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83zws.com
首页 > 历史军事 > 九游 > 第1章 一游01

第1章 一游01(2/2)

目录
好书推荐: 契约萌妻:大叔,别靠近 重心来过:福尔摩莎的爱恋 邪王火妃:殿下等着瞧 邪帝缠身:冒牌太子妃 神秘老公:宠上瘾 午夜惊婚:鬼夫,玩QQ 毒医空间:盛宠农门皇后 史上强婚:老公大人,夜深请关灯 悠闲兽世:兽夫快到碗里来 王的宠妃:鬼妻,别太坏!

殷小浩今年十三岁,正处于变声期,咧着嘴笑道:“给,黛黛,娘给你做的青菜面。”

些许油光点点的碗中,盛着雪白的面条,碧色的青菜,不见肉丝,也不见蛋花,看着极为寒酸,殷小黛却不以为意,接过碗后,又坐回小河边的石头上,迎着温软和煦的春风,慢条斯理地挑着面条,一根一根往嘴里送。

桃花村是有名的富裕之村,家家吃得起肉,穿的起缎。

殷父吃饭无肉不欢,偏他漂亮的小女儿与他截然相反,吃一口荤腥下肚,就犹如喝了毒|药一般,是以,父女俩从没在一起吃过饭,哪怕殷父想看女儿吃饭,也得先把嘴里的肉香味漱干净,否则,他女儿一见他就会吐。

“二哥,你怎么还不回家吃饭?”殷小黛兴致缺缺地吃了两根面条,然后手中的筷子一顿,问仍未离开的殷小浩,家里的肉香味太浓,她若是坐在家里,估计连一口饭都吃不进去。

殷小浩一撩衣袍,亦坐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目光微亮道:“黛黛,我今儿听说,重华派的仙长们就快要来了,等他们到了,咱们去求求仙长,看他们能不能治好你的病……”

殷小黛微垂眼帘,她自幼闻荤必吐,拈针指硬,殷父殷母给她请过许多大夫瞧病,皆说不出个所以然。

凡医无用,殷父殷母不免想寻仙问药,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殷小黛拨了拨面碗,问殷小浩:“二哥,你说咱们会有仙根么?”

殷小浩揪了揪眉毛,一脸神往道:“若有仙根,那可是大造化啊。”

既起了修仙之念,殷小黛素日自对这些事情多加留意,据她所知,拥有仙根之人的比例,几乎是万里挑一,桃花村虽称为村子,实则,桃花村足有三千余户村民,按照重华派的要求,只有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孩童少年,才有资格去测仙根,桃花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加起来,约摸就有一万余人,换句话来讲,即桃花村孩子有仙根的人数,约为一人。

比例实在太低,若是她没有什么仙根……那该怎么整,殷小黛有一点点犯愁。

一阵春风拂过,桃花如细雨般飘落。

五天后,重华派的仙长们翩翩而来。

当时,殷小黛正在家门前的河边浣衣,陡听村子里响起一片欢呼声,她随即放目望去,只见几道刺眼的光芒,从天际破空而来,不过须臾,光芒一敛,瞬间消失不见,片刻后,一道明朗悦耳的嗓音,响遍桃花村的每一个角落:“重华派前来桃花村招收仙门弟子,凡六岁至十六岁的童男童女,皆可前来测试仙根!”

所谓童男童女,是指未成婚的少年男女。

殷家大哥今年十七岁,十年前已测过仙根,此回已无需再验,遂殷父殷母领着次子殷小浩、幼女殷小黛,前往集结地测试仙根,即将当新郎官的殷家大哥,亦陪同前去,一是见识仙人的风采,二也算是瞧热闹,三嘛,也想知道仙长们能否医治幼妹的怪病。

万余名孩童测仙根的景致颇为壮观,十条摩肩擦踵的长队,排得既不见头,也不见尾,殷小浩将殷小黛护在身前,不叫村里的野小子盯着狠瞧。

排了约摸半个时辰的队伍,殷小黛终于看到仙人是何姿,只见四男一女穿着飘飘白衣,格外引人注目,至于容貌,自是男的俊,女的俏,然而,殷小黛看过一眼,便掠开了眼睛,径直瞧望别的地方,在他们身后,还停泊着一只大白船,船内坐着几十个少年男女,他们有的在交头接耳,有的在闭目养神,诸多情态,不一而论。

再看每个队伍之前,均悬空漂浮着一把尺子,尺子一端,还镶嵌着一块透明晶石,据说,这件东西叫做‘测仙尺’,上前去测仙根的孩童,均要用手去握那块晶石,若是测仙尺有反应,即说明测试的人有仙根,反之,则无。

时至此刻,已测试了近一半人数,然而,还没测出一个有仙根的人来。

概率真的如此之低?殷小黛不由蹙眉。

又过少顷,终于轮到殷小黛迈出队伍,因桃花村还没出现一个有仙根的孩童,那五位仙长不免意兴阑珊,那名唯一的白衣女仙子,已在百无聊赖的嘀咕:“看来,这个村子估计是白跑了……”谁知,她的话音刚落,终于有一只测仙尺有了反应。

殷小黛定定地看着测仙尺,只见原本黯淡无光的白色尺身,发出了一阵柔和的光芒,尺身上描有刻度,殷小黛一眼扫过,看到尺身内窜起一丝透明的白线,直达第五十格的位置,殷小黛微微思索,尺身上的格子数一共为一百,她弄出的白线走出十分之五,是否说明她的仙根……不算及格?

“小姑娘,你可以松开测仙尺了,你叫什么名字?”一道温润悦耳的嗓音,在殷小黛耳边响起。

83中文网最新地址www.83zws.com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两军对垒,你开全图? 亮剑:我带李云龙打富裕仗 谍战:红鸾归巢 抗战:我有无限援助 抗战从淞沪开始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桃花女将要退婚,被迫称帝她哭了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你跟本皇子提分手,取消婚约你哭啥?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返回顶部