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奴隶的咆哮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双方的“作秀”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双方的“作秀”(1/2)

目录
好书推荐: 水浒求生之王族霸业 三国从白门楼开始 带着系统去宋朝 冉魏大帝 被玩坏的全面战争 大宋主神王爷 战地真人秀之血战甲午 魏延的种子三国 最后一个丧乐手 带着系统回大唐

就在当天晚上,他亲自送祖大寿出营,为了做戏做全套,他还亲自扶祖大寿上马。

跟随祖大寿的,还有他的义子祖泽远等共计二十六人,黄太吉为了让祖大寿不被明朝官府怀疑,还特意安排了追兵,制造祖大寿突围而出的假象。

当然,黄太吉对祖大寿也是有所防备的,为了防止祖大寿毁约欺骗他,黄太吉还专门留下了祖大寿的亲生儿子还有所有子侄在后金作为人质。

锦州城中的巡抚丘禾嘉、总兵吴襄,隐隐约约的听到从大凌河方面传来隆隆的炮火声音,他们认定这一定是祖大寿在突围。

毕竟祖大寿是他们关宁军的顶梁柱,在军中拥有着巨大的声望和人脉,锦州方面立刻派兵出城增援。

本来只是做做样子的救援大军,行军到了中途,离着大凌河还有好远的地方居然遇到了祖大寿。

这一下子自然是皆大欢喜,援兵们不需要去拼命,还得到了救援祖大寿的军功。

而祖大寿呢,居然就这样安然无恙的回到了锦州城,继续做他的总兵官。

祖大寿这一去,就再也没回到后金,他就像是忘记了当初所做的一切似的,选择了继续效忠于大明朝。

祖大寿回到锦州后的第三天,可能是经过了一番的心里挣扎,最后,还是放心不下他在黄太吉那边做人质的亲人,于是就派人给黄太吉送信,做了一番“秀”。

祖大寿说“锦州兵甚众,将从容图之。尔诸将家赂,已潜使人赡养。后会有期,倘有衷言,即遣人来无妨也。”

黄太吉也是个知情识趣的,应和着祖大寿一起“作秀”,他派人来回应了祖大寿的信,让祖大寿不要忘记了约定。

祖大寿再次回信说“期约之事,常识于心,因众意怀疑,难以骤举,望汗王矜恤归顺士卒,善加抚养,众心既服,大事成矣。至我子侄,尤望垂盼。”

其实,对祖大寿去而不归,皇太极心中是有准备的,先不说那留下人质的举动,就说在祖大寿走后一段时间,皇太极对众贝勒说过的一段话,就能清楚的表明黄太吉的用意。

“朕思与其留大寿于我国,不如纵入锦州,令其献城,为我效力;即彼叛而不来,亦非我意料不及而误遣也。彼一身耳,叛亦听之,若不纵之使往,倘明国别令人据守锦州,则事难图矣。今纵还大寿一人,而携其子侄及诸将士以归,厚加恩养,再图进取,庶几有益。”

从这段话里面,可以看出来,皇太极放祖大寿回去,是有着更深一层考虑的。他是通过这一行为收取所有降将之心,以吸引更多的明军将领归顺。

实际上,如果没有陈信这个巨大变数的存在的话,皇太极的这一目的还真的达到了,在十年后,皇太极再围锦州,祖大寿又是在粮尽弹绝的情况下被迫投降,皇太极再一次原谅了他。

黄太吉和祖大寿一唱一和的做了一场秀之后,祖大寿明白了黄太吉不会对他的子侄们下手,也就心安理得的继续当起了大明的忠臣。

黄太吉也彻底榨干了祖大寿这个“马骨”的价值,并且,为其他的大明军将们做出了一个榜样,显示了他黄太吉虚怀若谷招贤纳谏的贤者姿态。

当然,这一次大凌河之战,黄太吉和后金方面的收获,远远不止这么一点。

首先呢,大凌河城中的将士们宁死不降的现实,极大地震动了后金这些奴隶主们,让他们看到屠杀老百姓所造成的恶果,对军纪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接下来黄太吉主政期间,再也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屠城事例。

当然,狗改不了吃屎,后金的军纪在总体上,从来没有真正被纠正过来,在黄太吉后期,后金军中小型的屠杀依然屡禁不止,而且,后来多尔衮主政之后,后金重新回到了大规模屠杀来恐吓敌人的野蛮本性当中。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贞观小郎中 嫁给前任他哥 冒充相府九少爷,八个姐姐超护短 假皇子?朕乃天命! 武成年后 北齐怪谈 我对太子暗卫有想法 狗勾能有什么坏心思[穿书] 夫君他天下第一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