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山海关之战(1/2)
这是从东京出发的3万辽军,虽然从精锐程度上面,他们不能够称之为一流,就装甲来说,只有3000骑的重骑兵,其他都是轻甲,或者是皮甲的,可是这些是东京唯一能够调动的力量。
领军的将军是萧宗翰,是以为四十多岁的后族,也是东京的最高军事统帅的,不过他的能力就相当的有限了。
真正精锐的,都跟随着辽兴宗御驾亲征,只有差一点的,或者说不太受重视的,才被任命守卫城市。
兵贵神速,折津府此时此刻,不容有失,之前是不知道,一旦知道了,那么一定会第一时间支援。
辽军选择的是急行军的阵营,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行军做出改变,所以,没有什么警戒线,更加不吝惜马力。
这不是统帅什么都不懂,萧宗翰再怎么说,也是有一定的战场经验的,跟随着辽国南征北战,之所以这样,是内线行军,就算是曾经辽东半岛闹过一阵,可是从东京到折津府前面一段,应该是安全的。
没有遮挡的急行军,在策马狂奔的时候,烟尘巨大,这是最为鲜明的例子,在望远镜之中,看过去,就不是一片烟雾缭绕了,在风吹过的时候,整齐的军容,就显露出来。
负责瞭望的,一点点的进行判断,最少看到了5个以上的辽军旗号,保守估计,最少在1.8万人以上,加上稍稍夸张一点,报个2.5万人是没有问题的。
很快的,就组织好了语言,然后交给旗手进行翻译,约定好的声音骤然的响起,在辽军还距离70里以上,又是在策马行军的之中,不担心被辽军发现的。
同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迅速的传导,很快的,就传递到了的棱堡,所有负责传递的旗手都已经到位,并且通过声音联络,确认无误了之后,开始传导。
说的很快,可实际上,这样的旗语,传递的速度并不算很快,因为有望远镜的关系,不必如同长城上面的烽火台那样,只有两三里的距离,可是在群山之中,相对的比较的崎岖,30多公里的距离,一共设立了5个中中转。
一个个的确定,再三的确定,交流,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外的地方,差不多需要180息左右,5个传导下来,也差不多的一炷香的时间,可是这已经很快了。
辽军早在70多公里之外的,这边已经掌握了辽军的大部分信息,2.5万人,大部分都是轻甲或者无甲,缺少重骑兵,这说明了,这是一个紧急来救援的二流部队,不是重点部队。
守将心中有数,如果选择的话,他当然想要跟铁林军这样的辽军主力对抗,那样功劳就更大了,可是那些主力的到来,就不是这么少了,动辄就是十万数十万,到时候,整个防线的压力会变大。
哨位在确定,辽军的方向之后,开始撤退了,现在的北宋军队,能够做出这样的侦查,已经算是不错了,可是游击战,或者是在山林之中,跟对方干一仗,这个可能性没有。
实际上,在冷兵器时代,游击战虽然有,却多是骑兵,只有骑兵才有足够的机动能力,并且在长距离的机动之后,依然能够保证体力,可以进行一番攻击。
对于步兵而言,你长途奔袭,就算是排除千难万险,抵达了目的地,你能不能拿起武器,跟对方来一场硬仗,劳师远征永远都是最为不利的地方,一旦被敌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5个哨位依次的退出,时间分别是辽军走近15公里的样子,实际上,辽军的速度非常快,140多里的路程,他们只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走了100多里,大概在距离山海关40多里外,安营扎寨。
棱堡的位置,提前布置了很多的陷阱,比如说,陷马坑,就挖掘了很多,在陷马坑的同时,不规则的布置了大量的铁丝网,这种专门停止骑兵的铁丝,比起的热武器时代的铁丝,更加的粗,也更加的锋锐,就是布置起来,需要的时间略微的长了一点。
一部分是提前布置好的,一部分是的后来准备的,加上其他的一些布置,怎么加强城防怎么的布置,同样的,一些专门针对重骑兵的布置被减少和取消,这也是有针对性的布局。
之前,他们就分析过,第一批前来的辽军,到底是什么人,铁林军,首先就排除在外了,那是辽军的精锐力量,一直以来,都是跟着辽兴宗的,现在正在北方跟女真人打仗,不可能过来。
2.5万人,或许在之前,辽国动用这么多的人马,甚至连三关都会震动,可是现在,在守将的眼里,这些都是战功。
4座大小不一的棱堡,互为犄角,防御强度比单独的棱堡大多了,而且平均每个棱堡之中,大概有六七百人,这些可不是什么没有经过训练的,全部都是禁军,而且是禁军之中的好手。
最关键的是,身后就是折津府,从折津府驰援,可能只用两三天的时间,就算是扫荡了整个折津府,再过来支援,有二三十天也差不多了,4座棱堡守不了二三十天。
棱堡的特性就是防守,全面防御条件,本身,就是为了被包围而设计,4座放在一起,其中每一个方面,都会有死角的位置,相对而言,防御更高,除非他们能够拔掉一个。
要攻破一个棱堡,难度有多大,禁军和枢密院曾经做过的推演,在军粮和各种补给充足的前提下,要连续不断的攻击超过15天,才有可能,这还是日夜不休,毫不停留的前提下。
以棱堡的设计,连续一天的攻击,损失都可能是上千,连续日夜不休的攻击,攻城的损失也会非常庞大,可能是上万,甚至是几万。
为了一个只有500守军的棱堡,付出几万的代价,这是任何一个部队都不能够承受的,一个尚且如此,何况是四个。
也就是说,从山海关的棱堡树立起来的那一刻开始,这个棱堡就不是短时间能够攻破的,这一点的信心,还是有的。
本身,这么早发现辽军的动静,甚至对辽军进行的宿营的地方,也有一些判断,可是他们还是忍住不攻击,有什么比棱堡更加强大的防护,偷袭对方2.5万的营地,就算是成功了,2000多人又能够做什么,还是躲在棱堡之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