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人性化养猪1(2/2)
“我妈跟她认识,我妈是很很勤快的人,但是我妈说,姚慧娟比她更勤快。我小的时候,我爸妈翻山越岭,去隔壁的安山市买小猪崽,在猪崽市场上认识姚慧娟的。”
“...我妈说,我家就买两只小猪,是养着过年杀的。过年时卖点钱,给我和我弟弟读书交学费的。那时候,姚慧娟一买就是四只小猪,而且那么长的路,四只小猪是她自己一个人挑的,因为她老公是有工作的人...”
“她老公是有工作的人?”诸葛欣问。
王晓燕道:“是啊,她老公在我们那一带,人人都认识他的,他是放电影的,不过好像生病死了已经好几年了。我妈看姚慧娟挑着四只小猪崽,累着够呛,对她说,养四只小猪太辛苦了,劝她少养几只。”
“...姚慧娟告诉我妈说,她一共养了八只,上次已经买了四只了。另外还有一只母猪。我妈说,八只,你忙得过来吗?一年垫猪栏的草要割多少啊!姚慧娟说,不用割草的,我就养在水栏里,猪粪水会冲掉的。”
“...我妈说,那烧猪饲料、喂猪也很累啊。姚慧娟说,都习惯了。我妈说,姚慧娟是一个有本事的。要不是生病,说不定我妈也学姚慧娟的样,成了养猪大户。”
诸葛欣道:
“我知道姚慧娟这个人,是因为报纸上的一篇报道。那时,她的大儿子胡建华从名校fd大学金融学博士毕业,分配在一家信托投资公司当投资部经理。后来他辞去信托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的高薪公职,回到江州接管了母亲的养猪场,当起了一名‘博士猪倌’。”
“...报纸上说,当时姚慧娟65岁。20几年前,大字不识几个的姚慧娟从养2头母猪起家,办起了自己的养猪场,发展到年出栏2万头猪的养殖规模。十几年前年,她因此获得全国劳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与获得的荣誉相比,姚慧娟养猪赚到的钱并不多。儿子胡建华认为,母亲的传统养猪方式跟不上时代发展,思维方式过于老化。”
“...早几年前,胡建华从bf财经大学金融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姚慧娟就有让儿子回家接管养猪场的想法。不过遭到全家人的反对,认为回来养猪,简直是大材小用。”
“...胡建华毕业后先在省城一家银行工作,后跳槽到信托投资公司出任投资部经理,年薪几十万元,在省城买了房,结了婚,家庭美满。”
“...这期间,姚慧娟的养猪场因为管理不善,险些倒闭。姚慧娟再次叫儿子回来接手她的养猪场。”
“...养猪场需要拯救,胡建华十分孝顺一生劳碌、却已渐渐衰老的母亲,选择回到江州。他回来,一则是为了母亲;二则是对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充满信心。”
“...刚开始,姚慧娟担心儿子不安心工作。一年多过去了,看到养猪场效益直线上升,儿子一心扑在养猪事业上,作为全国劳模的母亲终于放心了,觉得博士儿子依靠科技养猪,效益就是不一样。”
“...让姚慧娟心服口服的是,几年下来,儿子在养猪成本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采用新技术,提高种猪品质,种猪售价不断往上蹿,每头种猪的价格从7多,逐渐提高到10多元,仍供不应求。”
“...这个养猪场占地一百五百亩,猪舍建筑面积一万多平米。据了解,这几年出栏种猪80多头,肉猪2多头,实现产值将近30多万元。签约的职工50余位,60%是大中专毕业生。”
“...胡建华养猪有自己的思路,猪场走的是一条规范化、科学化、品牌化之路。”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