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风光(1/2)
不仅吴可跟曾国藩关系不睦,盟友左宗棠跟曾某人的关系更加恶劣。
当初湘军刚刚打下金陵,曾老九气势凶凶将城内太平天国的大部分财宝转移,给朝廷来了个死不认帐。
结果朝廷还没说啥或者派调查组过来,老左便扯去嗓门大吼:丫的曾老九敢吃独食,大家一起来搞丫!
曾国藩一听怒了,丫的左宗棠是想逼死我曾某人啊,这个梁子老子接下了,咱们以后不死不休!
这么大梁子不是开玩笑的,曾国藩与左宗棠之间根本就没有回旋余地,作为左宗棠坚定盟友的吴可,在曾某人心中有好印象才怪了。
“不用太过担心曾某人的反对,虽说他跟咱们不是一路人,但在这样的大是大非面前想来曾某人不会自找麻烦!”
吴可微微一笑满脸自信,道:“不管之前他剿捻失败是否自污,但在涉及列强的事务上曾某人不敢胡乱开口!”
“就算他不看好咱们,也不会在结果没出来之前胡乱嚷嚷!”
吴可眼中冷芒一闪而逝,轻声道:“曾某人真要看不清形势乱说的话,得罪的可不仅仅只是本督……”
这话就有些意味深长了,让人听了有无限遐想空间。
“那大人的意思是……”
幕僚有些摸不清东主心思,一时也不敢胡乱建言。
“找李鸿章,这厮应该比较好说话!”
吴可轻轻摆了摆手,态度坚决的吩咐道。
老李最近几年的经历,只能用风光无限来形容。
没办法,所谓时来天地皆同力,李鸿章就遇到了这样的好时候。
湘军因遭受朝廷猜忌被迫大部遣散,乡勇队被调往两广短时间内看不出有挪窝迹象。两江中原一带能打的军队,算上左宗棠的楚军也就那么小猫三两只而已。
相比于庞大的湘军以及乡勇队体系,此时的楚军和淮军确实只能算是小猫,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战斗力方面都是如此。
左宗棠又被调去陕甘平息回乱,曾国藩同时剿捻失败,放眼两江以及中原一带,也就只有李鸿章的淮军有战斗力了。
从1866年底开始,李鸿章在继续推进“自强”活动的同时,亲自披挂上阵取代老师曾国藩肩负起督师剿捻的重任,公然把“自强”与“剿捻”紧密地结合起来。
太平天国起事失败后,捻军成了反抗朝廷统治的主力。1864年12月捻军与太平军遵王赖文光部会合,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等共推赖文光为统帅,“誓同生死,万苦不辞”。
赖文光按照太平军的兵制、纪律和训练方法,整编了捻军,并把“披霜蹈雪,以期复国于指日”作为奋斗目标。赖文光根据捻军精骑善走的特点,创造出一套步骑结合、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战术,出奇制胜,击毙僧格林沁,打败曾国藩。但是,由于全国反清形势低落,赖文光深感“独立难持,孤立难久”。
1866年10月捻军在河南杞县、陈留附近决定分为东西两支:由赖文光、任化邦率领的一支,继续在山东和中原一带坚持斗争,称为东捻军;由张宗禹率领的一支,“前进甘、陕,往连回众,以为犄角之势”,称为西捻军。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李鸿章走上了剿捻前线。
老师曾国藩成了捻军的手下败将,而李鸿章却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把捻军投入血泊之中,这除了捻军内部的消极因素起着作用之外,主要是因为李鸿章妥善地解决了粮饷供应问题和灵活地实施了“划河圈地”、“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其实就是用曾国藩指定的方针解决了捻军。
不得不说他的运气当真十分不错,老师曾国藩不惜得罪中原乡绅,强力推行剿捻方针两年时间未取得明显效果,结果等李鸿章接手后顺着这个基础推行下去,最后却获得丰硕果实。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