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回 惊遇劫虏(1/2)
输送队仍在龟前行,6仁则躲在车里着呆。或许是因为这一趟没能见着蔡琰的缘故,6仁总觉得有点遗憾和担心。也正是由于这些遗憾与担心,使得6仁的手中在反反复复的摆弄着那支竹笛,却始终都吹不出一个音来。
“6兄!”
“何事?”
曹昂拍马来到了6仁的车旁:“子孝、子廉二位叔父的快马信使送了信来,让我们就在这里原地扎营,他们的五千兵马很快就会来此与我们汇合。”
6仁愣了愣,再从车里探了个头出来。别人心里或许不清楚,但6仁的心里却相当的清楚,这个时候曹操会把曹仁、曹洪这两员大将派过来接应自己的这支粮队,恐怕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曹操已经带着汉献帝往许县动身了。如果是原有的历史进程,汉献帝随曹操前往许昌是在九月,而现在却是八月都没到,时间上至少提前了一个多月。
安营扎寨这一类的事不用6仁去操心,再说他操心也没啥用,他不怎么懂这些,所以无非是在车上等着睡到营帐里去而已。而在两天之后的入夜时分,曹仁和曹洪所率领的五千人马赶到了这里,6仁手里的活也就正式的交接到了这二位的手里。
因为天已入夜,要动身启程也得到明天,6仁和曹昂就弄了顿丰盛的饭菜先招呼一下曹仁和曹洪再说,顺便的6仁也想和这二位拉拉关系、套套近乎。
其实真论起来,别看6仁已经在曹操麾下混了两年多,但还真没怎么和曹仁、曹洪打过交道。主要是这二位一直跟在曹操的身边打仗,6仁却一直是躲在后方搞后勤,彼此之间只能算是勉勉强强的认识,但却从来就没有过什么往来。
不过这二位对6仁却并不怎么感冒,席间的举止恐怕只能用“礼貌的客套”这个词来形容,6仁对此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再一转念,便公事公办一般的问起了曹操那边的情况。曹仁就告诉6仁,曹操是在七月中旬说动了汉献帝和那帮子官卿,然后开始迁都许县。
这些都没什么,只有一句话引起了6仁的注意,就是杨奉和原有的历史进程一样屯驻在梁,此外也一样的对曹操带着汉献帝迁都的事表示不满。而曹操会派曹仁、曹洪带着五千人马赶来接应6仁的这支运输队,就有担心杨奉会袭击这支相对来说比较重要的粮队的意思在里面。6仁的这支粮队运送的粮食虽说只有五万斛,可毕竟是兴建新都的头批启资金,出不得什么差错。
汉时的梁,其实就是后来的大梁、汴梁、汴京,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就地理位置而言可以说是正好在洛阳、许昌、鄄城这个三角形的中央位置,因此杨奉如果是想拦截曹操,单就道路方面来说并不难。
不过这些和6仁没多大的关系,6仁现在会挂上心头的只有一件事,就是以杨奉的兵力,想和曹操的大军作战未免有些势单力孤。杨奉既然是想和曹操抢夺这个“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政治优势,恐怕杨奉会去借兵就是再所难免的事了。而带着借来的兵一到梁……陈留就在梁的西面没多远的地方。
曹操那头的事用不着6仁来担心,也轮不到他来担心。相比之下反而还是蔡琰那头的事会更让6仁上心一些,老实说也有一定的可能能做到。默默的盘算了一下时间,6仁就试着跟曹仁开了口,说既然曹仁、曹洪带了兵来接应自己的这支粮队,现在又已经交接完成,那自己再跟着也就没了什么意义。而且自己只不过是一介文职官员,这一路上也帮不上什么忙,不如早点回濮阳去着手准备下一批的粮草。
当然这只是6仁找了一个顺理成章的借口,主要的目的却是在回去的路上再去蔡琰那里看看。要是事有可为,就尽可能的试着劝蔡琰赶紧搬家。一句话,6仁虽然怕被“瓷”上,但能尽一尽力的事,6仁还是想试试看,毕竟那个时候蔡琰算是救过6仁一条命的。真要是什么都不做,6仁的心里有些说不过去。但凡是大老爷们儿的,谁又愿意亏欠女人的人情?
由于6仁找的借口……其实说是建议都可以,反正在曹仁看来,6仁说出来的话合情合理,那当然是满口应允。说句老实话,曹仁也不想这一路上有这么个没啥用的文官跟着,想想都觉得有点麻烦。于是在商议定之后,6仁就准备于次日的清晨出,沿原路返回濮阳。至于曹昂则是继续跟在6仁的身边,毕竟曹操那里没给曹昂什么新的指示,曹昂也不好随意的乱动。
闲话少说,到了次日的清晨,6仁与曹昂带了一百骑的随从,与曹仁、曹洪道别之后,就掉回头按原路返回濮阳。6仁这时也耍了个小心眼,特意的拖到天快黑的时候才抵达临近蔡琰所在的村落的附近,然后当然是顺理成章的说去蔡琰那里借宿一晚。
于是这百余骑就跟着6仁往蔡琰所在的小村去了,只是当他们临近村落的时候,远远的就看见村中尽是散乱的火光,隐隐约约的还能听到哭喊声和惨叫声。
曹昂见状当然是下意识的带住了马,扭头向马车中的6仁道:“6兄,前面好像不对劲。”
6仁也早就从车厢里钻了出来,远远的一望见这般情形就惊呼道:“我x!我怎么会来得这么正好!?”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