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参加北京的中国第一届风险投资会大会(2/2)
这次老板来京开会,这个“中国第一届风险投资大会”,公司决定我和小王参加。我俩就仗着老板有钱,就白吃白喝地参加了会议。在开幕前,电视台记者还随机进行了采访,国家还是很重视这次会议的,碰巧那记者就采访到了我,这可能也是我在中国的电视上的最后一次露面,那时我肥头大耳的,倒是像个大老板,在摄影机镜头前侃侃而谈,又是对国家经济形势的分析,又是对这次会议的期待,正当我滔滔不绝地要继续发表对全国人民讲话时,那位该死的记者却无情地谢绝了我的继续发言,因为她还要采访其他的与会者。
这次采访我的镜头,万万想不到我在老家的城市的单位同事中有位姓王女同事的倒先看了,在回老家的城市时,她见了我大呼小叫地喊我:
“你怎么在北京电视上了呢,播放的画面可清楚了,什么时候成的大老板?要知道咱们公司已经发不出来工资了。”
她家的电视倒能收到北京的台,也是巧了,这时,他们还处在工资停发的时候。实际上她不清楚的是,我在北京啥儿也不是,只是一个打工的而已,要说强一些就是还拿着工资,挂一个总经理的衔,如此而已,就与她聊了一会儿。
在这次大会上,我还发了言,是讲了讲我公司如何有钱,如何想投资,希望在这次会上发现一个项目,一个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而且公司能挣到钱的好项目。在会上,有人拿着自己的发明在讲解,还有人讲他发明了一个可以使人有减肥、又能保健的一种设备。我感到很有发展前景,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在肚皮上能振动的一种装置。还有一个人令我的印象很深,他那时讲的是一种类似现在的车辆上装的gps定位装置的东西,可以用卫星来定位,当时出席会议的人可能洞察力不够的原因,谁也没在乎,而现在,几乎每辆汽车都装上了这种装置。使我印象很深的是一位年轻女人,她的穿着时髦,举止端庄大方,讲起话来一点儿也不怯场,在会议上介绍她的公司,说起话来有条不紊、头头是道。而且不用拿任何讲稿,条理清楚,我是真佩服这样的人,这是真正的人才啊,当时想,要是任何公司有了这样的人才,不火了才怪呢。
这次大会公司什么也没得到,但是宣传了公司、扩大了公司的影响面,而我们两个则在那天的中午白吃了一顿自助餐,质量还是不错的,这次会议以后,我也看清了一个事,就是你愿意投资的话,会有很多的项目,但是一定要看的很准啊。
为此,我还是受了一些这类事情的启发,在北京利用空余时间,对有些项目搞起了研究。比如当时我看到了在冬季,很多人骑着摩托车在寒风刺骨中行进。那膝盖和身体上一些受风的部位也是不很抗冻。于是,就试想着做一种能保暖的物件来遮挡严寒。怎么想的呢?就是利用摩托车上发动机的动力源,接一根线,使遮挡物件上带电加热,就像我们常用的电热毯等电加热的物件似的。有一段时间就非常痴迷于此,甚至画了简单的构造图,还准备申报专利呢。但是后来上网一查,居然有人已经有了这方面的构思,那我的这个设想也就拉到了。
实际上,我有一些想法在头脑中也有了很长时间的构思了。比如在许多年以前,就在一九七三年,那时为了对付前苏联的威胁,尤其是空军威胁。我也反复想,若在一个城市的上空,布满了如气球一样的物体,敌人的飞机一旦碰上,那不就纷纷发生故障,这种方法一定会很有效,我就把这种想法给了同学说,但是那位同学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不置可否。直到我后来上了大学,电影小说看多了,才知道在二战时期的莫斯科保卫战时,前苏联就在莫斯科上空,用无数硕大的气球,布满了整个天空,原来,有人早已想到了这一点。我还有一个小构思,就是琢磨着在手机上安装许多功能,我列举了许多,手机不仅能用来打电话,比如说还能装上收音机、指南针、手电筒、录音机、照相机、刮胡刀、剪鼻毛工具、放大镜等等很多的常用的小工具。这些当时的设想,现在也都基本上实现了,但就是刮胡刀还是没能实现,现在想,若是在手机上,也能放置上刮胡刀来,应用一定会更加广泛的。
只是把过去这些胡思乱想的想法,与大家聊一聊。
~~b~~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