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4章 应聘(下)(2/2)
刘思慧应道:“哪一课都行。”
曹兰:“《落花生》,怎样?”
刘思慧暗忖:讲五年级册的《落花生》那一课,那太简单了,《落花生》不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章共分四部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和议花生,这是一篇典型的借物喻人课……
曹兰看向盛广福,问道:“盛总,你看呢?”
盛广福笑了笑:“行啊。《落花生》这一课,说浅了代表你的知识底蕴有限;说的太深了,说明你的教学功底欠妥。这一课很是能试出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水平来。思慧,有把握吗?”
刘思慧点了点头:“那我试试吧。”
曹兰:“这是书本,你先看看,半小时后开讲。”
不想刘思慧却道:“不用,能现在讲吗?”
“既然你执意坚持,那开讲吧,你当我们是你的学生,三十分钟,开始吧。”曹兰道。
站起身来,刘思慧手拿课本,望了对面一眼……突然,她却如醍醐灌顶般找到了感觉。
《落花生》一课,思想内涵颇深,看似简单的内容情节,其主题思想深邃而悠远,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心得散佳作。
刘思慧当年可是因这课写出的心得体会而获得了全县作赛第一名的。
那滔滔不竭的一番下来,当时让很多资深的老教师频频点头了。
想来他们都是不知道刘思慧居然没有做教师的资格证书,若是知道了,恐怕……
刘思慧刚一讲完,盛广福便迫不及待冲着刘思慧脱口而出:“你被录用了。”
……
面试还要继续,刘思慧暂时退了出去。
趁着间隙,曹兰笑着问道:“老盛,这丫头是你家亲戚?”
盛广福却反问道:“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曹兰笑道:“谁啊?真是你家亲戚?”
“她是刘思慧。”盛广福道。
“刘思慧?”曹兰重复念叨着。
盛广福似乎自顾自地开始说叨了起来……
当年,学校成立之初,是花了血本的,盛广福欠了外债,办了学校,本以为是一路顺风顺水,不想学校办起来才发现远远不是那么回事。
全校,没有几个成绩好的学生。
学校什么素质的学生都要。
生源却一年一年递减。
直到那年,那年,有位姓郭的老师来到了学校,这郭老师很是不简单,抓起来教育,自己不辞辛苦,午休时间也补课。
那时,整个六年级才两个班级,郭老师虽然不是班主任,却带着两个六年级的语课,并严加管理。开始有学生脱颖而出。
那时候的学校小,人家根本当做不存在,所以一有什么全县范围内的活动,盛广福都积极参与,人家都嫌麻烦的事情,盛广福却孜孜不倦。
一次全市范围内的小学生讲故事赛迎来了曙光,郭老师亲自培训了两个学生,其一个学生是刘思慧,最后刘思慧居然还得了奖。
此,刘思慧开始在学校崭露头角。
接下来,刘思慧又获得了全县作赛第一名。
升学考试,刘思慧顺利考了省城名校“一六八”学府。
“一六八”的学费是昂贵的,刘思慧家人顶着强大的压力,还是交了学费,送刘思慧去了省城,而令人震撼的是,“一六八”初一全省期统考的考试,刘思慧夺得年级组第一名。
这也代表着刘思慧获得了全省第一。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刘思慧的影响力开始扩大,“盛苑”打着刘思慧的招牌下乡招生,一个暑期过后,学校暴涨生源六百人。
以后的事情,一路无可阻挡的迅猛发展了起来。
盛广福笑了笑,对着众人言道:“不是这丫头,‘盛苑’或许还真不能从那段苦日子里熬过来。这丫头是福星啊。”
曹兰若有所思地道:“可是她现在怎么会……?”
盛广福叹了口气:“说来也是这丫头时运不济,到了初三,家里亲人去世,一下子给这丫头带来了太大的冲击。思慧是她奶奶一手带大的,思慧父母常年在外,思慧跟她奶奶的那种感情,不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本来思慧家没有钱,是奶奶的坚持,才让她去了省城,奶奶一死,思慧父母又想让思慧回家了,加之没有了精神支柱,思慧还有一妹,因车祸瘫痪了,一个弟弟需要人照顾,农村嘛,都是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思慧便回来了高。”
“回来高也不见得没有机会了,农村高考成绩优秀的学生也是皆是啊,何况她基础那么好。”说话这人分头,穿着大衣,排场很是讲究的模样。
“关键是思慧回来后,还要照顾瘫痪在床的妹妹,还有她家的老疙瘩,她的那个弟弟。后来,思慧高毕业后,不久嫁人了,听闻嫁了个好吃懒做的祸害。想来这嫁人也跟她家里人有关系……我想,思慧自己肯定是想要念大学的。”盛广福说到最后,无限怜悯和感伤。
本书来自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