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被痛苦刺痛(1/2)
“我没有家可回,其实,我初中没读完,就跑出来了。”她这样一说,我还吃了一惊。
这种话题,我不想再谈下去了。不是我不同情,是怪她,把我拉近了对过去苦难的回忆,让我很不舒服。
我用各种猜测回避过去的贫穷和苦难,不希望再看到比我的过去还惨的人。我以这社会已经昌明,不会有人比我的过去还惨来安慰自己。
那些痛苦所描述的,我不想再听第二遍。
即使我感觉到有这种可能性,我都尽可能的回避。一个没有家的女孩子,靠出卖**为生,还一天没有生意,打开门,在这寒冷里。
关键的关键,是她没有家,她回不去,像极了我自己。
一般人遇到与自己过去相同的人,都有共情与同情,而我不同,我要回避。我的内心已经变得平静,不再需要刺激。我知道我最软弱的地方了,那就是没有家,并对未来建立一个家,没有信心。对没有家的其他人,也产生了恐惧,就像害怕面对我自己。
我为了安慰自己的冷酷,我给了她五百元钱,坚决地离开了这个小店。
我为了安慰自己的无情,我在路上假设,她只是在编故事骗我几个钱而已。
我为了安慰自己的痛苦,我一直在寻找她叙述的细节,发现了好些个疑点,以证明,她的故事,是不存在的。
比如她说,她父母很早就离了婚,她跟母亲过。但我想,她毕竟还有其他亲戚,难道都没有亲情吗?毕竟她还读到初中,自己有能力判断哪里更适合自己。
比如她说,她继父对她不好,她母亲后来跟继父生了个儿子,把她当负担,这是老掉牙的故事,换一个说法好不好,骗我同情吗?
比如她说,自己跑出来打工,太小了,人家不收,最后被骗,干了这一行。不要骗我了,这一行是逼的吗,你是个初中生呢,懂得找警察呢。
况且,现在,你是个成年人呢,有自由呢。只要勤劳,哪里不是工作?你怕是贪图舒服有钱,摆个大字就可以发财吧。我鄙视你,你在骗我。
所有这些理由,也是在骗我自己。当我回到宾馆,在大堂的美女们跟我打招呼时,我都没有什么回应。在房间洗脸,看着那银光闪闪的水龙头,手接着温暖的热水,再看看镜子前面的自己,我知道,我已经被刺伤了。
我住在这样温暖的地方,我这么有钱,我不会同情那个人了吧,我是心硬还是丑恶了?不要骗自己了。只要动动脑子想一想,一个姑娘大冷天的夜晚不关门,苦等一个生意,不是装出来的,那得有多惨!
我不愿意面对她,只是我不愿意面对自己曾经的苦难。我不愿意面对,再回到那样的日子。况且,我现在没有家,这成了我最不愿意面对的伤。这个伤疤,被她掀起。
我出来了,寻找家虽然失败了,但我想过另外一种生活,或者抱有对家另一种层次的期待。而现在,一点线索也没有。我内心深处,有一种紧迫感和恐惧。
我之所以无法设想未来,因为我无法梳理过去。而按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对未来的设想,越是远大,那想象的框架,就越离不开,回忆。
过去的一切体验,给了我思维的材料,所见所闻,色想受行识,我只能根据那一切旧有的,才能组合出崭新的未来。这是普通人的预测。
抛弃过去来预测未来,是我内心中最迫切的希望,目前可利用的工具,只有易经。而周易预测,我不能确定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提高,更不能确定,它的准确性到底有多强大。
约翰格林的小说《寻找阿拉斯加》,那唯美而忧郁的风格令人沉迷,许多在北京遇到的小资喜欢谈论它,以标榜自己的前卫。我也是在小池的一次随口提及中,产生了兴趣,找到了这个小说。
其中有一句话,让我今天想来,冲击力很大。“对未来的想象,是对过去的怀念。”原因呢,大概还可以这样说:因为人类利用记忆预测未来。
比如我想象着明天的重庆,大概是轮船的汽笛与汽车的轰鸣,因为天天就这样发生,昨天与今天,大概差不多。我们只是在重复惯例,加上一点自己希望的调料。
比如,我第一次到县城去之前,对县城没有直观的记忆,只知道要见到二娃了,就高兴。我当时想,县城就是比我们镇大若干倍的地方。这就是预测和想象,不能超出我的经验。当然,在其中,我只是按自己的兴趣,增加了一点自己希望的东西。我觉得,二娃会在县城招待我吃烧腊,估计会比李二嫂的烧腊更好吃些。
结果,我到了后,最让我吃惊的,却是他们学生宿舍的厕所,因为我无法想象,没有臭味的厕所,是什么样子的。瓷砖比我们家的地板还干净,居然在我们拉屎的地方,用清水冲,简直奢侈到了极点。
人们总说想象力比天大,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大部分所想象的,只不过是对过去经验的加工,只是添加了意愿的作料。
有人说**比天高,我也不这么认为。**也是一步步顺阶梯爬上来的。比如一个没出过村的穷小子,刚到十七八岁,身体的冲动已经要冲破道德的束缚了。此时,他只需要一个女的,活的,就行。甚至,白纸上的一个括号,就让他幻想。
随着见识的增长,如果看过电影,就知道美丑了,就知道挑剔了,就需要所谓的爱情了。一步步的,有钱了,事业好了,就需要美女,甚至不止一个。当发展到顶峰,就有帝王梦,希望美女成群了。一般人的想象,仅此而已,最多想象到皇帝的程度。
王班长,为了拓展自己想象的视野,全世界游历,他是在搜集材料吗?为了加工出一个更为美丽的虚幻想象,而用身体在努力?
