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话:迁都(2/2)
哈撒儿、汪古儿只得如实相告,并把那件绣金的丝织品拿出来,送给成吉思汗看。大汗一边看着,一边连声赞叹:“好,真是巧夺天工,价值连城啊。”
忽然,成吉思汗见失乞忽秃忽两手空空,便问道:“合答送给你什么礼物呀?”
失乞忽秃忽只得说道:“他也送这绣金丝织品给我,我拒绝了,没要。”
成吉思汗听了,很感兴趣地问道:“你为什么拒绝收他的礼物呢?”
失乞忽秃忽当即回答:“我以为在攻下中都城之前,府库里的一根绳子,一块手帕都是金国皇帝的。现在城已被我们拿下,一切东西都应该归于大汗所有,其他人怎么能随便占有?”
成吉思汗听了,不由得从内心深处喜爱他,非常佩服他的正直廉洁的人品和异常高洁珍贵的节操。
俗话说:“从细微处见精深,在点滴上看风格。”由这一件绣金丝织品的拒绝接受,充分显示出失乞忽秃忽的高风亮节。
想到这里,成吉思汗脱口赞道:“好一个失乞忽秃忽,你真是识大体,慎守职守,乃朕的忠臣,希望你永远成为我的眼睛、耳朵。”
在这同时,成吉思汗利用攻陷中都的有利形势,立即派出使者到金朝的新都汴京,提出撤兵的条件:“主动献出河北、山东尚未被蒙古军队占领的城市,金宣宗亲自去帝号,称河南王。”
这条件实际是逼迫金国宣布不战而亡,金宣宗怎么能答应呢?于是拒不接受这投降的条件,使者回到蒙古报告,成吉思汗立即下令突袭金国的汴京。可是汴京有黄河天险保护,蒙古骑兵要想渡过黄河,因为没有大量的船只,也只能望河兴叹了。
经过与众将领磋商以后,成吉思汗决定采取迂回进攻的战略,从西面陕西一侧进攻河南。成吉思汗命令大将三木合拔都带领蒙古骑兵一万人,经过西夏国,突袭了京兆,并血洗了这座中国的罗马古城,然后挥军南下攻打潼关。
这座建于后汉的雄关,西临华山,北距黄河,东接桃林,位于黄河与渭水的汇合处,是阻挡蒙古军队进入河南的重镇。因为攻不下潼关,三木合拔都只得顺华山一侧继续向南,来到嵩山下,终于攻下了洛阳南面的汝州。通过黄土高原,三木合拔都带领他的骑兵横扫了河南,直达金国的新都汴京。
但是金王在汴京周围部署了数万兵力,三木合拔都久攻不下,只得撤兵,从结了冰的黄河上经过,才把军队撤回蒙古。这时候由大将脱仑率领的一万蒙古骑兵,也攻克了真定,放黄河水淹了东平,把东平洗劫一空。还有史天倪等率领的一万骑兵,则取兵东道,攻取平州,在广宁遇到了阻力,连攻多日才攻下广宁城。
在短短的几个月之内,蒙古的骑兵以摧枯拉朽之势,几乎把中原大地扫荡一遍,攻下了金朝八百六十二座城池,黄河以北大致都成了蒙古人的天下了。成吉思汗取得了第四次攻金的巨大胜利之后,把金国朝廷的势力赶到了黄河南岸,他对此已感到满足,不大关注在中原进行的战争了。
此后他再也没有发动认真的攻势逼迫金王,即使在黄河以北,除了蒙古军队牢固控制的中都地区之外,他几乎只是把被他占领的中原土地看成是一块空地,一块供他留下的军队进行劫掠的地区。成吉思汗之所以持这种看法,部分是由于当时的蒙古人还不懂得城市生活的方式。
在这段时间,蒙古军队每夺取一个城市,接着就进行洗劫,随后就放弃,离开城市而去。而蒙古军队一旦离开,金国皇帝便派兵来收复这些城市;到了第二年,一切又从头开始。
双方就这么攻陷、收复,收复、攻陷着,如此拉锯似地蹂躏中原大地,造成百姓啼饥嚎塞,饿殍遍地,原是沃野千里的华北大平原,变成了荒芜的不毛之地。
成吉思汗已经意识到金王朝再不是心腹大患了,便把主要精力转移到经略西方,而中原的广大战场便由他选择的一位忠诚大将负担,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木华黎大将主持。木华黎,是被成吉思汗称为车之有辕、身之有臂一样关系密切的股肱之臣。
木华黎的威名早在蒙古草原上如雷贯耳了,他跟随成吉思汗浴血奋战,从蒙古草原直到中原战场,独率一军,主持方方面面,辅佐大汗,运筹帷幄,都能够战则必胜,谋则有功,他的位置与作用,已成为成吉思汗的副帅和助手。
现在成吉思汗在经营西方,踏上征途之前,要托他主持与金国战争的全局,继续维护蒙古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木华黎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成吉思汗用人的最高明之处。多年以来,他对待部下,一旦看准了人,总是绝对信任他,大胆放手,只交任务,不干涉具体行动,从而使他及时到位,有职有权,这才能让他充分施展才能。在对待木华黎的放手任用上,正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