全自主吧!且人自然非自然的本性,更是决定了人之于乐的永不知足,因此那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无穷贪欲之中人之所乐是不是便‘少味多苦,少利多患’了呢?这是其一;
其二,百年光阴,确有许多快乐值人眷恋,但天生一人独一无二,天秉一性大相径庭,人至苦至乐,不但有人一己自然之方圆,且也私心自知自明的吧。之中有所取舍,是有苦涩,亦是无奈,但无此抉择,或才有才是生命根本的遗憾呐!此中人得百年喜乐安乐至乐之本,那自己享受自己更其独有世界之时之中,是不是就无需有待时节而一切多能自主了呢?
其三,佛言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无得无住而终归寂灭乃人生世界本相。少年比丘于此‘缘自觉知,能自通达’,当然于自乐之中更是有得心之大宁身之大安了吧?
所以,就一人一性及人非自然的本性并光阴似水、逆旅过隙更生命不尽轮回而论,觉悟一己百年的至乐顺之修之当下实实享之,此中而谓‘乃是舍非时乐就现世乐’者,老人家,是不是还真非人之虚言妄语呢?”
“还真是啊!”
听到这里,林老太爷已是有所省悟了。
“老人家,‘佛者觉也。’
小辈以为,此觉不仅在透彻人生世界本相,更在觉悟一己至苦至乐的自然方圆而于中顺应坚守并于之成就啊!
那肤白发黑的少年得益佛法之启,自觉远离五欲‘不待时节’充分享受一己当下更内里完满绝对永恒之求之乐,此中之信之修,是不是还真就是独有自然之人去苦得乐及百年无憾的不二法门呢?”
“可如此自乐,于世之败坏,又有何益,佛法觉民济世之高明,又着落在了哪里呢?”
林老太爷于此乐心虽然之,但思想交锋之中,面对内里早已叹服的忘年,更使他老人家任情任性要于中探赜索隐了。
“老人家,
佛法于人之贪欲、世之败坏,的确不似儒家知不可为而为之那么直切,亦不似道家将此视为洪水猛兽而自远之,却是独辟蹊径作则身心清净,并在此前提下以众生平等更无边悲悯之心随人因缘善顺引导,启人贪欲自悟自解,使世之败坏于一派祥和之中渐化无形。此是不是既避免了儒家对人欲的刻意围堵而迫人变得更加虚伪,叫世事变得更加诡谲,也不动声色着落了道家愿人间素朴自然而恒久安宁的美梦成真呢?”
“是吗?”
此时,林老太爷心里已是深叹深服其理了,但应之不知为何却有点儿俏皮了起来。
“老人家,亦如天下大宴吧。
芸芸众生为一己的自利和贪欲,有的如狼似虎,有的大奸大伪,有的怨天尤人......
而佛者于中不但与世无争,身心一派安宁安定,且更以无量慈悲方便于人......
此中镜鉴,怎能不使有些乱哄哄、闹嚷嚷且千般机心、万般险恶之人偶尔回首于心一硁呢?
此深心之动,人是不是或有所自问、有所反省......
那暴戾之气,会不会因此有所收敛;
那奸伪丑陋,会不会因之有所自惭;
而此过程之中,人或渐会自觉己之本心本性的吧?世之败坏,或也会因之渐渐消弭于无形的吧?那人的至正和仁厚之心,那至德之世和天下大同,或都可能因之成就更实现于一派祥和安宁之中了吧?
老人家,此佛法觉民济世的情怀,是不是可谓良苦用心?”
“良苦用心者,阿彬是也,因此我知佛法,更知阿彬师父也!
人肤白发黑,便自觉远离五欲,当然有异常人。但人天性不同,苦乐根本有别,人于中方圆‘能自通达,缘自觉知’那身心自然非自然的角力,虽有苦涩,虽亦无奈,但其中‘不待时节’的当下当世更内里恒乐的根本无憾之享,常人亦是难以领略,更难企及呀!
此中自然,不但令人钦佩,更叫人不服不行呐!”
议论至此,内里早是有释有启的林老太爷一番由衷感慨之后,更是大笑开怀……</content>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