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古道西风(2/2)
杨柯所言的已非圣人之言,而是后世的哲学问题了,其实就是任何事物都有生命周期和量变与质变的循环演化,这也正是杨柯两世为人最大的优势,通俗的说就是既有历史的预见性,又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与先进性,而此时朱熹、王阳明等大家还处于浮游生物时代,唐仲虽然学富五车,机谋百出,对这番言论也是闻所未闻,但细思之下却觉得奥妙无穷,博大精深,对杨柯的敬佩如高山仰止,又有诸葛近妖之感:“公子学究天人,已不是老夫所能洞见的了,只是刘渊若依公子之策而行,边患必起。”
杨柯没做解释,而是直指要害:“二叔以为柯是为私仇而勾结匈奴,罔顾苍生吗?”
唐仲点点头:“除此以外,老夫实在看不出还有何理由。”
杨柯默默的思忖,总不能向唐仲解释这是历史潮流浩浩汤汤,不论自己是否向刘渊建言,匈奴最后都会寇边,直至建立汉国政权,还追奉那个千古闻名的阿斗皇帝刘禅为孝怀帝来当虎皮大旗,吸附人心。而自己借献策之机一是取得了刘渊的信任,二是和其结盟,埋下了另一种改变历史的可能性,那就是“合戎”而不是“交兵”,即便到时避免不了与刘渊一战,但剧透了历史,就意味着自己还有一步棋可走,让刘渊提前半年发动,牵制司马乂、司马颖、司马越和司马腾,前世的史书当中记载得清清楚楚,这四王之间的战争正是点燃刘渊起兵的导火索,刘渊一旦拥兵自立,四王的大后方立刻升级为硝烟弥漫的前沿阵地,他们也变成了处于少数民族与中央之间钻进风箱的老鼠,这四王自然无暇顾及朝堂之争,更是轻易不敢将自己放在腹背受敌的窘境,反而只能站队到中央一边,对抗外敌,八王之中稳住了四王,就为自己争取了最宝贵的时间,能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唯一的风险就是如果刘渊不提前发动怎么办?或者说他发动以后提前将这四王打得人仰马翻,而自己根本还没来得及完成朝局翻盘的任务。前者还好办,如果不行自己再放几把野火,烧得刘渊坐不住。至于后者,就要靠自己速战速决,抢到头柱香了,算算时间,皇后与藩王之争也快了,唐彬的消息也该到了。这也是目前能选择的唯一利益最大、危害最小的办法了,作为穿越者杨柯深深明白一个道理,这世上本没有万全之策,只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做利弊的选择题,什么都想要的结果必然是什么都要不到。
想到这里,杨柯看着唐仲,用缓慢而坚定的语气说道:“二叔,休烈无论用什么计策,一定不是为了争权夺利,而是为了用权利息兵止战,与民生息,无论汉人也好,异族也罢,都是华夏子民,宁做太平犬不做乱离人,休烈今日立誓,一定要为天下百姓免去这场浩劫。”
唐仲眼神中透露着欣慰,神情却很悲凉:“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休烈,你若真能息战养民,那是无量功德,老夫拼却残生,助你一臂之力,死不移志。”
离石城外,黄沙漫天,古道人稀,长篷之下,刘渊率众与杨柯等人依依惜别,饮过了离别酒,杨柯从腰间解下佩剑,双手奉上。只见剑鞘古朴,剑柄上篆文刻着“泰阿”二字:“此剑是小弟心爱之物,临别赠与兄长,留个念想吧。”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