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迁都长安 开封之战(1/2)
第354章:迁都长安开封之战
朝议结束后,三公九卿和部分大臣都留下来商量到底迁不迁都,还有高祖皇帝的破敌之策到底可不可行。
不过令群臣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原本三公九卿基本都是反对迁都的,可是这次私下商议之后,居然都默契的同意迁都。
这是怎么回事?
众大人怎么也跟着陛下一起瞎胡闹?
没被留下的官员怎么都想不明白,留下来的官员们也疑惑不已。
没有人天真的以为,陛下口中的高祖之计,真是高祖托梦。可如此大胆的计策,到底是谁向陛下提出来的?
大汉重臣并非愚笨之辈,自然能看出“高祖之计”到底可不可行,这其中的风险虽大,但对目前的大汉而言,确是最后一线生机了,所以又怎会反对。
得到朝臣的同意后,迁都也成了定局。
此次迁都不同于以往,除了行政机构的迁移之外,洛阳朝廷搬迁最多的则是粮食,然后就是各大家族的迁移。
在战争时期,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国家一切机构都要服务于战争,而粮食自然也是受到严格管制的。
无论大汉还是黄巾都一样,普通百姓的储量基本都被征收,仅允许保留基本口粮,有必要的花劳力也会强行征召。
这么做会在极大程度上失去民心,可却又不得不如此,毕竟赌国之战一道打输了的话,克就要亡国了,道那时要民心还有何用?
大汉在司隶建两个超大型粮库,司州雍州各有一个,分别在长安和弘农。
朝庭之所以不将粮库建在洛阳,好似是也预感到万一司隶守不住的话,从弘农往关中搬运粮草也更方便。
迁都令下达后,受影响最大并不是普通百姓,而是的洛阳世家。
朝廷即没有强迫百姓跟随一同迁都,也没有强迫世家跟随,但是世家却是不得不去长安。
百姓没有独自前往的能力,所以朝廷不强制迁徙的话,百姓自然不会离开祖辈生活的土地。
而大家族则不一样,他们有迁徙的能力。
洛阳现在聚齐了天下大半的世家,而抛弃家产来到洛阳的他们,本就已是元气大伤,而前往关中后定会受到当地世家的联合剥削。
所以说前往长安日子依然不好过,可是不迁移还不行。
逃到洛阳的他们,早就已经上了黄巾的死亡名单,一旦洛阳被攻破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所以只能随朝廷一同前往长安。
这次迁都,朝廷本是不想大动干戈,可随着世家的加入,迁徙队伍也变得浩大起来了。
司隶由关中和河洛组成,河洛是司州,有四郡之地,分别是河南尹、河内、河东和弘农。
千里关中就是雍州,有三郡之地,分别是京兆尹、右扶风和左冯翎。
如今的雍州,早已不是秦汉时期的关中,无论政治经济人口都远远不及司州。
可随着流民的增多,朝廷将流入司州的流民全部迁入了关中,再加上现在天下世家的进入,这让雍州的人口在短时间内都快突破两百万大关,经济也渐渐变得繁华起来。
照此趋势进行下去的话,关中恐怕将成为最复杂的一个地区。
因为这里即将成为天下世家的聚集地,不仅有着关西世家,还有关东世家,而世家一多的话,有些简单的事情都会变得复杂起来了。
……
中平二年七月,大汉朝庭正式从洛阳迁都到长安。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