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注定的死路(1/2)
汴梁,宣和三年的第一场大雪正纷纷扬扬地下着。
天气寒冷,街上的行人极少,便连平日里生意红火的店铺,也有很多关门歇业,整个京城笼罩在了一个白茫茫的雪中,看上去煞是冷清。
然而,与这时节极不相衬的一幕,却在御街的皇宫正门上演着。
此时已经过了点卯时间,有资格进入皇城上班的官员也早已到岗,皇城的门口自然没有商贩在此设摊,按理此刻这儿应该门可罗雀才对。
情况却并非如此,白皑皑的城门广场上,一片青色的暗影印于其中,就像一方白色的宣纸上,用淡墨渲染出一池的方塘。
如果将视线慢慢拉近,这片青色的淡墨,便渐变为一个个跪于雪地之上的身影。
上访请愿这事儿,自古有之。
皇宫,紫宸殿。赵佶端坐于龙椅之上,一脸的不爽。
“那些太学生为什么还跪在宫门之前?”赵佶朝着众臣问道。
“回皇上!”稍微的安静片刻,大理寺卿出列回道,“关于苏成刺杀朝庭命官一案,至今未有结果,这些太学生声言,什么时候按律结案,他们什么时候
回太学就读。”
赵佶皱眉怒道:“这是在威胁朕么?朕不过是怜惜如妃,让她避免丧兄之痛,如此小事,他们也要管着朕?哼!不知死活的东西,他们不是愿意跪么,那就让他们跪好了!冻死了也是活该!”
众大臣一阵窃语,片刻之后便有人出列大呼道:“万万不可啊皇上!”
赵佶瞧见那人却是右相张邦昌,便斜睨他一眼道:“为什么不可?”
“臣启皇上,苏成之案已经闹得满城皆知,否则那些太学生也不会跪于皇城门前请愿。这个案子铁证如山,而且性质极其恶劣,如若皇上饶那苏成一命,固然是彰显皇上的仁慈宽厚,可只怕会引来满天下官员非议。更严重的情况却是,此例一开,便会有人效仿,这如何能让众位官员安心效命?臣请皇上速速下旨,依律判那苏成死刑!”
“臣附议!臣附议!”
殿内齐刷刷地一阵附和之声,近七成的官员跪倒一片。
赵佶轻叹一声,无奈地道:“再容朕想想!”
……
其实在大宋,皇帝也并非可以为所欲为。没过两日,赵佶便在太学学生的请愿和众多文官的劝谏之下,同意大理寺判处苏成死刑。
关于太学生上访请愿之事,自然是杨帆暗中安排、段智等人幕后操作而促成。不管在哪个年代,学生总是单纯而又激进,他们往往敢说别人不敢说、敢为别人敢为,所以大凡有什么运动,发起者大多都是学生。
邓肃本来就是太学生,当他的死讯传至太学,再加上段智等人的刻意扩散,诸多的太学生便被发动了起来。开始之时,他们也便只是谴责那苏成的肆意妄为,毕竟杀人偿命,在他们看来苏成被判个斩刑是逃不掉的。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