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第23章 得瑟的面团(1/2)
担担面,绝对是能排进川峡省前十的著名小吃。它源于挑夫们在码头挑担卖面,所以叫做担担面。
市井里的担担面。一般是用面粉擀制成面条,滚水煮熟,放进配好的调料里,再浇面臊成了。
一小碗面既解馋又能果腹,所以很快广为流传,连海对面的东瀛拉面馆都有类似的料理放售。
随着美名流转和不断改进,这担担面由于卤料酥香、咸鲜微辣、十分开胃,兼之份量不大,挺适合作为筵席的点心,也慢慢的登了大雅之堂,甚至还进入了国宴。
担担面的组成很简单,主体只有面条、面臊两部分。但由于流传很广,所以做法也有了千百种变化。
可以说,是个川蜀菜系的厨师都会做担担面,每一位都有自己的独门配方。
说这担担面用的面条,常见的可以分为薄面和圆面。传统做法是用手擀的薄面,也是所谓的细韭菜叶子面,当然图省事喜欢用机器做的圆面也不是不行,是挂汁入味的时候可能会略逊一点。
此外,有的厨师怕面做好会粘连,还像热干面那样在做好的面条抹菜油、色拉油,但是也有人觉得这样做会破坏这道菜品的整体平衡,坚决抵制。
别看担担面是市井小吃,要得材料可一点都不少,即便是用最简单的配方,方渝厨房里的材料还是不足的。幸好有刘振强帮忙准备,不一会功夫,面粉先送到了。方渝和赵雷两人分别净手、更衣,开始制作面条。
刘振强招呼自家伙计将需要的材料一一搬进后厨,而方渝和赵雷两人则开始和面。
一到案板前,赵雷之前的毛躁和怒气一下子消失无踪。他如同礼敬神佛般,仔细的整理好厨师服,温柔的擦拭案板,而后小心的将面粉倒出来。
洁白的高筋面粉堆在案板,如同高耸的神圣雪山,赵雷是登山的朝拜者。他如同插下旗帜般,用手指在面粉间扎出一个小洞,轻轻注入清水。
接着,赵雷两手掌心相对,手指末端插入面粉外围边缘,像太极抱球一般,用手由外向内,由下向把面粉挑起。挑起的面粉纷纷推向间小洞的水里。
赵雷不断的重复这个动作,间或用手在小洞位置抄拌一下,把覆盖在水的面粉和水搅拌均匀,形成雪花状带葡萄形的面絮。
赵雷用力将面絮一圈、一揽,一合,看似温柔的一连揉了几十下。虽然看起来赵雷没怎么用力,但案板央多余的面粉却在赵雷每一下的揉动慢慢的扩散开,形成一圈放射性图案。
当赵雷最后两手一分,停止揉动时,一个光滑的净面团在案板央旋转成型。此时赵雷的手指、面团表面、案板央没有一点残留的面粉、面絮。
洁白如玉的面团立在案板央,表面反射着耀眼的辉光,配外围多余的面粉形成一圈如同日冕的图案,颇有点现代艺术品的感觉。
这是赵雷结合武术和厨艺两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得意之作。他私下里很嘚瑟的给这一手起了个富有二次元气息的名字--曜日。
赵雷虽然年轻点、脾气暴躁点,可以脑子绝对不笨。刚才提出用面条为题对决,也是有机心的。他拜入师门入行的基本功是从白案开始。论起做面食,赵雷自觉在年轻一辈的风云人物里,绝对是名列前茅的。
实际,当方渝同意了试的题目,赵雷有七八分相信方渝不是圈内人。不然,以赵雷在蜀都餐饮界的名头,算有人答应和他试,也绝不会同意用担担面这个题目的。
去年蜀都餐饮界的大佬们给黄门老祖宗贺寿的时候,都看到赵雷得老祖宗欢心,传了一手功夫。他现场用这门功夫做了一道担担面献给老祖宗。老祖宗尝过后给了他三个字的评语:“入门了。”
别看这三个字听起来轻飘飘的,在整个蜀都餐饮界年轻一辈里,得到过这三字评价的也不过一掌之数。当着那么多前辈高人、各派宗长的面得到这个评价,在蜀都餐饮界算是立下了名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