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四十二、中元(2/2)
沈翘楚正疑问着,今天先生和谢朗怎么还不回内院?
谢长卿突然道:“翘楚是第一次在谢府过中元节,还不知道谢府的传统,每年的中元节,谢府男丁要聚在一起讲鬼故事的。”
中元节?鬼故事?
其实沈翘楚不太怕鬼,可是……鬼节讲鬼故事有一点太胆大了一些吧。
再看谢朗,已经整个人瑟缩在谢长卿旁边。
学舍院中早有侍人在地面铺上毯子并点燃几盏灯烛,虽不至亮如白昼,却可以看清彼此模样。
四人盘腿坐在毯子上,因为夜晚天气渐凉,还有侍人拿来后衣锦被给四人御寒。
谢长卿又道:“便由我开头,翘楚最后。”
说着,他开始了绘声绘色地讲述:“开元年间,有一家妇人待产,丈夫有事不在家,婆母怕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找邻居一起帮忙,孩子生下之后,两人给产妇做了饭,还没回过神,饭就已经被产妇吃光。产妇还一直道:‘我好饿啊……’”
谢长卿学着妇人虚无凄厉的声音说着这话,谢朗登时就毛了,将头埋在锦被里。
沈翘楚算是看出来,这个中元节讲鬼故事的习俗,根本就是为了谢朗而设,因为他怕鬼反应大,正投谢长卿所好,谢长卿觉得有趣,故意整谢朗的。
谢长卿接着道:“产妇不住的喊饿,吃了几人的饭,这家穷,婆母便将仅剩的米面全部给产妇做成吃的,产妇吃了之后犹不满足,又从邻居家借食物。邻居也说自己长这么大没见过这样的能吃的……”
“眼看这产妇将食物吃完,实在没什么可吃,婆母也正发愁之时,产妇突然说:‘我好饿……没有什么吃的,我就将孩子吃了好了。’说着,产妇提起孩子就往嘴里塞,婆母上前去夺没有夺下来,眼看着产妇将孩子吃光,满手满嘴是血……”
谢朗已经捂住耳朵,默念道:“我听不见……听不见……”
沈翘楚虽然不怕鬼,可是听着这耸人听闻的故事,还是忍不住捏紧自己的衣襟。
谢长卿看着众人的反应很是满意,接着道:“产妇将孩子吃完之后,捧着肚子道:‘饱矣。’然后倒在地上死去了。”
接下来讲故事的是梁之舟,梁之舟自己就是写小说的,自然信手拈来,他不怀好意地看向谢朗,拉长声音道:“秦朝时,又部落名为‘落头族’,族人的头能够飞起来,他们的祭祀名叫‘虫落’便因此得名。”
“三国东吴时,有将名朱桓,他有一婢女,每天晚上日落之后,头便会想法子飞出屋外,有时从狗洞,有时从天窗,以耳朵为翅膀,等到天亮之前会飞回来,重新长在脖子上。”
谢朗听得入神,已经用手捂住了嘴,屏着呼吸。
“旁人觉得很奇怪,夜里挑灯看那婢女的身体,只见身体微凉,呼吸缓慢,便用被子将身子蒙住。等到天亮之前头飞回来,发现没办法接到身子上,掉在地上几次,还发出忧愁叹气的声音,很快呼吸急促起来,仿佛要死去的样子。”
“众人见到这种情况,便将被子打开,婢女的头才跟身子接上,呼吸也渐渐平稳下来。朱桓见这婢女怪异,便打发他离去了。”
沈翘楚忍不住想,这三国东吴时的朱桓,不就是吴郡朱家的祖先之一?想想这些历史人物,如今都仿佛离自己很近了。
轮到谢朗,他自己自然不会讲恐怖的故事吓自己,便普通地讲到:“东汉灵帝之时,有一姓黄人家,母亲在浴盆里洗澡,很久都没有出来,婢女前去查看,只见到浴盆里有一只大鳖,婢女连忙去禀报家主。待众人赶来,那大鳖已经爬进深涧。后来人们还能常常在溪水间看到她,那黄母头上戴的银钗还一直在大鳖头上。”
谢朗讲完这个故事,其他三人都笑个不停,之前恐怖的气氛一扫而空。
谢长卿板着脸:“阿朗,你这也算鬼故事吗?”
谢朗调皮一笑,不再理谢长卿。
到沈翘楚讲故事,他虽然在地球现代也看过一些灵异故事恐怖电影,却都没办法讲给古人听,想起之前看《搜神记》的时候,里面有一个故事。
“汉武帝时,苍梧贾雍为豫章太守,他有法力会神术,有一次出界讨贼时,被贼所杀,头被砍了下来。他的身子坐在马上回到营中,部将们见到都大惊失色。贾雍道:‘我出战未捷为贼所伤,你们说我是有头好呢?还是没头好?’”
