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1章 来自大明的农业黑科技(2/2)
看完孔泰的信中的介绍,马林才释然——这才对嘛!说实话,前世看过那些小说里说耧车每天播种667亩,马林都吓着了。毕竟,667亩可不是个小面积。他记得,上辈子他家那个小村子里的土地,也就六七百亩地(不包括菜地)。耧车这么牛笔,这是要一天播种一个村的农田的节奏?
而且,马林上辈子家里手扶拖拉机带动的播种机,一天也就播种几十亩地。耧车再牛比,也是牛马拉的,不会强过拖拉机。因为,拖拉机不用休息,牛马却需要。
因此,这会儿得到的耧车日播种最多四五十亩地,这才是最像样的数据。
不过,这已经很了不起了。而且,有了条播,麦田里的麦子长得更有序,不会挤在一起抢夺营养,有助于提高产量。
当然,这只适用于北方的旱地。南方人种植水稻,都是人工插秧的,不需要条播机。因为,插秧的时候,就人工把秧苗调整成排成行了。而且,不用担心有些种子因为发育不良而没长成。毕竟,在插秧时,肯定选择长势好的秧苗插地里。不好的秧苗,就直接扔了……
只是,旱地不能这么搞。因为,秧苗是长在水田里的,拔出来和插下去都比较容易。毕竟,田地都被水泡软了。若是干硬的旱地,随便拔麦苗,估计会伤到麦苗根部的。
因此,北方旱地种麦子,只能条播。有时候,麦种会在一起生长,会出现几株小麦长在一起的情况。
但是,这不要紧。因为,华夏农民在播种到收货这段时间内,会经常下田拔除杂草。如果遇到几株小麦长在一起,还可以人工调整一下。或者,干脆点,直接把长在一起的几株小麦中长得最差的那一株当杂草给拔掉。这样,就给长得好的麦子留下了足够生长发育的空间和肥料……
而这一点,这个年代的欧洲农民显然没意识到,也不懂。因此,欧洲小麦产量一直很低。而德意志北部地区,幸好是主要种植生命如野草般顽强的黑麦,不用担心这些。不然,天知道能收获多少……
就目前而言,北海国小麦种植,也主要靠撒播和穴播呢,很不效率,也不科学。因此,虽然有后世三肥齐全的肥料技术,但产量依然上不去,只有四五百磅。若是采用条播技术,估计产量还能涨一涨。当然,田间拔除杂草和拔掉互相竞争的麦株中最弱的那一个的做法,还需要华夏农民给予指点。这一点,就算马林知道原理,可具体的,还得靠种田能手们教。毕竟,马林可是统治者,比可能亲自下田手把手教农奴干活……
……
前两张信纸主要介绍了耧车,根据孔泰所说,南方因为种植水稻有插秧环节的原因,一直都用不上耧车。因此,孔泰的人还是派人去大明北方的中原地区,才找到耧车的。
只是,大明朝禁止番夷在大明内陆自由行走。因此,孔泰是花钱雇佣了大明本地人北上,才找到了耧车的。
而且,孔泰雇佣的还是大明朝的秀才。因为,普通人根本没权利在大明各地自由行走。只有秀才,才有到全国各地自由“游学”的特权。当然,雇佣秀才代价也不低。毕竟,人家可是有身份的人。至于举人和进士什么的,就别想了,人家已经是大明朝的官老爷了,都不缺钱。光是投献土地的收益,就够他们爽的飞起了。只有秀才阶级,还没资格当官,不少人手头紧,才愿意接受雇佣。从来只听说过穷秀才,而没听说过穷举人或者穷进士的……
不过,孔泰雇佣前往北方寻找耧车的秀才,在中原大荷兰省不但找到了耧车,还发现了一种收割神器——麦钐……
据说,这种叫麦钐的收割神器,每天可以收割六七亩小麦。若是两个男子配合,最高一天可以收割20亩小麦……
“尼玛,这是什么黑科技?”马林大吃一惊。日收割20亩,简直太吓人了好不好?
要知道,人工收割麦子的话,一天也就能收割一亩多。比较熟练的高手,也就能收割2亩地的样子。所以,每年秋收,为了抢收麦子,马林都会派军队帮忙。不然,若是拖太久,遇到下雨天,麦子就烂在地里了。
而这种传说中能日收割六七亩麦子,甚至两人合作能日收割20亩地的“黑科技”,简直把马林惊呆了……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