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美国当大师 >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件 七

第三百二十三章 大事件 七(1/2)

目录
好书推荐: 靠脸吃饭 全界公敌 [包青天]何以安乐 哥儿如此多骄 独步成仙 [三国]焚香祭酒 渣受洗白攻略[快穿] 一切都是剧情需要 [综]男主富江总在搞事情 鬼域车站

<content>

本章副标题:这章实在太“水”了,作者本人也不大好意思。 不过背景资料又不得不介绍一下,所以请病友们谨慎订阅。

…………………………………………

北京时间,早九点。

北京,丞相胡同。

这条丞相胡同位于宣武区部,北起骡马市大街,南至南横西街。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大清自称的祖宗——我大金。

到了我大萌的时候,京师编制绳子的匠人们聚居在此,因此被称为“绳匠胡同”。

为了讨口彩,大家以讹传讹叫做了“丞相胡同”,民国时期将错错成了正式的地名。

和鸿渐先生齐名的鲁迅先生甚至还写过一篇章,反对从名称判断是凶是吉。他曾批评有关方面把绳匠胡同改为丞相胡同是属无聊。

还别说,这里还真住过不少大名人。如曾国藩、左宗棠、李大钊、秋瑾、龚自珍、蔡元培等等。

新国当然不能用“封建主义”的丞相胡同,改名为菜市口胡同。到了二十世纪末,这里成了菜市口大街。

没错,这条胡同靠近处决犯人的菜市口。

现如今丞相胡同有一家报社,那是赫赫有名的《晨报》。

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1916年创办了《晨钟报》。1918年9月,因刊载政府向日本借款,是“西原大借款”消息被封闭。同年12月,报章改名为《晨报》后重新出版。

这份报纸是以梁思成他爹梁启超为主导的政治派系“研究系“的官方报刊之一,也是梁任公创建的进步党的机关报。

《晨报副刊》更是大大滴有名,是当时“四大副刊”之一。

顺便一提,“研究系”在北京有《晨报》和《国民公报》,在海有《时事新报》和《改造》这几份杂志。

《晨报》不但对新化运动贡献甚大,对五四运动更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919年5月2日,林徽音他爹林长民在《晨报》发表了揭示国外交危机的重要章,两天后五四运动爆发了。

所以说,赛里斯近代史最重要的一次政治运动和《晨报》对于山东问题的追踪报道不无关系。

怎么说呢,我们的袁大师既然接受了张东荪的邀请,成为了国公学的经济学系教授。那么他现在带有那么一点研究系的色彩了。

当然啦,他能不能成为研究系的政治成员,那要看研究系容不容得下他这尊大佛了。

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急匆匆地踏进了《晨报》报社,冲到了主编办公室的门口急不可耐地用拳头砸起门来了。

“哐、哐、哐!”

“在君先生,你在吗?”

“哐、哐、哐!”

只听里面有人用一口南方味道的官话不高兴地问道:“谁啊?”

“在君先生,是我啊,孙伏园。”

孙伏园(1894年-1966年),了解一点国近代学史的话,这个名字应该也是挺耳熟的。

他和周氏兄弟是绍兴同乡,也是鲁迅最有名的学生之一。

1918年他经周作人介绍,与其弟孙福熙一起到北京大学旁听,第二年转为正式生。

1919年,他在《国民公报》副刊当了编辑。同年,《国民公报》因刊登揭露段祺瑞政府丑闻被查封后,孙伏园转入《晨报》当记者。

1920年,他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共同发起著名学团体--学研究会。

到了今年10月份,他会出任《晨报》副刊编辑,后来人称“副刊大王“。鲁迅名作《阿q正传》即在该报首次连续发表。

“吱呀。”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