“部将们纷纷说:‘有头好。’贾雍却说:‘不然,没有头也不错。’说着,他就倒地而死。”
沈翘楚讲的这个故事本身不可怕,不过正在他说“不然,没有头也不错。”的时候,身后突然出现一个人。
沈翘楚吓了一跳,转头一看,一张美丽出尘的脸在灯笼幽暗的光芒映照下,格外渗人。
“嗷!”
谢朗和沈翘楚一同放声尖叫,声音划破夜空。
那女子叉着腰:“朗儿,你鬼叫什么!谢长卿,你又在这欺负朗儿了!”
谢朗看清楚来人是自己母亲,当即抱住谢夫人的腰,几乎要哭出来:“娘,你可要为我讨回公道。”
“你也别在这跟我卖乖……”说着,谢夫人一手捏着谢朗的耳朵将他提起来。
而谢长卿则是一脸头痛的表情:“夫人,我们一会儿就讲完了。”
沈翘楚便和梁之舟一起行礼道:“见过师母。”
谢夫人摆摆手:“不必拘礼,你们继续,我只在这看着就好。”
这还是沈翘楚第一次看到谢夫人,因为外男不得进入内院,而谢夫人出门的时候他们又都在学习,总也没有见面集会,没想到却是这样的性格。
很快谢夫人也加入了讲故事的行列之中,并且讲的故事比谢长卿的故事还要恐怖,将谢朗几乎吓哭。
谢夫人带来的侍女摆上几道点心小菜,沈翘楚便将梁之舟送的桑葚酒拿出来,与众人分享。
酒驱散寒冷,也让沈翘楚慢慢地微醺起来,大家也不知讲了多少故事,最后各自回屋歇着了。
时值七月中旬,正是江南第一轮作物成熟的季节。周全从苏州带回好消息,说杂交水稻那边已经有了初步的结果,已经可以稳定的产出保持系和不育系的水稻,只是对于杂交结果还需要待考证。
周全在宁州这边也置办了田产,此时正可以在宁州这边开展关于杂交水稻成果的检验。
沈翘楚虽然没有那么乐观,却还是包含期待。
阳羡那边的紫砂壶已经开始按照沈翘楚的意思产出成品,并销往岭南的泉州、福州等商埠。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沈翘楚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王家嫡子。
正是八月十五中秋节,乌衣巷边上有一座文德桥,可以看到桥将圆月分为两半的奇观,而这里相传也是李白醉酒捞月的地方。
有着这样的美名,又在乌衣巷旁边,王谢两家也在这里举办中秋诗会。
沈翘楚跟着谢朗,远远看到那所谓的王家书呆子。
并不似沈翘楚脑中所想的跟王家支系子弟不亲的模样,这些王家支系簇拥着王家嫡子,跟他们簇拥谢朗时没有分别。
那王家嫡子有一些瘦削,因为身子瘦显得脑袋有些大,因为头发束的紧,显得像一个萝卜头一样。
本以为王家嫡子和谢朗见面会有些许不愉快,没想到那王家嫡子看到谢朗很是亲切的道:“阿弟。”
看着谢朗的表情,沈翘楚算是明白了,原来谢朗对于王家嫡子大部分的不满,都来源于王家嫡子比他年纪大,被占了便宜。
谢朗硬着头皮介绍道:“翘楚,这是我表哥,王子照。表哥,这是我父亲的徒弟,沈翘楚。”
沈翘楚便拱手向那王子照见礼,王子照虽然看起来有些不足之症,但是毕竟出身王家,一张脸在明月的照耀下十分皎洁,看起来矜贵之极。
因为王子照跟谢朗亲厚,对沈翘楚也十分礼遇,没有发生沈翘楚想象中的尴尬场面。
“翘楚可愿随我二人前往文德桥一观?”
王子照邀请,沈翘楚便欣然同意了,前世他也去过秦淮河文德桥,可是不是中秋时候,据说中秋时候万人空巷,想要上桥一观可不容易。
交谈中,沈翘楚也算是看出来,这王子照虽然年纪不大,学问却是极好的,可惜人确实有些死板不知变通,还有些掉书袋,也难怪谢朗不愿意跟他一起玩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上一章抽中的是秦坊小天使
~
明天作者生日,在这章更新评论中抽十个红包
感谢:
23610730扔了1个地雷投掷时间:2017-07-10 19:44:20
求作者收藏~打滚~
戳→&lt;input type=button value=专栏名称旁边收藏作者 onclick=window.open(&quot;xet/ohor.php?authorid=1996779&quot;)&gt;</dd>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