医学家和心理学家最早的观察,是从健忘症病人了解到的。记忆和对未来的想象密切相关。他们推动过去的时候,似乎也失去了未来。
有一个经典的患者,研究他的过程形成了一个经典的案例。他叫h.m,有癫痫病,在接受了一次试验性手术后,大脑的几个重要部分被切除了。
一般认为,癫痫是脑神经异常放电所引起,但对病人的痛苦折磨非常之大,而且还会引发生命危险。两害相权取其轻,于是在选择中,医生选择了切除可疑部分。其中包括全部的海马体,海马体主要负责长时记忆。
手术后,癫痫没再发作了,因为已经没有病灶。但他似乎又得了健忘症,因为长时记忆的器官被切除了。他不仅回忆不好过去,似乎还无法想象未来。
有一次,研究人员问他:“你觉得你明天将会做些什么呢?”
他答道:“有益的事情都行。”完全没有具象的预测,只是一个价值的判断。
后来,脑功能磁共振扫描告诉研究人员,大脑的很多部分既参与记忆,也参与预测。经过长期的研究,人们发现,人在记忆和想象未来时,很多大脑区域的活动“几乎是完全重合的”。
每一种文化的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模式。这种模式,构成了你想象的框架。比如,你让一个中国想象未来的生活。就像我小时候,我与二娃曾经想象,我以后会考大学,会在城里工作,会找一个城里的媳妇,会生孩子,然后孩子长大结婚,他又生了孩子,最后我老了,死了。大概就是这一套,这还是我们大胆。我们敢于拿当时听闻过的最好的人生,来做我们未来想象的脚本。
那时,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手机,无法想象自己拥有汽车,也无法想象自己会经历许多的女人。
有人认为,许多想象会很神奇,会超出我们的经验。这话也有点道理,但只不过,这话只是说了另一种功能,联想。比如中国古代最优秀的想象力,体现在《西游记》中,腾云驾雾,人虽然没有经验。但人熟悉鸟儿啊,人借用鸟儿的功能,展开了联想。
还有一个东西,就是**,或者叫愿望。我们所有的想象,是我们既有的经验和联想,加上我们愿望中最突出的部分,形成作料,在脑海里构成未来的火锅。
丹麦心理学家博恩有个观点,她把我们经历过的生活框架称为脚本。我们如果没有这种作为生活框架的文化生活脚本,就无法想象或思索太过遥远的未来,也无法回忆太过遥远的过去。
博恩有一个研究很有价值,对青少年进行了研究。青少年的脚本构思似乎随着他们加快过去和想象未来的能力并行发展,而老年人想象未来的能力,随着他们的记忆力的衰退而下降。
从关系上,想象力与记忆力,是正相关关系,这不会有所怀疑了。而且,这二者之间,还互为因果。
博恩的理论中,有一句话,过去曾让我思索了好长时间,说没有脚本的话,我们好像也无法回忆过去。
本来,我倾向于认为,过去的一切都不是白白地发生的,总会在我们脑海中留下印痕。后来才发现,但我们能够记住的,只是有线索的东西。
比如,曾经有一个人嘲笑另一个读书人,说他只知道死记硬背知识点。说到:“你虽然有满屋子铜钱,但没有串线的绳子,你用不上。”
记忆的片断如同那些散乱的铜钱,它应该是由这些框架脚本,按我们意愿的倾向,串起来,才构成我们的回忆。
我们总能记住那些我们文化生活中,似乎最重要的东西。比如父母、爱情、婚姻、就业、友谊、孩子、健康、生命和别离。但我们无法确切地回忆起,自己天天打猪草的地方,土地究竟是什么颜色。或者,我们家养过一年的那头猪,它究竟有多少斤,那年请杀猪饭,究竟王大婶参加了没有。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